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献资源捐赠动因及征集模式探析

2014-04-11 10:19     字号:
 特色文献资源捐赠动因及征集模式探析

陈红秋厦门市图书馆  福建  361012

 

    阐述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范畴、征集意义、征集对象等,通过分析特色文献资源收藏者捐赠动因,相应地提出各种征集模式。

关键词  特色文献资源  征集对象  捐赠动因  征集模式

 

特色文献资源是各图书馆征集的难点,本文对捐赠者的捐赠动因及特色文献资源征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引起图书馆人的关注,从而加强这方面工作,建立特色馆藏,更好地开展各项服务。

1 特色文献资源概论

1.1 特色文献资源的范畴

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是指具有异于其他图书馆收藏的具有当地风格、特色的文献资源。笔者以为具备如下特性之一的文献可纳入特色文献资源的范畴。

①地方特性。具有地域风格的文献资源,包括涉及地方内容的文献、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的作品等。

②稀缺特性。较为少见的文献资源,如善本、具有版本价值的初刻本、抄本等。

③名人特性。名人收藏的文献资源,包括名人的签名、批注、题跋等,具有一定的名人效应和研究价值。

④独特特性。文献的载体、版式、装帧等方面具有独一无二或突出特点的文献资源。

1.2 征集特色文献资源的意义

征集特色文献资源应成为图书馆的长期目标。一个图书馆只有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1]的资源特色,才能独立于图书馆之林,因而征集特色文献资源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①可以节省经费开支。接收特色文献资源捐赠,将使图书馆节省一部分购书经费,用于购买其他文献。

    ②形成个性化馆藏优势。图书馆根据采选原则征集特色文献资源,集腋成裘,逐渐形成规模,构成特色馆藏。在特色馆藏基础上开发特色数据库,最终形成图书馆的个性化馆藏优势。

③有助于提升服务水平。特色资源是研究开发的活水之源。图书馆拥有特色资源,将更加吸引特定读者群,便利开展研究开发工作,提升图书馆总体服务水平。

④构成城市精神文明的一个象征。一个城市能涌现众多特色资源捐赠者,将是这座城市的一笔精神财富。这种奉献精神无形中将传承给这座城市的市民,成为城市的骄傲。

1.3 特色文献资源的征集对象

特色文献资源征集对象,指拥有特色资源的收藏者或收藏机构,仔细划分可包括如下几种:

①地方名人。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知名度往往也有不少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收藏。

②出书机构。包括正式出版机构和一些灰色文献的出版者,如文史资料出版单位,是图书馆必须长期跟踪的重点征集对象。

③特色活动举办机构。如厦门“九·八”投洽会举办机构,每年都印刷大量的宣传品,这种特色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是厦门最重要的特色活动之一。如若能长期跟踪收藏其印刷资料,将成为一种特色文献资源。

④特色文献资源的收藏者。收藏者可以是个人或群体,但其收藏多有特色。如厦门侨批收藏者、鼓浪屿相关票据收藏者等,虽然是草根而非名人,但一样是图书馆征集特色文献资源的关注对象。

2 社会捐赠动因分析

特色文献资源的征集,依靠的是社会捐赠者的热心支持。因此,分析文献捐赠者的捐赠动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征集工作。每一名捐赠者都是为社会作奉献,认真分析他们的捐赠动因,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2.1 社会责任型: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1.1 捐赠特色藏书,希冀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黄萱赠书是个典型例子。黄萱藏书是在黄萱任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助教时购买的,完全是出于帮助陈寅恪做研究而添置的。期间陈寅恪发表了《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寒柳堂记梦稿》等多部著作上百万字,黄萱藏书对研究陈寅恪的历史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帮助。黄萱后人也明确表示,是为了告慰先人,让藏书为更多的人使用,才捐赠藏书。[2]

2.1.2 捐赠特色藏书,传承革命精神,造福家乡子民。老革命家方毅出生于厦门,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曾是国家重要领导人,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他的革命经历是家乡人的荣耀。他的藏书若能留在家乡,将激励一代代家乡人。1993年,在他亲自主持下,他的3000册藏书运抵厦门市图书馆,他的革命精神也由此传递给了家乡人。

