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思考

2011-07-06 09:44     字号:

吴彦平(仰恩大学图书馆  泉州  362014

 

  当今现代化的信息环境及信息工作手段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引发了人们对图书馆学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传统图书馆学教育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迫切呼唤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应从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师资建设、职业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深刻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教育作为传统的信息管理教育,多年来是图书、情报、档案部门培养文献信息管理服务人才的摇篮。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信息环境及信息工作手段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培养图书馆员的图书馆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如何在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使其培养出越来越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图书馆和信息工作专业人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 传统图书馆学教育的困境

图书馆学教育产生于大工业社会,是适应近现代社会对于图书馆工作发展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大工业专业分工合作的特点,导致近代科学专业化的发展路向,学科日益细分,相应地专业化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最近几年, 由于人才市场与人才信息交流机制的建立以及人才自由竞争加剧, 图书馆使用专业毕业生比例大大减少;同时, 现行的图书馆学教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这就使得近年来它处于“困境”和“低谷”时期或者说是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成为当前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羁绊。

1.1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纵观许多高校图书馆学的课程设置,不是陈旧僵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是一味的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靠拢,与信息沾边的都囊括进来,长此以往只会淡化本学科特色。

   在专业设置方面,更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有的隶属于信息管理学院(如武汉大学)或商学院(如南开大学),有的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如西北大学),所属的系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如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西北大学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系、云南大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系等等。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从图书馆学产生、发展至今,它的名称与学科属性就备受争议。

1.2 图书馆学教育格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但仍以本科教育为主。而美国在20 世纪20 年代就有了正式的图书情报学专业,40 年代已有了该专业的研究生教育, 比我国早40年。当前,美国的图书馆学教育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博士生层次上,很少有本科生。所以,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今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生教育上。

1.3 师资队伍知识陈旧,不适应图书馆学教育新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学教育原有的师资大多集中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传统学科,面对当前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新发展,原有的师资队伍已不适应学科融合的新形势,有必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我国,很多本学科老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教师岗位,而在国外,教文献检索课的老师很多已在文献采编部工作了多年,教信息咨询的老师也大多在图书馆做过咨询工作。这是因为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存在差异,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据统计,2004我国图书馆学师资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仅占总数1%左右,而美国图书情报学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为中国的43倍。所以扩大图书馆学高学历人才培养应是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1.4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多地依赖市场需求的调节,高等教育不再是无偿的公益事业,而是被视作个人的教育投资行为。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崛起,使得经济、金融、软件、法律等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社会需求旺盛;而文史哲等文科专业以及社会关注度较低的图书馆学等专业往往不为考生重视。不少高校图书馆学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都是被调剂的,比如南开大学02级本科共31人,只有一人是第一志愿,其余都是调剂,而且即使进入该专业后也有人选择转系。这种观念上的不重视加上该专业学习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得很多人经过迷茫的几年学习后走上图书馆岗位,导致与市场需求极大的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以求得图书馆学专业新的发展。

2 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2.1 图书馆信息机构对人员的要求正处于转型中

   图书馆学教育是针对特定机构设定的窄口径专业,图书馆信息机构需要怎样的人才,图书馆学教育就应该培养适应其需要的人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从原先的手工服务、简单的自动化系统过渡到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馆藏文献信息类型多样化、工作手段多样化和服务方式现代化。同时虚拟图书馆的提出,使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中心地位大大削弱,图书馆成为网络上的节点,与其他网络节点的地位相同,图书馆的许多功能被因特网所构成的巨大信息网络所取代,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显现出消亡的趋势。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知识的新型图书馆员,即国外所谓的信息馆员。一个未来虚拟图书馆的信息馆员,要能够按用户的要求,从各种专题数据库中提取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与加工,编制成二次、三次文献供用户使用。从发展看,图书馆员的岗位将有一大部分逐渐被信息馆员所取代。图书馆学教育也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相应地进行改革。

2.2 对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和相关知识结构的探索

  新的图书馆学课程设置应以优化学生个体知识结构为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成,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目前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已初步形成3个级别5个层次的体系,即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大学教育(包括4年制的本科和2-3年制的专科两个层次)和中等专科教育,以大学本科为主。由于学校教育缺乏实践性,导致就业渠道狭窄,加上社会需求不足以及高校人事制度的制约等原因,可考虑缩小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加强图书馆学专业的职业培训,即加强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短期培训和终身教育,同时强化硕士、博士教育。像美国那样,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从其他专业的大学本科生中招生,培养多专多能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同时,可以选学其他专业的课程,拓宽知识面,加大专业口径,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在知识层面加宽上,主要拓展的方向有政策、经济、法律、管理等与信息业有关的领域。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一方面要体现图书馆学的发展动向和趋势,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工作和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基本知识要求是:图书情报理论与实践知识;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③计算机应用知识;④外语知识。而作为未来的图书馆员或者说是现代知识信息管理人才,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以图书情报为基础的知识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②以计算机基础、数据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③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知识;④以高等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知识;⑤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办学时采用文理兼容制、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打通基础与专业分流制等方式,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实行跨国联合办学等。总之,图书馆学教育应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训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的复合型信息馆员。

2.3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优良的师资建设,能为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老师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还能影响学生的思想,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为适应新形势对图书馆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必须对师资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①从拓宽学科领域的角度出发,选择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现代通讯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以适应学科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② 借助外部力量,从社会上聘请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做兼职教授,定期或不定期授课,以提高教学水平;③在本专业毕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中选拔合适的人才,充实师资力量;④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提高;⑤加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制作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

2.4 重视图书馆学专业的职业培训

   图书馆学产生于图书馆工作实践,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本科、研究生教育都强调理论的学习,很多情况下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应针对图书馆的具体业务开展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文献分编、图书管理、信息分析等图书馆学核心知识和图书馆网络建设、数据库维护、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知识,淡化理论,强调实践,包括经常性的课程实习和集中时间安排到图书馆的具体岗位实习。这种中低层次的图书馆学教育更能提高该专业人才的适应性。

   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改变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学也只有不断调整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只要脚踏实地,面向未来,不断开拓和创新,我们就一定会迎来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 肖明.论信息管理系教学改革的关键和主要方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3).

3 詹德优.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1999(2).

4 刘克家.浅谈知识经济和课程设置[J].北京教育,2000(2).

5 蒋丽艳,邵云峰.面向新世纪的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6).

6 高倬贤.中美图书馆学教育比较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4).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