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2012-11-28 09:53     字号:

浅谈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张曙红(泉州市图书馆 福建 362000

 

 简述对“第三空间”的理解;认为构筑书香图书馆是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浅谈作为第三空间图书馆的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 第三空间 公共空间

 

1 “第三空间”与图书馆

1.1 对“第三空间”概念的理解

“第三空间”原是一种理论,最早脱胎于美国著名地理学家Edward W.Soja的著作《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作者写作的宗旨是鼓励读者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空间的意义和意味,思考构成了人类生活与生俱来之空间性的地点、方位、方位性、景观、环境、家园、城市、地域、领土以及地理这些有关概念。

作为这种理论的推广应用,美国都市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在他撰写的《绝好的地方》一书中定义了社会生活的“第三空间”,即在家庭的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和职场(第二空间)外的,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像城市中心的闹市区、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在这样的第三空间里,人们的关系是自由和平等的,没有职场的上下等级意识,也没有家庭里各种角色的束缚,人们可以把真正的自己释放出来。它是经济压力与社会压力下一个可以完全让自己的神经松懈下来的空间,被视作灵魂的栖息所,个人的喜好、趣味与追求可以在此像植物一样静静生长。

1.2 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

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而形成共识是在近些年。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和开放性,本来就是一个公共空间,是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无偿服务于大众的公共设施,因此普遍把它作为一个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来认识。而在第三空间的语境里,它固有的平等包容、自由开放、闲适便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推崇,是一个不仅可以自由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并且是一个可以进行对话、交往的公共领域,或者说是一个休闲与社交的场所。它不单是8小时以外更是16小时以外的生活场所,是一个更加充满人文关怀与温情的公共空间。

在图书馆的办馆宗旨上,它凸显了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服务理念上凸显多样性;工作思路以亲民、便民、悦民为轴。将图书馆界定为第三空间,也更加贴近了读者的内心。事实上,那些成为图书馆读者的人,他们会为了借阅、为了查询资料走进图书馆,也会单单只为了与人交流,只为了享受这个空间的氛围,或者纯粹是因为人的群居天性而走进图书馆。事实上,图书、期刊等信息资源海量电子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取得所需资料信息,甚至拥有个人的网上图书馆。但是作为第三空间并提供优质服务的图书馆,其读者量呈现激增而不是缩减已足以说明,享受这个空间本身就是一个目的。事实上,读者不仅可以在图书馆得到所需的信息,还可以与更多的人共享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甚至意外的收获。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要具备这样一些功能:第一,成为社会公众的知识共享空间;第二,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加强合作,成为文化共同体;第三,向社会公众提供创新的舞台。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是愉悦身心的栖所,心灵驻足交流的空间,梦想期许成真的所在,是容纳个性、品质、精神流向和成就感的温室。

1.3构筑书香图书馆空间

这是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图书馆有条件也有义务为大众构筑一个弥漫着书香气息的第三空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空间品质的形成也是这样。图书馆的最大优势在于丰富的馆藏资源,若不能构筑一个弥漫着浓郁书香、令大众驻足流连的空间环境,着实让人遗憾。现代人如此忙碌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已生活得更好,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往往表现为在第三空间停留的时间增加。如果大众走进图书馆的次数和逗留的时间增加了,正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享受了,幸福指数高了。

依托于知识信息存储中心这一优势,图书馆可以提供更多更大的知识文化信息交流与对话平台,在知识信息的自由交流对话中实现其作为文化公共空间的价值,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扩大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而作为图书馆的读者,则可以在悠然地享受第三空间带来的闲适、放松与自由中,丰富知识,提高修养,进而产生出更多灵感的火花。

在商界星巴克连锁咖啡店是一个借第三空间理念打造成功的案例。但星巴克以赢利为目的,图书馆则是要为公众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平等、温馨、免费的自由净土,成为公众的精神家园。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可以是实体的现代图书馆建筑,也可以是虚拟的数字图书馆。中国文人骨子里都崇尚一种简朴诗意的生活,需要一种悠闲自得、恬淡安逸的感觉,第三空间正好契合了曾为诗书礼仪之邦的国人的内心愿景。构筑一个洋溢着浓郁书香气息的第三空间,与读者共享这个空间,向读者提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是众多图书馆员的梦想和追求。

