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论文发表情况统计分析
范华秀(福建省图书馆 福州 350001)
摘 要 员工论文发表量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更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图书馆2009-2012年评估材料中员工论文发表情况的整理与分析,提出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图书馆 评估定级 员工论文发表情况
2012年11月文化部下发《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决定2013年在全国开展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根据文件精神,福建省图书馆今年初即全力以赴投入迎评整改工作。员工论文发表量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更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图书馆2009-2012年评估材料中员工论文发表情况的整理与分析,提出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 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发表论文统计结果分析
本文“发表论文”指的是全馆正式在编员工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国际国家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本文样本来源于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中文期刊及学术会议数据库以及研究发展部历年汇存资料。以“作者单位”或“机构”=“福建省图书馆”为检索词,年限范围为2009-2012年,共检索论文114篇,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工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及泛珠三角图书馆学(协)会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13篇,二者合计127篇。
1.1 发文时间、人数及数量分布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评估考核起讫时间为2009-2012年,本文截取样本的时间也为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在这4年期间共发表论文计127篇,发文人数共62人(复计98人)。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篇,见表1:
表1: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论文发表时间及数量表
年份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合计 |
论文数量(篇) |
34 |
30 |
20 |
43 |
127 |
其中核心期刊发表(篇) |
4 |
7 |
6 |
7 |
24 |
发文人数(人) |
26 |
24 |
15 |
33 |
98 |
据表1可知,2009、2010年全馆员工每年发文人数及论文篇数基本持平,2011、2012年波动较大,若用柱状图分析则分别呈现出4年中的低谷与高峰,2012年员工论文发表数量达到4年最高值。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起福建省图书馆员工在核心期刊发表量保持在6-7篇,比2009年显著增多。4年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篇,占论文发表总数量的19%。根据CNKI数据库检索的结果表明,2005-2011年全国共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类论文1240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3362篇,核心期刊发文率为18.84%。[1]而在2005-2011年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核心期刊发文量在全省图书馆学情报学单位排名第7位。[2]综合以上数据来看,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核心期刊发文量仅超出同期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论文发文率0.06%,其全省核心期刊发文率排名也处于前10名的中下水平,说明全馆有影响、有深度的成果比较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从数量上看,对比2005-2008年的评估数据,2004-2008年全馆员工共发表论文225篇,2009-2012年的发表论文总数仅为上一次评估的57%,其数量明显呈下滑趋势。
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百年馆庆影响。2011年是福建省图书馆百年诞辰,同时新建的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落成开放,全馆员工将精力集中于迎接百年馆庆和省少儿图书馆开馆工作中,个人科研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故发表论文人数和篇数也大幅减少。2012年全馆员工论文发文量又直线上升。②发表论文功利心过重,钻研本职工作热情偏低。2004-2008年为福建省图书馆员工职称评定高峰期,大部分员工出于职称评定需要,撰写论文热情高涨,这是此期间员工发表论文数量创新高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省图书馆员工拟评职称与现有职数失衡,导致部分馆员在评上中级职称任职资格后无法被聘用,按照现有评定职称细则,待聘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在日后评定高级职称时不被认可,于是许多员工钻研写作的积极性降低。一些评聘上中级职称的员工因为再评定高级职称有一定的年限限制,因而产生歇一歇的想法,导致发表论文数量减少。另外有一部分评聘上副研究馆员的员工认为职称晋升已到尽头,对评定正高不抱希望,从根本上失去了写作热情。③馆领导对学术研究鼓励不够,全馆学术研究基本处于自发的无组织状态。这既是导致2009-2012年评估年度全馆员工发表论文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目前图书馆员工学术研究热情不高、发表论文动机功利化的原因之一。
1.2 刊载论文期刊分布
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论文主要发表在40种杂志和2个会议上。发表在福建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上的论文有47篇,占4年所发表论文总数的36.7%。其他主要刊载期刊为《海峡科学》、《情报探索》、《终身教育》、《青春岁月》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杂志》、《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情报杂志》等重要11种中文社科核心期刊(CSSCI)中。其中刊载论文最多的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3篇、《图书馆论坛》4篇、《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5篇,这3种核心期刊所发论文占到核心期刊发文总数的50%。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福建省图书馆员工发表论文具有本土化特点:一是源于同地区交通、交流、通信的方便,二是源于人脉分布的本土化。另外,福建省图书馆员在《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论文居首位,究其原因,一是该刊编辑部位于馆内,人员关系熟,相对容易发表,即使稿件质量较差,经过二次、三次修改,一般也能发表。二是该刊以交流工作经验、开展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及培养青年作者为办刊宗旨,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福建省图书馆员工;三是该刊目前是内刊,较难吸引外省高质量的稿源;同时该刊又被福建省职改办和福建省文化厅职改办认可“视同CN期刊”,发表论文可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以吸引了众多福建省图书馆员工投稿。
1.3 研究热点分析
