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吴艺飚(中共漳州市委党校图书馆 福建 363000)
摘 要 学科化服务是党校图书馆今后服务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学科化服务的内涵,提出从人员、资源、服务平台、服务内容等方面构建党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
关键词 党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学科化服务
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信息资源建设会议上,中央党校教育长张伯里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党校图书馆面临发展转型,要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直接嵌入到读者的学习、科研和工作过程中;党校图书馆要逐步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使学科化信息服务成为常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为党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能力,学科化服务是今后党校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概述
学科化服务源于国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以及后来的“学科信息导航”。在我国由清华大学率先引入,之后为众多重点高校所采用。在不断实践中,学科化服务在发展、在创新,它缩短了图书馆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到大学的教学、科研一线,将图书馆服务引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学科化服务使图书馆从传统、简单、被动的服务,向更高层次的、面向具体用户信息需求的、主动的服务转变。
对党校图书馆而言,学科化服务可以概括为:学科化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为基础,依托图书馆文献信息平台,面向党校各教学科研部门、课题组和教研人员,建立基于图书馆、教研部门协同读者的服务机制,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手段,提升读者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为教学科研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在学科化服务模式中,学科馆员起着核心作用。通过他们与各教研部门、课题组、学术带头人等教研人员建立对口联系,深入了解教学、科研情况和学科发展动态,熟悉学科文献资源分布;从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提炼出发,试用、评价、挖掘学科信息服务资源,编写、更新相关学科参考资料,多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咨询服务水平;通过开办讲座培训,提高用户信息素养,让用户更多地了解图书馆。总之,学科馆员围绕党校教学、科研,深入一线,成为教研人员教学辅助和理论研究的合作伙伴,为党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二、党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1、信息环境和用户行为的变化
对图书馆而言,当今最大的变化是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服务的出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渐渐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导致了图书馆的“边缘化”。图书馆传统的基于文献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人们更多地依赖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他们需要能直接进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专题信息服务。为此,图书馆需要改变落后被动的局面,创新服务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适应这种变化的必然选择,在实行学科化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改变自身形象,提高社会地位。
2、党校教学科研改革的需要
党校是干部培训、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前沿阵地。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去研究和解答这些问题。在教学上党校侧重于专题教学,要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展开调研和讨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方式有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注重提高学员素质和决策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课要有科研含量,要有科研成果作基础和支撑,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科研方面,党校教师大多承担着国家或省级以及地方的课题项目,在科研的各个阶段,都迫切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全面、系统而又专深的文献信息。在信息资源多元化的环境下,党校教研人员更加需要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又熟悉学科信息检索的馆员帮助他们收集和获取所需的信息。
三、党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策略
1、培养和组建学科馆员队伍
一支整体素质良好的学科馆员团队,是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前提条件。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主体,贯穿于服务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科信息的搜集、组织加工、系统管理、用户服务等工作皆由相关学科馆员完成。学科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科服务的质量。与一般馆员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不同,学科馆员的角色转向直接介入科研活动过程,参与信息资源建设、用户培训、信息服务平台维护、参考咨询等整个工作流程。学科馆员的岗位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它要求学科馆员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善于发现和整序最新的文献信息;具有学科专业参考咨询工作专长,在服务中参与用户的研究过程,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连续地提供服务;还要具有网络化信息服务技能和良好的用户沟通、服务组织、联络协调方面的能力。
学科馆员一般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资深馆员担任,但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图书馆的人才现状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党校图书馆要提高学科服务的效果,必须做好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训。不仅要引进人才,还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图书馆要提供经常性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学科馆员的综合技能;通过学科馆员自身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2、形成专业化的信息资源体系
