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于新国(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天津 301607)
摘 要 从开放获取及其发展、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和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等方面,对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开放获取
1 开放获取及其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
1.1 开放获取及其发展
开放获取的全称为Open Access,简称OA,是一种在学术领域使学术文献信息资源免费共享的理念与出版机制,也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免费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学术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将科研成果和学术文献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供所有用户免费获取。学术文献信息的开放获取,已不再仅仅是诞生之初应对科技期刊价格危机的手段,而已演化成为影响全球学术交流、改变学术文献信息交流模式的开放获取运动。开放获取就是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无限制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以及获取在线或下载的全文文献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从而实现文献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传播。自2001年12月开放社会协会组织提出《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以来,世界开放获取运动已经走过了9年多的历程。从2006年10月中国发布数据开放获取政策以来,也已经有4年多时间。开放获取的诞生与发展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非常有利于全球科学文化和技术信息资源的传播、研究与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知识进步。世界性的开放获取运动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从开放获取日、开放获取周到开放获取年。目前,2011-2015年的开放获取周时间已经确定,即为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完整周。2010年10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这也是开放获取柏林会议2003年以来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行。[1]
1.2 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文献以其收藏占用空间小、文献信息存储量大、信息检索便捷等特点而急速增长,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利用。面对空前丰富的互联网文献信息海洋,我国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较为滞后,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的效益和价值。因此,加速电子资源建设,既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迫切需要。图书馆中数字图书馆部分的文献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有偿购买和无偿获得两种形式。在无偿获得方式中,除了相互交换和无偿受赠外,利用互联网获得以免费全文获取为特征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是重要的获得方式。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上可用于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日益丰富,由起初仅有的开放获取电子论文、电子期刊文献类型,向包括图书、地图、报纸、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科技报告、音视频文献、数据库、精品课程、家谱、工具书等多种类型的电子文献资源类型发展;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日益增加,以我国的电子期刊为例,其开放获取电子期刊数量由最初的数十种,发展到现在的近1.5万种;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由最初的图书情报领域扩大到科学技术领域并进一步向全方位的学术领域扩大;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度日益加深,由全部资源的部分开放获取向部分资源的全部开放获取发展,并进一步向全部资源的全部开放获取发展。因此,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于图书馆中数字图书馆部分的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2 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1 检索工具研究
2.1.1搜索引擎研究。搜索引擎研究的内容为调查对比研究相关搜索引擎检索工具的功能及其各种相关数据,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检索工具。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搜索引擎检索工具的实际检索考察,并参考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网友的评论文章等,调查了解各种搜索引擎检索工具所具有的检索功能、检索性能和检索效果。目前可用于选择的搜索引擎有10种,按搜索结果数量排序为:谷歌、百度、必应、21CN、搜搜、有道、搜狗、盘古、雅虎、中搜。目的是用以选择最佳的搜索引擎检索工具,以确保资源检索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1.2浏览器研究。浏览器作为用户连接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其研究内容为调查对比研究相关网络浏览器的功能及其各种相关数据,选择合适的网络浏览器。方法是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研究文章介绍、相关网友评论等方式了解。目前可用于对比研究的浏览器有IE、360、搜狗、谷歌、QQ、火狐、遨游、世界之窗。目的是用以选择性能和功能较为优秀的网络浏览器,以确保检索用时的最短化,检索结果的快速实现,资源数据的快速下载,历史数据的方便获取。
2.2 检索条件研究