2009-2012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所发表的127篇论文,根据内容可粗略分成25个栏目,包括参考咨询服务、地方文献、读者服务、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工作感悟、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国外图书馆、期刊工作、图书分编、图书馆现代技术、图书馆管理、古籍整理与研究、少儿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图书馆员、图书馆功能、图书馆讲座、文献资源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情报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中撰写较多的栏目主要有古籍整理与研究(20篇)、图书馆工作感悟(19篇)、图书馆现代技术(14篇)、读者服务(12篇)、政府信息公开服务(12篇)。将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24篇论文作为独立样本来分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6篇)、读者服务(2篇)、图书馆管理(2篇)。福建省图书馆员工近年发表的12篇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面的论文,有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从发文总体情况和核心期刊发文分布来看,近几年福建省图书馆员工的学术研究热点有所集中,主要分布于古籍整理与研究、图书馆工作感悟、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但大部分还属于分散状态。200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公布赋予了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信息服务的法定职责,福建省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在提供政府信息服务方面当然责无旁贷。经过3年多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的实践,福建省图书馆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其员工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而研究热点还比较分散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员工关注焦点不同,另一方面则是该馆的学术研究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的无组织状态。
2 思考与建议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社会服务职能外,也负有图书馆学研究的职能。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的员工科研能力是图书馆评估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学术论文发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发展情况与综合水平,以及员工队伍的科研能力。员工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更能反映全馆综合实力。因此,员工人均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简称员工论文发表量)在评估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前文提到,评估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了解近年图书馆发展情况,加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提升图书馆员工素质和对公众的服务能力,发挥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2.1 争取领导支持,鼓励员工钻研学术,提升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发表论文其利在员工,因为员工评职称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但也利在图书馆,因为员工论文发文量不仅体现图书馆的综合水平,还是图书馆评估定级的重要指标。因此图书馆鼓励员工钻研学术、发表论文利在双方。无论是为发表论文的员工提供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还是组织员工培训学习,都需要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具体做法如下:①人事管理部门定期收集本馆员工的业务研究成果,提交给馆领导,让馆领导看到馆员的成果,为员工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这也是提升全馆综合实力的有效措施之一。②对发表论文较多且质量较高的员工给以物质或精神鼓励。譬如根据本馆经费情况,为在核心期刊发文的员工报销版面费;支持员工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对论文入选各种学术研讨会的员工报销差旅费;员工发表论文可作为年终考核、评奖、评优的参考依据。③对员工发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高质量论文组织专题学习研讨,这样既有利于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激发研究写作热情,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更加重视对本职工作的钻研与改进。④鼓励员工对图书馆工作的某些方面进行专题合作研究,撰写论文,并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布置给相关部门,让员工感觉到图书馆对学术研究的认可。心理学认为,只有强化了主动意识才能促进个体积极主动发展,为此图书馆有必要从各方面鼓励员工发表论文,将学术研究变成个人与组织的共同行为,从而提高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2.2 举办论文写作辅导讲座,提高馆员写作能力
组织论文写作辅导讲座,帮助青年员工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具体可利用周四下午全馆整理内务的时间,这样还可增加图书馆的凝聚力。辅导内容首先是写作基础培训,如论文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格式规范;其次是论文选题,包括近期图书馆界和图书馆学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图书馆界重要学术研讨会研究主题、分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方式对热点问题进行梳理,这样有利于帮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且感兴趣的论题。再次是论文的修改。如有必要且条件允许,可以采取高级职称馆员具体指导青年作者的学习方式。通过搭建学习平台,使得全馆形成浓厚的学习与研究学术的气氛,使员工产生学习钻研的动力。
2.3 图书馆员要提高职业幸福感,变功利发文为工作乐趣发文
一般认为,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或精神生活的一项工作。[3]职业既是物质财富的获得手段,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来源。一份感兴趣且称心如意的工作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所以,培养职业兴趣,提高职业热情,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也就是说,在许多人眼里,图书馆是一个幸福感很高的地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我国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员工作报酬较低,工作内容枯燥乏味,这使得一部分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受到影响。工作成为一种精神负担,发表论文成为升职必须面对的压力,这就造成发表论文的功利化。其实,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既来之,则安之”,图书馆员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认真钻研本职业务,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又能让生活轻松愉快,何乐而不为呢?在图书馆界不乏这样的事例,许多人本来学的并不是图书馆学专业,但通过在工作中的学习与研究,取得许多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科研成果,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所以图书馆员要积极改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主动钻研业务技能,变功利发文为工作乐趣发文。有了工作热情和研究兴趣,成果产出自然也会节节攀升,这样既能为员工带来满足和实际利益,也能为图书馆评估加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结语
总之,福建省图书馆近年员工发文数量和质量在馆员自身努力和领导支持下呈良好发展态势,但也仍然需要扬长避短,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上分析与思考试图通过对图书馆评估材料中员工论文发表数据情况的整理与分析,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最终达到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 福建省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3(1).
3 职业的定义[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8824.htm.
4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EB/OL].2012-12-10.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shwhs/shwhs_tsgsy/201212/t20121210_268889.html
范华秀 女,福建省图书馆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2013-03-08。龚永年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