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移动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03-18 04:15     字号:

中学移动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高木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图书馆  福建  350014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移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特别是中学移动图书馆发展还不成熟。本文介绍了中学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服务模式,分析中学移动图书馆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  服务模式  对策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6亿部,据IDC预计今年手机仍将爆炸式增长,出货量将达到4.5亿部,同时平板电脑也迅猛增长。随着3G网络的普及以及4G网络的推广,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激增,2013年手机上网人数达5亿,手机超过电脑成为第一上网终端。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移动图书馆不断涌现,图书馆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1 移动图书馆的概念与特点

1.1 移动图书馆的概念

移动图书馆译自Mobile Library一词,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各类数据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图书馆信息提供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并不仅仅是将图书馆的功能转移到移动设备上,而是打破了用户对图书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使用限制,使任何用户能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使用图书馆的任何服务。[1]

1.2 移动图书馆的特点

1.2.1 移动性。移动性是移动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最明显的优势和最显著的特征。传统图书馆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使得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服务于有限的读者。而以无线接入为主要特征的移动图书馆,则打破了开馆时间、物理位置的局限性,使得读者无须到馆即可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1.2.2 便利性。移动终端主要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设备,在联网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移动在线浏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自助查询、图书馆借阅归还、参考咨询以及获取馆藏资源等服务。

1.2.3 互动性。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可以实时进行互动交流,读者可以实时通过移动图书馆进行在线咨询、推荐采购图书、提出改进图书馆的工作方法与意见等;而馆员除了向读者推送常规的信息和服务外,也可根据读者咨询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开展相对应的工作。

1.2.4 主动性。移动图书馆让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读者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就能主动地、有选择性定制图书馆的服务和信息,比如定制个性化信息或对网页的操作界面进行自定义等,使得读者享有较大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从而实现图书馆的主动服务。

1.2.5 集合性。移动图书馆不仅有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丰富的文献资源,还集成了OPAC系统、RSS订阅系统、数字图书馆门户等,实现移动终端的移动检索、全文阅读和获取、个性化阅读体验等服务。

2 中学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我国移动图书馆从出现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最近几年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实践迅速展开,移动图书馆的内容、形式、服务逐渐深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首次提供图书馆信息服务,2006年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首次开通wap手机服务,2010年国家图书馆开通“掌上国图”应用程序,而后清华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贵阳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相继推出各自的移动图书馆应用程序。但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仍然以信息推送、检索服务为主,数字化全文阅读及下载仍未真正普及,缺乏个性化的创新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中学移动图书馆大部分仅提供超期提醒、新书到馆提醒等简单的信息推送服务。今年4月底笔者以“图书馆”为关键词查找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安卓市场以及超星移动图书馆资源平台,仅发现包头市第一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郑州市第二中学等6所中学图书馆提供由北京世纪超星公司开发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

3 中学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模式

3.1 短信服务

短信服务是图书馆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它是最早被采用的移动服务信息模式。它对手机的软硬件要求较低,只需具有短信收发功能的手机便可享受这项服务,具有便捷、用户范围广等特点,但由于字数有限,内容形式单一,无法实现数据库的信息查询,只提供超期通知、预约到馆等简易的推送信息。例如我校图书馆就对本校教职工和经常借书的同学进行新书到馆、超期提醒、寒暑假借书通知等信息推送服务。

3.2 移动网站服务

移动网站或移动网页服务是基于WAP技术将PC端网页内容搬到移动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馆藏资源的一种服务模式。它是继SMS后逐渐兴起和推广的,是对SMS的一种拓展,尤其在信息查询和交互功能上优势更加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短信服务的不足。[2] 通过登录移动网站的主页,就可以了解图书馆开馆时间、活动动态、查看个人信息、办理图书借阅、进行馆藏信息查询等。

3.3 APP客户端服务模式

APPApplication)是基于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系统,集平台、资源、社交为一体,以免费和离线方式供用户使用、注重用户体验等为特长的移动应用程序。[3] 因其具有迅速便捷、信息定制与推送、功能丰富等特性,日益受到用户欢迎。近年来,APP服务在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等得到应用,尤其在移动图书馆领域,面向手机等终端的图书馆应用程序将成为移动图书馆的应用趋势。[4] 

3.4 微信服务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行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像和文字等。[5] 建立图书馆微信服务模式,可以发送催还、预约图书和公告等短信息,还可以发送如新书书目通报等长信息;利用微信的即时对讲功能,可以让读者和图书馆实时、便捷地沟通。微信的使用成本低,由于它的绝大部分服务都是免费的,只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流量会产生费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流量费会越来越低。这是目前中学图书馆比较实用可行的移动服务模式。

4 制约中学移动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现阶段,我国移动图书馆的发展还不成熟,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中学移动图书馆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4.1 移动数字资源少

移动图书馆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检索、浏览、下载图书馆的各种图书、期刊等电子资源,这也是移动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但是由于文献资源的种类、数据存储方式以及加工手段的多样,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转化为移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是个耗时、耗力、耗财的系统工程;同时由于出版社对出版电子资源热情低,造成供用户阅读和下载的数字资源匮乏,这也制约了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很多中学图书馆纸质文献仍未达标,因此在馆藏建设时将主要经费和精力投在纸质文献建设上,对电子资源的投入很少,这也是造成中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少的原因之一。

