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纸载文明——传统造纸与古籍修复技艺研修班”于11月25日至12月22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师金玥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在近一个月的课程安排里,学员们按照“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要求,系统学习了“古籍保护概论”(杨光辉教授)、“文化遗产学概论”(杜晓帆讲授)、“非遗保护概论”(吕静讲授)等基础理论,以及“传统造纸工艺”(陈刚讲授)、“木板水印技艺与实践”(倪建明指导)、“传拓技艺与实践”(赵嘉福指导)等相关技艺,同时还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关技艺的实践。此次研修班学习既紧张又生动,深深吸引了参加研学的各地学员。

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师金玥在操作木版水印(左)与碑帖传拓(右)
在学习的间隙时间,培训班学员参观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嘉定博物馆、韩天衡美术馆以及陆俨少艺术院的纸质文物收藏展示。在最后的专题考察调研期间,培训班安排考察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奉化棠岙竹纸制作工艺、富阳竹纸制作工艺以及开化纸制作工艺的复原与保护状况,并与杭州市富阳区的竹纸制作传人们举办了“手工纸与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学员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传统造纸与古籍修复的紧密联系,了解了手工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培训班学员在嘉定博物馆考察
学员们十分珍视此番难得的研修机会,用心学习、踊跃实操,并下定决心要在将来的工作中积极施展所学,为我国的古籍保护事业与传统技艺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 方挺、林益莉报道
201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