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探索

2014-04-28 04:03     字号:
 福建省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探索

范华秀(福建省图书馆  福州  350001

 

    以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福建省图书馆基础工作和主要服务项目着手,探讨福建省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

关键词  福建省图书馆  第三文化空间  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类似星巴克这样的体现第三空间理念的休闲场所越来越向往,希望能从家庭、职场这些第一、第二空间中解脱出来,投入第三空间的怀抱。众多商家也投其所好,各种个性咖啡馆、休闲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作为人类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重要载体的公共图书馆,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之所在,积极探索与实践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功能。

1 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起源

1.1 第三空间概述

    第三空间的说法来源已久,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地理学家Edward W·Soja。他在《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一书中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认为第三空间超越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2007年,奥地利出版了《期望的概念》一书,其作者之一克里斯蒂娜·米昆达提出“城市第三空间”的概念:“第一空间是居住场所,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是情感精神之所,如图书馆、咖啡馆、公园等。”[1]美国学者欧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也提到,“第三空间”是一个公共交流的地方,没有职场的等级意识,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人们更乐意选择在公共场所与亲友会面、交流、玩乐。[2]欧登伯格将第三空间自由、平等、便利的特征诠释得更加透彻,加深了人们对第三空间的认识。而以年增长率30%-50%的速度扩张,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风格各异的近8000家店铺的星巴克,便是“第三空间”理念的最好运用者和实践者。[3]

1.2 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理论的兴起

荷兰鹿特丹市图书馆馆长舒茨多年前就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的概念,成为当时图书馆界的嘹亮号角。而图书馆第三空间理论却是近年来才被正式提出的。2009年,在意大利都灵市举办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卫星会议,会议主题为“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图书馆第三空间理论由此正式提出。2010年底,在丹麦奥尔胡斯市召开的“国际未来图书馆论坛”上,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作《把图书馆打造成为市民生活“第三文化空间”》的演讲,将图书馆第三空间的特性凸显在“文化”二字上,并将杭州市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为市民打造第三文化空间”,自此,图书馆第三空间理论在中国图书馆界正式登场。201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设立“公共图书馆——公众的第三文化空间”分会场,以褚树青等为代表的众多图书馆人对此展开热烈讨论,探索未来中国图书馆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文化空间到底有何特点和优势,又该如何与星巴克等普遍认可的第三空间场所媲美,值得中国图书馆人进一步深思与探索。

2 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属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公共文化场所,既具有作为第三空间的基本属性,如自由、平等、便利、交流等,又具有自身作为文化机构的特殊属性。

2.1 自由、平等、便利、交流的基本属性

第三空间是指除家庭、职场之外的场所,包括咖啡馆、酒吧、公园等,它能满足人们放松、休闲、交流和学习的需求,具有自由、平等、便利等特点。显然,公共图书馆也要满足以上特性才能成为第三空间的成员。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免费、开放、服务,这也就为公共图书馆成为城市第三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基础,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口号才得以提出并日渐付诸实施。20111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了公共图书馆的特质及其社会职能,这使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进一步加深了对图书馆性质职能的认识,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空间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

2.2 别具一格的文化属性

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社会,其丰富的馆藏和免费、开放的服务理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休闲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不再满足于物质追求,而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和素质提升。公共图书馆以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和内涵,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服务,因而成为最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与终身教育需求的文化场所之一,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最推崇的第三空间场所。如果说公共图书馆具有第三空间自由、平等、便利、交流的基本属性是其成为城市第三空间重要场所的基础,那么其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则是它与形形色色的其他第三空间场所的重要区别之所在。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殊属性,公共图书馆在第三空间的基础上得到升华,成为广大市民的第三文化空间。公共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趋势不可逆转,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福建省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探索

    福建省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和省级图书馆,肩负着为福州市民乃至全省人民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是全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福建省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改善环境、丰富资源、提高服务水平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公共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就要着重于环境、资源、服务三方面的建设与提升,成为真正让广大社会公众认可的第三文化空间。

3.1 注重改善环境,及时更新设施设备

    环境是第三空间构成的基础要素,人们进入一个陌生空间,第一时间印入眼帘便是环境布置,只有优美舒适的环境才能抓住顾客的心。目前全球最好的第三空间理念实践者星巴克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其独特的装修风格、舒适安静的环境让其在诸多竞争者中独树一帜。那福建省图书馆又是如何将第三文化空间理念体现在环境布置中的呢?