学科化服务的开展必须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学科化服务的重要特点就是其学科属性。因此,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从文献资源的一般性收集、整理、保管,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向制作学科化的信息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建设面向学科的信息资源,首先要了解党校的学科范围、学科重点、在研项目,通过学科调查掌握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形成具体的资源需求,指导文献资源建设的方向;其次,要进行馆藏文献资源情况调查,进行学科资源的自我分析和学科服务能力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制订按学科开发、组织学科信息资源方案,集中现有专业资源,形成具有党校学科特色的馆藏体系。例如根据对口学科和专业范围,可以建立3种类型的资源库:①集中相关专业资源(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专业学术机构网站、专题电子论坛等),建立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②利用搜索引擎对网络学术资源进行搜集、筛选、组织,建立网络学科专业指引库;③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分散无序的专题文献,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
3、构建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学科信息服务平台是联系用户与学科馆员的媒介,用户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享受服务,学科馆员通过这个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是利用方便快捷的校园网,以馆藏为基础,以数字化资源为依托,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检索简单的一站式信息服务网站,为用户提供一个信息检索和集成服务的入口。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由一些系统模块组成,包括:①用户登录系统,主要提供用户注册与登录,建立用户信息库;②信息资源的整合,包括数字化馆藏、图书馆购买和馆际共享的各种数据库、图书馆自建的各种专题数据库以及特色馆藏等;③信息服务集成,包括信息检索、学科导航、RSS定制与推送、网络资源揭示、定题知识服务、参考咨询等。此外,信息服务平台还具有通畅的用户联络通道,包括E-mail、QQ或MSN、BBS论坛、博客等。
4、提供多样化的学科信息服务
①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化服务并不是要求学科馆员完全替代用户查找资料并进行判断和取舍,而是应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加强用户的培训。借鉴许多大学图书馆在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党校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培训讲座,如宣传介绍馆藏学科资源和各种试用数字资源,开展文献检索教学和各种数字资源使用技巧培训,或者在网页上提供相关数据库实用指南、全文传递和馆际互借方法、网络资源筛选等,帮助和指导用户掌握常用资源使用方法,提升用户自助信息服务能力。
②建立学科信息导航。学科信息导航是针对专业用户的需要,以学科为单元对因特网上的相关学术资源和本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收集、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整理,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发布于网页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它将某一学科的网络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由无序变为有序,学校的专家学者通过学科导航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利用这些资源,了解和掌握本领域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例如在许多大学图书馆,普遍使用了CALIS的“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目前许多省级党校图书馆也开通了学科导航服务,这为开展学科化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开展学科参考咨询。学科馆员熟悉本馆有关对口学科的馆藏资源情况,包括书刊、工具书、数据库、电子资源的情况及使用方法,便于利用馆藏资源为相关学科的教研人员开展文献检索和咨询服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参考咨询(DRS)成为现实,它是图书馆借助网络,集各地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和学科专家于一体,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答式服务。常见的DRS服务方式主要有E-mail、FAQ(常见问题解答)、BBS论坛等。学科化服务的核心特征是用户需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以充分满足个体需求为宗旨。因此党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必须加强用户的调查研究,以用户中心原则作为出发点,为特定的读者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使数字参考咨询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目前,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央党校校园网已经开通了虚拟专用网(VPN),多个省委党校也建立了全省党校系统的虚拟专网(VPN),初步实现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大范围的资源服务,拓宽了馆藏范围和服务空间;部分党校图书馆也参与了所在地区的图书馆联盟,建立了联合参考咨询体系。
④提供定题知识服务。党校的教研人员在专题教学和承担国家或地方、部门的科研项目过程中,对文献需求的针对性、专指性较强,需要掌握大量相关的文献信息,特别是了解最新社会动态,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动态。学科馆员要明确这一特点,主动融入教学科研过程,成为教研人员的“合作伙伴”或“课题顾问”,向他们提供定题知识服务。这项服务主要针对用户的研究专题或学科教学专题,主动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学科专业化定制服务。学科馆员要主动与承担科研项目的用户联系沟通,深入了解课题立项的背景、项目要求、经费及其他情况,设计定题服务方案,制定检索策略,通过推送服务不断为该项目提供动态、新颖的专题信息知识以及相关文献资源。例如在课题论证选题阶段,进行课题立项查新,提供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综述,为研究者开阔思路,启迪创新;在课题研究阶段,帮助研究者及时获取攻克难关的资料,提供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动态;在课题鉴定阶段,通过收集资料提供比较研究、自我评价、投稿指南等。虽然目前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此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但这也是对党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更高期待。
参考文献
1 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
2 高清.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现代情报,2009(5).
3 李春旺.国内学科馆员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04(2).
4 王险峰.党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8).
5 徐恺英,刘佳,班孝林.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3).
吴艺飚 中共漳州市委党校图书馆员。
(收稿日期:2011-03-16.龚永年编发。)
联系电话:13709303159 E-MAIL:yb.w@163.com
英文标题:Thoughts on the subject services of the party school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