2.1.3 捐赠特色藏书,希望文史事业后继有人。洪卜仁先生藏书深具特色,他的藏书曾在“厦门个人特色藏书评选活动”中,凭借“闽、台、侨地方文史”特色而荣膺第一名。[3]他捐出自己心爱的藏书,原因之一是后辈无人研究文史,希望自己的藏书能留在社会,为培养文史后继人发挥作用。为了厦门文史事业传承有绪,他不顾80多岁高龄,对厦门市图书馆5位工作人员进行传帮带,办展览、答咨询、出书……。他经常赠书给工作人员,希望影响后辈人,希望他们像他一样爱上厦门文史事业。[4]

2.1.4 捐赠特色藏书,为充实图书馆馆藏雪中送炭。1919年,周殿薰倡办厦门图书馆,博闻书院与玉屏书院捐赠一大批图书,其中有兴泉永道奎道宪捐赠图书万余册、林古徒先生捐赠图书6000余册。厦门图书馆以此为基础才建立馆藏。[5]

为纪念孙中山,192855,私立鼓浪屿图书馆更名“中山图书馆”。开馆时, 厦门著名侨商“黄奕住主动捐献图书,凡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而又有存书的,除学校课本外,每种购赠一套或一册,前后近万册,支付书款近三万元”,[6]丰富充实该馆馆藏。

面临图书馆开馆急需,许多捐赠者表现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急公好义,积极奉献。

2.2 后顾之忧型为了给藏书找个更好的归宿

厦图搬迁新馆,馆藏条件大为改善。凭借优质服务和优越环境,厦图在市民中树立了口碑。厦门不少藏书家为了给自己的藏书找个好归宿,都愿意将藏书捐赠给厦门市图书馆。洪老赠书厦图,这也是原因之一。多年的收藏,书已成为洪老的朋友,他看过太多的藏书流散的故事,不想自己的藏书面临同样的命运,非常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为藏书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而又不流散的归宿。他将藏书分成三块,华人华侨资料捐给华侨博物院,工具书捐给厦门博物馆,地方资料捐给图书馆。因材施捐,可谓费心良苦。

2.3 遵守法律型:自觉遵守地方出版物呈缴规定,利在社会,功在千秋

厦门市图书馆经过长期努力,促使政府有关部门20084月颁布《厦门地方文献征集管理办法》,明文规定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缴送原则、管理办法等,使得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6]相关单位积极配合,他们也希望出版物能被图书馆收藏,流传后世发挥应有作用。

2.4 互惠互利型:体现双赢意识,打上时代烙印

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单位之间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开展图书资料互赠、交换、有偿征集等,有效地使用资源,共同造福社会大众。

3 特色文献资源征集模式

根据我馆及兄弟馆的征集工作经验,针对社会责任型、后顾之忧型、遵守法律型、互惠互利型等捐赠动因,可相应采取如下几种征集模式,有时可混合采取几种模式,进行特色文献资源征集工作。

3.1 相互交换式征集模式

即图书馆之间或是与其他文献收藏单位通过文献交换来进行征集。这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厦门市图书馆到兄弟馆学习交流时,经常会准备一些厦门出版的地方资料送给兄弟馆,兄弟馆也会相应赠送一些当地的地方资料。长期以来,这一直是我馆与兄弟馆互动、交流的形式之一。

3.2 有偿回报式征集模式

即通过奖励等有偿或象征性补偿的形式进行文献征集。福建省馆也常采取这种方式征集族谱。如果发现族谱,省馆常委托兄弟馆予以搜集,不仅承担复印等费用,并赠送兄弟馆一份,以有偿回报调动征集者的积极性。在短短几年中,省馆得以搜集到上千种族谱。厦门市图书馆在征集地方资料时,也采用了有偿征集方式,给予捐赠者一定的奖金奖励,由此征集到不少珍贵图书和剪报资料。

3.3 优质服务式征集模式

即通过为特色文献收藏者提供优质服务引导收藏者自愿将文献捐赠给图书馆。图书馆对特色资源收藏者应予以长期关注,并跟踪服务,以感动潜在捐赠者。如厦门有位藏书家,家藏3万册,其中有不少珍贵图书为了获得他的捐赠,厦图不仅热心服务,还特地拨出一间房间他当书房。他十分感动,表示,死后将藏书无偿捐赠给图书馆。