检索条件研究的内容为研究选定所需要的各种检索条件。方法是对各种检索条件进行必要的限定。包括选择合适的检索词及其组合检索词,如单词、词语、词组、语句;确定检索词位置,如位于网页的任何地方、标题、正文、网址、指向网页的链接;检索资源的时间,如任何时间、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内;文件格式,如任何格式、PDF、XLS、PPT、DOC、PS、DWF、KML、KMZ、RTF、SWF格式;语言,如“谷歌”可提供59种语言,其中40种带语音,[2]“必应”可提供35种语言,其中17种带语音;国家和地区;网站;使用权限;每页显示的条目数量;可用于加快检索、浏览和复制数据的速度;类似网页、链接网页等。目的是通过利用选定检索条件的实际检索,取得最符合检索条件的检索结果。
2.3 资源网站研究
2.3.1打开网站研究。打开网站研究的内容为打开搜索结果网站。原因在于互联网上许多网站存在着不稳定的状态,网站的新生、消亡和变化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常态化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实际打开网站以确定其真实的存在状况。方法是利用所选定的搜索工具和所选定的浏览器,用中文输入有关资源网站的名称,或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所了解的资源网站的网址,点击网站网址打开网站。目的是验证资源网站是否为可用网站,其网址是否有效网址,有无网址变更情况,避免存在死链接情况的发生。
2.3.2网站资料研究。网站资料研究的内容为了解资源网站的相关基础资料,如主办者、协办者、网站宗旨、服务内容和项目、服务方法和方式、联系方式等。方法是通过网站“关于我们”等栏目的网站资料介绍,或通过相关论坛栏目的网友评论等方式获取网站的基本资料。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资源网站的详细信息,便于确定是否为所需要选用的资源网站。
2.3.3统计数据研究。统计数据研究的内容为统计和研究网站资源的整体资源数据和各分类资源数据。方法是可利用部分资源网站直接提供的统计数据;如果网站没有直接提供数据,则可由研究人员按照网站所提供的分类内容逐类进行统计,最后计算出统计结果。目的是为了解网站的资源数据,掌握网站整体资源数据和分类资源数据情况,为进一步下载利用提供统计数据条件。
2.4 资源特征研究
2.4.1资源性质研究。开放获取资源性质研究的内容为验证和研究网站资源是否为可开放获取资源。方法是通过网站“关于我们”等栏目的资料介绍,实际在线利用或下载利用网站资源,以及相关资源的评论信息等方法进行研究验证。目的是为研究、开发、获取和利用开放获取资源提供最根本的条件。
2.4.2开放获取类型研究。开放获取类型研究的内容为分析研究网站资源的开放获取类型。方法是通过实际利用网站资源,分析研究网站资源的开放获取类型。资源的开放获取类型目前可分为3种,即全开放获取(OA)型、部分开放获取(POA)A型和部分开放获取(POA)B型。[3] OA型资源是指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开放获取资源;POA-A型资源是指资源整体中全部资源的部分内容可开放获取;POA-B型资源为资源整体中的部分资源可全文开放获取,其余部分为非开放获取内容。目的是详细掌握资源的开放获取类型,为获取所需要类型的开放获取资源提供条件。
2.4.3资源类型研究。开放获取资源类型研究的内容为研究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类型。方法是利用图书馆文献分类的方法,将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分为不同的资源类型,分别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有区别地获取特定类型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
2.4.4资源范围研究。开放获取资源范围研究的内容为分析研究网站开放获取资源所属的学科范围、专业范围、类型范围、收录时间范围。方法是通过浏览和研究资源网站的资源学科、专业、类型和收录时间,判定资源所属的学科、专业、类型和收录时间范围。目的是为获取学科、专业、类型和收录时间准确有效的开放获取提供条件。
2.5 资源利用研究
2.5.1收藏保存研究。包括收藏保存研究、下载方式研究、资源存储研究和资源传送研究。收藏保存研究的内容为将资源网站进行有效的收藏和保存。方法是将资源网站的名称、网址、主要统计数据、资源类型、格式、范围、时间等信息,收藏和保存到用户所建立的网络收藏夹和资源数据库中。目的是便于今后可以方便快速地在本地打开或登录该网站,也可以方便地转移到其他非本地计算机网络,以便共享使用网站资源。
2.5.2下载方式研究。下载方式研究的内容为分析研究网站开放获取资源的下载利用方式。方法是利用实际资源下载的方法研究网站的各种下载方式。常见的下载方式有直接下载方式、压缩打包下载方式、整体打包下载方式、自动下载方式、另存为格式文件下载方式、截屏下载方式、打印下载方式,以及非下载方式的在线利用方式。目的是为下载利用所需要的开放获取资源提供条件。
2.5.3资源存储研究。资源存储研究的内容为研究开放获取资源的有效存储途径和方式。方法是可通过网上存储和网下存储两种途径进行存储。其中,网上存储又可分为资源网站服务器存储方式、网络硬盘存储方式、电子邮箱储存方式;网下存储又可分为本地电脑硬盘存储方式、本地电脑服务器存储方式、移动硬盘存储方式、U盘存储方式、光盘存储方式。目的是使所获取的开放获取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存储与保存。
2.5.4资源传送研究。资源传送研究的内容为研究开放获取资源的远程传送途径与方法。方法是利用电子邮箱传送、网络硬盘传送、网络电话传送。目的是便于通过有效的远程传送途径与方法,使开放获取资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被更多的用户加以利用,从而提高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率。
2.6 网站链接与资源更新研究
2.6.1网站链接研究。网站链接研究的内容为给开放获取资源网站与本地网站建立相关的链接。方法是通过网站制作软件等技术手段,由专门技术人员给开放获取资源网站与本地网站建立起相关的链接。目的是可以使用户无论直接通过该网站或经由本地网站链接,均可有效地利用资源网站的开放获取资源。
2.6.2资源更新研究。资源更新研究的内容为设置专门人员及时或定期地更新网站的资源数据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维护。方法是及时或定期地打开资源网站,及时或定期地了解网站资源的数据更新状况,并对相关的收藏和保存数据进行更新。目的是可以及时或定期地获取最新的开放获取资源信息。
参考文献
1,2 http://www.google.com.hk/language_tools?hl=zh-CN[EB/OL].[2011-04-15].
3 刘彦.高职图书馆开发利用互联网准OA图书资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251.
4 朱鸿军,毕磊.“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在京召开[J].传媒,2010(11):31.
5 于新国.开发利用互联网OA随书光盘文献资源[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4):16-18.
于新国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1-04-25.龚永年编发。)
电话: 邮箱:yxg324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