2 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服务

2.1 建筑与资源

优美典雅或宏伟壮观的建筑,具有把我们从日常的平凡中召唤出来,引发我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的功能。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建筑应当是环境宽敞而明净,时尚而无商业气息,具有一种让人心境平和、感觉舒适的氛围。图书馆空间的布局应舒适方便,类似沙龙式的场所,有沙发,有书香,还有电脑,甚至还有飘香的咖啡,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和讨论。这是一个交流的场所,是一个支持探究学习的场所,而非只有收藏功能的书库。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最值得骄傲的公共建筑,体现了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与艺术风格,以及其所追求崇尚的精神理念。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纯粹借阅图书或休闲的空间,还以其独特品质通过图书馆员和各种媒介带给读者一种精神享受。

因此,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除了一些共性外,不同地域不同城区,还要具备不同的特质。利用建筑风格、书架和阅览桌椅的摆设,天花板、地板、墙体、灯光等的装饰以及环境音响,烘托出富有特色意味的氛围。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应当拥有海量而有序的信息资源,非常便利的使用平台。只有这样,才可能担当起作为知识共享空间及文化共同体的一部份之重任。

   过去的30年,我国图书馆发展之快堪称神奇,图书馆的电子化呈普及之势。但从目前状况看,仍有许多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距离第三空间所要求的还有很大的差距。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证明,只要政府重视财政支持,图书馆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2.2 服务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要提供一种优质的有别于商场有别于星巴克的服务。而先决条件是提升图书馆的品质,包括环境品质和资源品质,以及图书馆员的品质。

要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既然享受空间是一个目的,那么图书馆完全可以将此定为一个服务项目。向大众提供空间享受服务,这是传统图书馆不曾重视过的。以往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大多都围绕着经过加工整序的信息资源,如今却可以只提供空间,空间成为一种服务资源,空间享受成为图书馆的一项服务内容。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就是要让读者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空间,为忙碌的大众提供一种调节的功能,缓和一下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生活气氛,让疲乏的心灵得到休憩。

信息资源的利用要便捷,信息服务要更加贴近读者需求,馆内处处可以无线上网,一切的设计与操作程序以方便读者为第一考虑。我们要做的就是竭力让图书馆贴近大众,吸引大众,适应读者的需求。

不同城区的读者群有不同的特点,正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消费特点、不同的消费人群。研究读者,研究读者需求,才可能让图书馆的服务更贴近读者。

服务形式上,图书馆应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填充空间。比如多种多样的讲座与展览,各种读者俱乐部或网络上的读者群,生动活泼的网络论坛,等等。图书馆提供空间,让读者自主填充,比如让读者营建馆中馆,专门的聊天、社交区等等。

2.3馆员角色

如果我是读者,我希望图书馆员温文尔雅,言谈举止蕴含墨香,成为一个区域文明与文化的向导。当我需要帮助时,图书馆员就在身边,平等无隔阂地与我讨论或给予指点。

强化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的功能,是目前世界图书馆的潮流与发展方向。随着时间推移,读者新老更替,将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群体习惯使用电子资源,曾经手捧的图书变成了阅读器、电子纸、手机、MP4。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往往从标题和摘要浏览起,少有耐心将一篇文章从头至尾读完,求的是花最少时间得最好结果。因此,信息参考咨询服务更加凸显,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导航员与咨询员,肩上的担子更加重,直接推动着第三空间读者的信息存取与学习活动,引导着空间的交流与讨论。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关于未来的图书馆有个说法,叫做世界数字图书馆。世界数字图书馆将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广博的覆盖面,提供全球读者免费使用珍贵的图书、地图、手抄本、影片与照片等服务,使用者可以用中文、英文、阿拉伯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等多种语言工具搜寻,无价的文化素材在网络上即可取得,书籍等资源在国家之间没有了国界。而这个未来其实就是不久的将来,触手可及。

每个馆员都是图书馆的形象代言人。借用换位思考,体会读者所处的环境,了解读者的期望,然后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员要思考的是,我们的读者需要什么?如何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如何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服务行业,产品质量很重要,服务比产品更重要。信息资源和空间就是图书馆的产品,是有形的东西,服务却是无形的。

让每个读者享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服务,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员在心里树立这样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晓敏.文化公共空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

2 苏全有.未来的图书馆——世界数字图书馆[J].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2011(4):4-5.

3 钟和宴.公共关系:第三空间与精神空间[J].三联生活周刊,2007(449):35.

4 孙丽文等.公共空间论: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新定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张曙红 女,泉州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1-11-15。龚永年编发。)

 

手机:       邮箱:279410297@qq.com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