3.4 法律呈缴型征集模式

即通过政府制定具有法律法规效力的文献呈缴制度来征集文献。根据《厦门地方文献征集管理办法》,厦图可通过向新闻出版局征集各单位缴交文献目录和根据本地各出版社提供的出版目录,对馆藏查缺补漏,催促动员相关单位捐赠(缴交)出版物。[7]

3.5 优越条件型征集模式捐赠将其藏书。厦门市图书馆于2007年搬迁新馆后,馆舍环境大大改观。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特殊文献实行恒温恒湿保管,使不少图书收藏者萌生了无偿捐赠的念头。黄萱后人就是在考察了厦图的保管条件及影响后,做出了无偿捐赠黄萱生前藏书的决定。

3.6 展览宣传型征集模式

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文献展览宣传活动,引导社会收藏人士捐赠文献。厦图2010年举办光影流波画电影——厦门市图书馆馆藏电影资料展,共展出600多幅馆藏珍贵资料图片和向社会征集的部分实物和资料,“包括20世纪3040年代电影画报,30年代到解放初厦门报纸上的电影广告,4050年代厦门电影院发行的宣传单,鹭红主演的厦语电影海报,台语电影资料,电影放映机等等,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百年来电影发展的轨迹,并通过历史资料让广大读者了解厦门电影的过去与现在,辉煌与荣耀”。[8]这个展览深获广大读者好评,并被邀请到福建漳、泉等县市图书馆以及上海图书馆巡回展出。厦图对资料的运用和保管,获得资料提供者的赞赏,展出结束后,原集美放映队等单位和个人将部分珍贵实物资料赠送我馆。

又如厦门市图书馆在收到黄萱赠书后,于20095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举办“黄萱赠书展”,介绍黄萱生平和藏书情况,并通过媒体广为报道,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不少藏书者观看展览后表示,愿在百年之后把个人特色藏书捐赠给厦图。

3.7 研究开发型征集模式

即通过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合作,利用双方文献资源进行文献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征集对方收藏的文献资源。如晋江市图书馆以收藏地方谱牒为特色,在搜集过程中,于1997年成立晋江市谱牒研究会,出版《晋江谱牒研究》刊物。一边开展新研究,一边挖掘新族谱,以研究为手段,以促动捐赠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至2004年即搜集族谱50多个姓氏700多册,出版刊物14期,收藏与研究获得双丰收。[9]

    又如洪卜仁先生一生从事厦门地方文史研究,被誉为“厦门地方活字典”。厦图于200412月设立“洪卜仁工作室”,针对全市市民开放地方文史咨询。[10]在共同开发利用馆藏地方资料良好的互动中,拉近了图书馆与洪老的距离,促使洪老最终决定将书房和工作室一起搬进厦门市图书馆,把收藏半辈子的藏书与剪报资料捐赠给图书馆。

结语

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征集不易,需要采访人员长期关注收藏者的动态。对特色文献资源收藏者,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洞悉其潜在的捐赠动因,配以相应征集模式,促使捐赠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傅虹.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80-82.

2 陈红秋.黄萱赠书的藏书特色与藏书价值[J].图书馆探索,2010,6(33)6-9.

3 宋智明,刘荫花.叩开一间间特色书房[N].厦门日报,2004-12-31(D3).

4 陈红秋.一瓣心香——洪卜仁先生赠书记[J].厦门图书馆声,2010,(4)54-57.

5 蓝玫珲.历史落尘中见藏书变化[J].厦门图书馆声,2009,5(90):39-43.

6 赵德馨.黄奕住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277.

7 李跃忠.厦门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分析与思考[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55-58.

8 李颖.我馆举办“光影流波画电影——厦门市图书馆馆藏电影资料展”[N].厦图简讯,2010-10-11.

9 陈红秋.以研促收 以收促研——晋江图书馆的族谱搜集、研究工作小议[J].厦门图书馆声,2005(69):44-45.

10 陈红秋.论洪卜仁的藏书活动与藏书思想[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4):53-57.

 

陈红秋  女,厦门市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13-02-26。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