3.1.1 竭尽所能改善建筑环境。福建省图书馆主馆于199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迄今已有18年。与杭州图书馆(4.386平方米)、厦门市图书馆(2.57万平方米)、南京图书馆(7.87万平方米)等新建图书馆相比,该馆存在着建筑结构陈旧落后,小开间设计与当今大开间、无障碍服务的需求不相符,面积偏少等缺憾。鉴于此,福建省图书馆管理层通过努力,征得省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于20119月建成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并投入使用。省少儿馆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省级少儿馆中设备最先进、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少儿图书馆。它的建成弥补了福建省图书馆主馆建筑面积小的不足。另外,该馆目前也在努力争取主馆改扩建项目获得审批并尽快动工,尽最大努力改善图书馆阅读环境。

3.1.2 及时更新设施设备,给予读者充分的人文关怀。尽管福建省图书馆主馆在结构设计及馆舍面积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该馆从人性化角度考虑,在大厅、走廊及借阅室尽可能多地增加各种座椅,方便读者阅读和休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福建省图书馆虽不及一些新建图书馆宽敞,但该馆环境整洁,处处体现人性化服务,如炎炎夏日为读者准备清热解暑的凉茶,雨天为读者提供可免费借用的雨具等。此外,电子阅览室设备每周四进行检修维护,保障读者使用需求。该馆注重细节服务,以此弥补自身的短处,努力构建自由、开放、平等的交流空间。正因为如此,即使馆舍条件不尽人意也能让人倍感敞亮和舒心,较好地满足了读者需求。

3.2 丰富资源,凸显第三文化空间的文化属性

    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与其他第三空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公共图书馆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属性,相比星巴克等营利性机构,公共图书馆的内涵更加丰富,服务项目更加多元化。

3.2.1 增加购书经费,丰富馆藏图书。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支持下,福建省图书馆年购书经费已达1000万元,比前几年有突破性增长。在充足的购书经费支持下,至2013年初,该馆馆藏图书达到451万册(含电子图书)。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其他第三空间所无法比拟的,由此充分凸显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优势。

3.2.2 及时充实数据库资源,设置wifi无线通信网络,为读者浏览资源、自由交流提供最大便利。该馆外购数字资源28TB(包括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EBSCO ebook电子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资源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等知名数据库)、文化共享工程资源12.4TB、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4TB 以及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福建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党90周年-海西红土地党建信息库、福建地方志全文数据库、馆藏台湾文献介绍、外文数据库等其他自建数据库资源。在高配置电子阅览室和wifi无线网络的支持下,读者只要进入该馆,即可方便地查找、浏览各类数字资源。

3.2.3 特色馆藏资源带给福州市民独特的享受。福建省图书馆古籍善本和各种方志、族谱等收藏丰富,且藏有大量福建私人藏书家藏书(如陈宝琛藏书,崇安潘氏、福州郭氏藏书,龚氏大通楼藏书,惠安陈金城(念庭)和孙经世藏书,莆田康爵畊冰寄庐藏书,左海林在庐藏书,沈祖牟耑斋藏书等),福州四大书院藏书、福州藏书楼藏书、福州阅书报社藏书、乌山图书馆藏书等也多集中在该馆。这些独特的馆藏资源为市民了解福建历史名人以及学者从事专题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3 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

    星巴克除了独特舒适的环境、味道别具一格的咖啡之外,最深入人心的就是温馨体贴的服务了。那么同样福建省图书馆在打造市民第三文化空间的过程中又有何独到之处呢?

3.3.1 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是近年来服务行业最响亮的口号,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则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坚持服务宗旨,提升服务水平,成为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关键。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除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外,更要体现服务的专业性。该馆通过改善员工队伍结构,提高员工素质,来实现服务的专业性。2011年起,该馆对外公开招聘大量本科生和研究生,改善人员结构,截止2012年,该馆本科以上学历员工165人,占全馆员工总数的68%。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高水平的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3.3.2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异彩纷呈的讲座展览不仅增加了福建省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也丰富了福州市民的文化生活。2012年,该馆举办“东南周末讲坛”54场、星期书友会44场、市民生活讲堂52场,内容包括国学、时政、社会管理、廉政、教育、福建文化、旅游、生态、女性生活、创业指导、礼仪着装、收藏欣赏等。内容丰富的讲座为市民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是一种极受欢迎的休闲与学习兼而有之的方式。该馆还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包括各类主题展览、书画展等,到2012共举办展览30场。除此之外,该馆还举办众多影响良好的阅读推广活动,2012年共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书香诵明月 天涯共此时”等大型阅读推广活动49场,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气氛,为市民交流、推广文化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不仅为福建省图书馆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更为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3.3.3 建立社区分馆,扩大辐射范围。福建省图书馆近年来努力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共建立分馆(含数字分馆)、流通点68个,包括在福州市内建立街道分馆6个,在全省老区、偏远山区县建立10分分馆,还有各具特色的军事分馆、监狱分馆、残疾人分馆等。这些社区分馆、流通点的建立在无形中将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作用发挥得淋淋尽致。随着数字分馆的不断建立,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总之,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是当代公共图书馆未来的重要职能之一。福建省图书馆在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过程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努力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服务一流的学习、休闲、娱乐、交流空间,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需要全馆员工团结一致继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不在家,就在图书馆;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将成为全社会的流行语言。

参考文献

1 沈栖.城市的第三空间[J].国际市场,2008(4).

2 牛红艳.图书馆营造第三空间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2(3).

3 星巴克第三空间的经营理念[EB/OL].http://www.6eat.com/DataStore/CardExpensePage/416233_0

4 叶 辉.褚树青:书香溢处,人间天堂[N].光明日报,2012-05-10.

5 龚娅君.公共图书馆社会“第三文化空间”:内涵、实践与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3(2).

 

范华秀 女,福建省图书馆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2013-08-15。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