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经过一天紧张的会议和讨论,福建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即将结束。会议时间不长,但信息量很大,效率很高。会议期间,我们听取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听取了宋闽旺厅长的重要讲话,刚才省民宗厅雷斌副厅长也做了很好的讲话。会上还提出了我省贯彻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今明两年我省古籍保护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会上,还对省厅提出的“一个方案,两个暂行办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我省古籍保护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会议之后,我们将尽快完成“一个方案,两个暂行办法”的修改,并下发执行。
这是一次务实的会议。通过会议,大家达成了共识,增强了信心。会议之后,关键是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关于如何贯彻的问题,下面我谈三个意见:
一、认清形势,知难而上,全面推进我省古籍保护工作
关于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办、省府办《意见》以及刘延东同志、周和平同志和宋闽旺同志的讲话,都作了重要的阐述,我就不重复了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还有必要强调一下,就是加强古籍的保护,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大家应该要认识到这点,因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是句空话。文化,它的内涵即“以文化人”,就是要以文化的产品、文化的理念、文化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去感化人、教化人、静化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是空话,要靠很多载体去弘扬,古籍就是个重要的载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有浩瀚的古籍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在发展中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第二次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在第一次转型中,应该说人类没有自觉的保护意识,所以现在没有留下鲜活的记忆,有的只是想象,只是概念。第二次转型,人类觉醒了,有了这方面的保护意识,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了古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古籍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形势特别是我省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在工作推进上总体已落后于全国的进度,目前组织发动的面还不够广,家底不清,工作不够到位。在全国古籍保护单位与全国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中,我们省的位置比较靠后。二是在具体工作中面临不少具体的困难,人才紧缺,经费不足,队伍尚待组建,认识上也还有如何到位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做好这件事情,当前正面临极好的机遇。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前不管是国家还是省里,都有这样的能力、财力和物力来抓这项工作。这说明社会进步了,大家认识也提高了,也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把它摆上议事日程。所以,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难而上,努力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
要做好工作,首先是厅际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我们在座的同志,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即绝不能使珍贵古籍这一中华文明的成果在我们手中流失或受到损坏。我觉得这要形成共识。这也是我们扎实推进古籍保护的认识基础。
二、突出重点,积极做好古籍普查和申报的组织工作
古籍普查是项全新的工作,什么事情都是万事开头难,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要突出重点,选好突破口。从全国的经验和我省具体情况来看,最关键的环节还是普查、申报、培训这几项工作。首先要先摸清家底,抓好普查,这项工作应作为下阶段重点工作来抓。其次要抓培训,要把普查队伍抓起来。队伍整合起来了,再加上认识的提高和经费的保证,这项工作就比较主动。在培训方面,省古籍保护中心已经做了计划,准备九月中旬就开班。先着手普查队伍的培训,明年还要继续在古籍修复和古籍保护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培训。在普查方面,通过下阶段广泛开展的普查,摸清古籍的数量、等级和保存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真正做到分层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因此,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抓紧,工作上要做好做细,确保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做好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按文化部部署,今年十月将全面组织这项工作。第一批申报,我省发动得不充分,工作也未做到位。对于第二次申报,我们要更为积极主动,讲求实效。要以申报工作为契机,进而带动普查工作。在申报中,不应忘记非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私人收藏机构的古籍申报工作。按文化部部署,这方面申报由省厅组织,省图书馆负责。同时我们还应做好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与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
三、务求实效,积极推动古籍保护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的建设,是古籍保护工作走向常态、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也是古籍保护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从现在开始,逐步建立一个有利于古籍保护的工作机制。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要制定规范。目前省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同时也初步制订了《福建省古籍普查方案》、《福建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福建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办法》,这些文件的出台,将为现阶段的工作提供基本的依据。今后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定,比如大家提到的古籍托管问题,是个很好的思路,但需要制订有关托管的实施办法,所以这项工作还需要深化。
2、要加强协作。古籍保护是个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工作,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已经建立的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在此制度上,同行间加强交流,加强理论研究,加强资源共享,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应经常、定期沟通情况,加强协调,真正发挥作用。应把联席会议制度搞的活一点,联席会有时也可以到下面开,有的还可以到古籍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开现场交流会。同时,省古籍保护中心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省级中心的作用,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了解下面收藏单位的情况,在版本鉴定、拍摄目录、文字著录等方面给予指导。
3、要完善工作机制。古籍普查、定级、修复、利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希望会后各单位尽快确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选好人用好人,这是工作体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要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工作责任制,形成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的制度,认真落实普查和保护工作。要建立完善激励奖惩机制。对古籍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列入省级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和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在经费上给予适当的支持。
4、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参与这项工作。现在这项工作社会知晓率不是很高,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以使民间一些珍贵古籍能纳入保护范围,纳入我们工作范畴。 同志们!福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我国古籍刻板与雕版印刷基地之一。从宋代以来就以闽版印刷著称于世,曾经是古代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因此,保护古籍,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团结协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国办、省府办《意见》,组织好福建省古籍保护工作,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