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网络环境下的基层图书馆建设

2011-07-06 03:15     字号:

谢世群(莆田市图书馆 福建 3511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走网络信息资源与印刷型资源共存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趋势之下,基层图书馆该如何加强自己的生命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试从基层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馆藏资源建设和人才建设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主题词 网络环境 基层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当代信息革命的浪潮已席卷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推进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建设复合型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中,势必将大力加强数字资源的收藏和服务,图书馆走网络信息资源与印刷型资源共存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原本就比较弱势的基层图书馆该如何应对、求得发展?笔者试从基层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馆藏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硬件设施的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地政府纷纷加大了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很多地区都在大兴土木、兴建馆舍,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看到,未来的图书馆已不仅仅是有形的图书馆,还包括无形的图书馆即虚拟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在兴建馆舍时应未雨绸缪,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建设。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要求图书馆具有良好的网络通讯设施来保证数据传送的迅速高效。图书馆还须提供足够的对外通讯设备,使读者足不出馆就可畅游互联网,及时获取世界各地的情报信息。这就要求在馆舍建设过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在图书馆大楼内安装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形成高度集成化的计算机监控管理网络,组建灵活的、扩展力强的、高速的信息通道,使网络资讯、电话、传真、电视、保安监控及广播等信息可以利用这一通道迅速及时地传递到馆内的每个信息端口,同时还可通过互联网与其他情报单位网络资源进行联机检索,提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等。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较强的传输能力,能满足未来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图书馆馆舍内部分隔和装修的变化,无需改造线路而形成满墙的“蜘蛛网”,同时还能避免因分散布线造成的重复浪费,大大降低了设计施工费用和维修成本。深圳南山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智能技术的图书馆,它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电话、电脑、保安监控、广播等多个方面,与基础建设同步设计施工,根据业务布局的需要,预留了500多个信息接口,为以后发展预留了空间。因此,图书馆在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争取把图书馆建设成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智能保安、环境监控、建筑艺术等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建筑。

二、馆藏资源建设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同时期的图书馆都把馆藏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图书馆传统的馆藏建设是以印刷型文献、录音带、录像带等文献资源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影响图书馆事业的环境因素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已不仅仅只是纸质书籍资源,还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和其他各种网络信息资源,馆藏资源建设已从实体馆藏为主向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并重发展。与此同时,读者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要求图书馆除了提供本馆所藏文献之外,还能提供各种网络信息资源。

在当前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读者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中,图书馆不能再固守传统馆藏资源建设模式,无视信息资源结构的变化,对网络信息资源等新型文献的采集持消极态度;也不可矫枉过正,认为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取代传统文献,从而忽视传统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仍需采集和保存传统文献,拥有自己的实体馆藏,同时将网络信息资源等各种新型资源纳入馆藏资源建设范围,建立起传统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相互依存的复合型馆藏资源体系。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对图书馆来说是个全新的陌生领域。那么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呢?网络信息资源是指由数字化技术、信息存诸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它使图书馆馆藏突破了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局限,使馆藏资源类型更加丰富多彩。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应扮演多媒体信息资源中心的角色,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加强对网络各类型信息资源的收集、筛选、组织和保存,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充实馆藏。

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有2种:一是人工采集;二是自动化采集。

人工采集主要通过浏览因特网、查阅书目、报刊等相关工具或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得。其优点在于链接站点由人工筛选,相关度较高,缺点在于效率低。

自动化采集方式,一种是使用搜索引擎采集。搜索引擎指能在数据库中查找信息的工具,它将因特网的网站或网页进行收集、组织、整理,然后以超文本的形式,通过因特网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其优点是数据采集简单、方便,能找到大量信息,但不足之处在于搜索产生的数据有可能比网络资源本身还大,而且目前还没有任何搜索引擎能解决非文本、图书、压缩文件、音像、动画文件等的索引和编制问题。采用这种方式采集,查准率不高,用户难以找到实际有用的相关文献。另一种是使用专门的采集软件来完成,其工作原理是从一个或一组URL(即统一资源定位符)开始,访问该URL并进行本地检索,同时记录该URL,然后再以这些新的URL为起点,继续进行本地检索,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URL为止。在记录新的URL时,可以进行分析判断,去掉不需要的URL。如业界流行的网络蜘蛛(Spider,也称为爬行者Crawler)就是这类专门数据采集软件,它通过预先设定的种子集(种子链接或者页面),利用HTTP协议访问并下载页面,用各种分析算法分析页面与主题的相关性之后提取出待访问的链接,预测链接指向主题相关页面的可能性,再以各种不同的爬行策略(也叫搜索策略)循环迭代地访问Web。使用这类采集软件能节省大量时间,采集的数据比较完整。

在实践操作中,笔者认为可人工采集和软件采集相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网络资源采集工作。

三、人力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素质。多年来基层图书馆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仍面临着人才短缺、人才素质良莠不齐、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图书馆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馆员文化水平大多在大专以上,但基层图书馆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以我馆为例(见表1),我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初级、中级人员较多,占总人数的80%,高级职称人员不足,仅占20%。60%的馆员不是图书馆专业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图书馆学知识培训。有些虽然是科班出身,但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无法开展较专深的服务工作,极大地制约了基层图书馆的发展。窥一斑而见全豹,我馆的人员构成在图书馆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地基层图书馆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因此,人力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图书馆应制定科学的、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新馆员知识结构,培养信息化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让人才培养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表一)莆田市图书馆人员情况表

学历

人数

所占比例%

技术职称

人数

所占比例%

专业

人数

所占比例%

本科

 3

 20

副研究馆员

 3

 20

图书馆学

 6

40

大专

7

 46.67

馆员

 8

 53.33

中专

 3

 20

助理馆员

 2

 13.33

非图书馆学

9

60

高中

 2

 13.33

管理员

 2

 13.33

图书馆人才培养指对馆员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水平以适应岗位要求。图书馆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全员素质为目的,适当倾斜重点培养对象,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性和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上,首先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鉴于我国基层图书馆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单一、专业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匮乏等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储备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图书馆界的做法,分层次、分进度、有目的地进行人才培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个性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可让在职工作人员定期轮岗,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达到“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形式,进行适当的培养”的目的,从而使部分馆员由外行变内行,由对专业的粗知一二变为精通, 从知识结构单一变为博学, 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其次,图书馆引进新人员时应有严格的准入机制。日本图书馆有司书资格考试制度,美国有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了保证。我国图书馆大多已实行“逢进必考”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的质量。但在选拔中要注意多引进那些具有多学科背景、图书馆急需的,同时也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人才。

从我馆发展现状来看,现阶段基层图书馆最需要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图书馆必须先引进一批专业人员,尤其是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和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时对馆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由专业人员担任教师、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如专业知识讲座、电脑培训等,使人人都有内部培训或外出进修的机会,从而形成“在岗工作一批人,离岗培训一批人,人才储备一批人”的三类人员梯队管理办法。网络信息传播海量、无序的特点,决定了图书馆要加强信息整理和把关职能,图书馆要发挥自己的人才储备、技术设备、资源储备、用户关系等优势,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析,承担起信息把关的职责。同时,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员也将从知识的保管者转变为知识深层内容的挖掘者、信息以及知识的提供者、导航者、培训者等多种角色。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基层图书馆应加强硬件设施、馆藏资源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建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转型期图书馆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 刘传标.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 孟雪梅,周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重点[J].情报资料工作,2002(6).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