且讲且演梨园戏 两度“梅花奖”获得者曾静萍省图开讲“古南戏活化石的惊艳”

发布时间: 2015-09-08 字体:
  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临近,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福建省图书馆特别策划系列文化遗产日活动,让读者能在欣赏与体验活动中回忆历史、全方位了解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日”首场专题讲座,2015年6月7日上午9:30,福建省图书馆特邀我省唯一的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梨园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曾静萍团长来馆,为福州市民奉上一场题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惊艳——梨园戏艺术讲演》的讲座。

  梨园戏的魅力

  泉州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文辞清雅,曲乐优美,科步独特,表演细腻,在海内外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盛誉。讲座中,曾静萍追根溯源,向读者介绍了梨园戏的发展历史,同时对梨园戏中的舞台构造、道具使用、乐器特色、角色特点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在谈到梨园戏的肢体和音乐表现时,曾静萍更是且唱且演,还特定请上“压脚鼓”师,为现场读者表演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司鼓技法。

  传承方法需探索,但演员是关键

  讲座现场,读者们最关心的还是关于梨园戏的传承与发展,互动提问环节,读者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曾静萍。曾静萍表示,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她自己也还在不断探索,但她认为,其中的关键点还在于演员。“一部戏能吸引观众,宣传和推介都很重要,但真正能把观众留下来的还是团队里的戏,而戏好就得演员好,演员是剧团的一片天。”曾静萍说。为了把年轻演员留住并培养起来,曾静萍下了不少功夫,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表现出了些许担忧。“现代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悄然巨变,年轻人特别想走捷径,但这种方式用在艺术上是不行的。”

  虽然传统戏曲日渐式微,梨园戏还是吸引了一大批戏迷,讲座现场,一群戏迷主动登台,表演借用梨园戏科步编排的舞蹈,让曾静萍很是高兴。

  讲座当天共有200余人到场听讲,全场座无虚席,许多读者站着听完整场讲座。当天,不但有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年轻演员到场交流学习,《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中国新闻社福州支社等媒体记者及小记者到场采访,更有许多资深戏迷远道而来只为一睹曾静萍的风采。讲座结束后,曾静萍便被读者团团围住,她不但亲切地与读者合影,还与福州的戏迷朋友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的举办,不但传播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梨园戏文化,还为戏曲名家与戏迷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不少读者表示,希望有机会省图还能再请曾静萍来做客。

  

  

  

     “压脚鼓”师表演司鼓技法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