4.2 知识产权问题突出

由于移动图书馆的移动性,随时随地访问的特性,使得用户可以任意复制、传播和下载数字资源。而图书馆作为移动数字资源的提供者和传播者,很容易因此侵犯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卷入与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纠纷当中。这是因为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纸质文献、影像资料等不同形式的资源转化为网络可读取的数字资源时,转化后的文献改变的只是其存储形式,没有独创性,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人的智力创造,不产生新的知识或作品。因此,该数字化文献的著作权仍由原文献的著作权人享有。但是,在人们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时候,原著作权人依法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且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将其作品数字化并提供给使用者使用的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6]

4.3 移动终端的制约

移动终端是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必备设备,其使用效果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有直接的影响。当前移动终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移动终端有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这些终端的操作系统、屏幕、资源格式不尽相同,使得这些移动终端无法兼容,不能在不同终端间进行统一的数据库检索和全文阅读服务;二是由于手机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携带方便等特点使得手机成为目前移动图书馆最主要的移动终端,但手机有iosandroidwinphone等不同的相互间无法兼容的操作系统,同时由于电池续航力差,也会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产生影响。

4.4 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制约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系统有自主建设模式、联盟合作和第三方开发模式,由于开发模式的不同,以及开发企业间缺乏规范的开发标准和数据存储格式,数据库系统复杂多样,访问平台接口各异,导致移动图书馆系统无法兼容和扩展。

4.5 资金、费用问题

建立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对平台维护管理、购买数字资源等,都要耗费不少的金钱和人力,对图书馆特别是中学图书馆是个不小的压力。北京世纪超星为图书馆开发的APP所占份额最大,它为图书馆建立一个基本的图书馆APP,费用第一年是5万,而后每年是3万, 如果想让APP功能完善再加上设备添置和购买数字资源,每年都要耗费数十万元甚至更多。

上网资费也是必须考虑的。上网资费是三大通讯运行商根据用户使用的流量收取,在耗费流量低的移动图书馆网站上查询和阅读时产生的费用较少,用户也不会太在意,比较容易接受。而当点播和下载耗费很大流量的多媒体资源时,会产生较高的上网资费,造成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负担,从而影响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热情。

4.6 图书馆员面临巨大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要做到不仅仅懂得借书、还书、分类、上架等这些传统业务,还必须会使用数据库和搜索引擎,进行网络维护和参考咨询等,尤其需要既熟悉图书馆业务又懂程序开发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中学图书馆员服务意识落后,综合素质不高,特别缺乏交叉应用型的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因而阻碍了中学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5 中学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5.1 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力度,提高移动数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提升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必须加强移动数字资源建设。除了增加采购移动数字资源外,可将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同时应加强馆际间的合作,让文献资源互补有无、共建共享,丰富数字化资源的种类和内容,满足读者移动阅读的需要。例如中学图书馆可合作建立类似于“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那样的资源共享体系,为广大中学师生提供校际间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联合借阅等高效率的文献服务。

5.2 以法律和技术手段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为解决移动图书馆侵权问题,应加强立法,从法律层面约束其行为,采取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完善与移动图书馆相匹配的法律体系。由于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完善的现状,采用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也是很重要的方式。目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加密私钥的数字签名技术、身份权限管理、防火墙防范技术、IP权限设置技术等。可设置自动计费软件,使用客户通过认证进入阅读平台,按照阅读量或时间自动计费;还可使用访问控制技术,设置访问控制权限。通过这些技术手段避免侵权风险,保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7]

5.3 选择购买或开发通用性强的移动平台

要构建一个真正无障碍的移动图书馆,就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软件运行标准。图书馆数据供应商、移动终端设备生产商、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和无线移动网络运行商等都应共同遵守,各方做好相互兼容,便于移植。[8]

目前主要存在的操作系统有iosandroidsymbianwinphoneblackberry等,各种操作系统所支持的文件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智能手机能够通过安装软件来解决这类问题,但还是存着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设计移动平台时应考虑统一资源标准,提高通用性,节约资源建设的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9]  同时移动终端实现数据兼容和操作界面优化,也是移动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问题。

5.4 建设低成本的移动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网资费逐渐降低,但流媒体的浏览、下载等服务仍受制于上网成本的限制。图书馆应建设低成本、高速度的WLAN,分流移动通讯网络,降低图书馆的服务成本。同时随着WLAN在普通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广泛使用,客观上减少了读者的移动通讯流量,降低了读者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成本。

5.5 提高馆员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在新的移动服务环境下,馆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和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适应图书馆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比如中学图书馆员应指导师生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数据库专业资源,开通微信、微博等新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等。

6 结束

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是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是图书馆创新的服务模式。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公共文化系统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移动图书馆对于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广全面阅读、提升国民素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乐兴,邹小筑.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3):34-37.

2 ,4 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34-48.

3 戴晓红.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和应用前景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9):37-41.

5 微信.[EB/OL].[2014.4.21].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6 刘杨.3G环境下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1-65.

7 赖永波.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与实现途径[J].图书馆学研究,2011,(3):42-45.

8 刘霞.手机移动终端在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11-13.

9 曾群,钟晓诚.基于3G手机图书馆的移动学习平台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17-21.

 

高木旺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图书馆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2014-07-02。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