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型分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厦门模式

2013-08-21 11:09     字号:
 

托管型分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厦门模式

李国梅(厦门市图书馆 福建 361012)

 

摘 要  对厦门市图书馆托管型分馆模式和运作效果进行初步归纳总结。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制 托管型分馆 运作效果

 

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是当代图书馆在更广泛更深层次实现其社会职能的体现,是近年来许多公共图书馆追求的目标。构建一个以“总分馆”制为基本模式,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统一行动的覆盖当地社会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厦门市图书馆在构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分馆建设为切入点,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创造性地探索出托管型分馆的总分馆制模式,初步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托管型分馆模式的体制特点

所谓托管型分馆,是指乡镇(街道)、村(居)及工业园区等基层社区图书馆的举办单位与本地区公共图书馆签订协议,在确保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前提下,将其所属的图书馆委托公共图书馆筹建与管理,从而以规范化的分馆作业形式为本辖区广大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办馆模式。这是一种集多类型社区图书馆建设之优点的模式,它既有联办型图书馆的优势互补特点作为基础,又有公共图书馆分馆的专业化管理作为保障,从而确保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托管型分馆的体制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委托管理、分馆运作”。

所谓“委托管理”,就是社区图书馆的举办单位,如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村(居)委员会及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将其所属的图书馆交给本地区公共图书馆筹建创办,并将这个馆的运作管理包括馆舍与设备等财产、人员工资以及运作经费等统统托付给公共图书馆。在托管期间,由社区图书馆举办单位所投资的馆舍、设备等财产的所有权仍属于举办单位,而其管理使用权则交给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运作经费等则根据此期间的所需进行预算,由举办单位一次性或分期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单位严格按预算来使用经费。

所谓“分馆运作”,是指承担管理的公共图书馆采用“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将受托管理的图书馆纳入自己的分馆管理系统,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的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即根据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和读者阅读需求,科学地制定分馆发展计划和实施进程。统一组织,即对分馆的文献资源实行统一采选、集中编目、按需配置;对工作人员实施统一聘用、专业培训、集中管理;对各项业务活动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包括统一的读者数据库、统一的图书识别代码标准、统一的业务处理标准和即时在线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环境。统一行动,即利用中心馆计算机文献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平台,统一开展“一证通用、通借通还”的文献流通服务以及馆际互借、电子阅览、检索咨询读及者活动等服务。

2 托管型分馆模式的实践成果

厦门市图书馆托管型分馆的建设实践始于2005年。当年4月,第一所托管型分馆杏林分馆在集美区杏林街道成立。此后又相继成立灌口分馆、同安工业集中区分馆、火炬翔安产业区分馆、火炬翔安产业区二期分馆、高殿分馆和马巷分馆。这些分馆拥有300-800平方米以上的独立馆舍,藏书8000-2万册不等。馆内设置书刊借阅区、电子阅览区、少儿阅览区,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布局,有的馆还设有读者活动室。分馆与总馆之间采用Interlib文献管理系统,实现“借书证通用、图书通借通还”的流通管理服务,并为读者提供检索、咨询和读者活动等服务(分馆基本情况见表1)。几年来,托管型分馆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表1:厦门市图书馆分馆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分馆名称

 

创办

时间

 

总馆

距离

(km)

辖区

人口
(
)

馆舍

面积()

阅览

座席

(座)

电子阅览室(㎡)

电脑数()

专职管理员()

馆藏量

图书
(
)

报刊

()

1

杏林街道分馆

2005.4

15

5.8

600

74

60

40

2

8965

71

2

灌口镇分馆

2005.5

25

6.2

800

71

50

21

2

17813

158

3

同安工业集中区分馆

2008.3

35

4

620

75

20

9

5

19600

158

4

火炬翔安产业区分馆

2008.4

40

2

600

92

20

5

3

23284

166

5

高殿社区分馆

2009.5

6

13

300

90

60

4

2

12898

92

6

火炬翔安产业区二期分馆

2011.5

50

3

800

80

30

5

3

10254

141

7

马巷镇分馆

2011.10

60

10

440

100

30

12

4

12919

147

合计

 

 

44

4160

582

270

96

21

105733

805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我馆在托管型分馆建设规划中,按照区域平衡的原则,结合人口分布的状况、特点等统筹规划分馆网点。为了满足了远离市区的群众利用图书馆、共享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我们主要选择岛外农村或新区人口较为集中,而文献信息资源供给较为薄弱的乡镇(街道)、村(居)及工业园区,如马巷镇、翔安产业区等。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我们还考虑区域的平衡,尽量做到各个区都有示范性的分馆。目前,我馆创办的10个分馆(包括3个直管型和联办型的分馆)遍及我市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等。

2.2 规范建设、统一管理

我馆托管型分馆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的分馆管理机制和自动化、网络化、一体化的业务运作机制进行管理与运作。

一是设立专门的职责管理部门,承担分馆建设规划与服务管理的职能。在头两个托管型分馆建成并取得初步成果之后,我馆即以此为发展目标,加大建设步伐。2007年7月,专门设立馆外流通部作为分馆管理的职责部门。馆外流通部依据我馆分馆建设目标、考核指标,以及合作方的办馆需求、办馆条件、读者群等各种因素,有计划地建设不同类型的分馆,包括建立新的分馆和对原有分馆的整改。根据分馆的类型,制定各分馆的规章制度、合作业务规范、人员管理、财产管理等相关协议;并适应分馆的需求,制定分馆发展计划和实施进程,负责业务管理、规划、协调,以及组织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二是分馆的服务布局、设施配备和对外宣传等与总馆统一。在服务布局上,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布局,并设有读者活动区域,以满足现代化服务的需求。在设施配备上,尽量做到与总馆接轨。分馆与总馆之间采用Interlib文献管理系统,实现“借书证通用、图书通借通还”的流通管理。各馆均配置读者用电脑,建起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2011年,各分馆还各配置42寸液晶电视一台、RFID门禁一套、馆员工作站一套、分馆工作状态监控平台一套、RFID自助借还机一台,实现自助借阅服务,全面提升自动化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在对外宣传上,各分馆采用统一的形象标志。

三是统一管理分馆业务运作。在文献资源上,总馆负责统一采购、编目和配置,并根据分馆的流通情况和读者的需求进行补充、调整,减少重复建设。在技术保障上,总馆负责安装调试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联网端口、办公电子设备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确保分馆的书刊流通、书目数据的统一检索及电子资源的联合利用。

四是总馆统一管理分馆工作人员。托管型分馆所聘人员委托总馆管理,服从总馆的工作安排。分馆运作费用和人员工资,主办方按用工合同期限一次性拨付给总馆,总馆负责用工人员的薪酬发放及各项社保费用的缴纳。分馆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总馆的人员培训计划中,除日常业务培训外,还对新建分馆人员实行岗位培训,由分馆的业务骨干采用传帮带的形式,提高新员工的业务技能。

2.3 规范标准,重在服务

为有效地发挥分馆的作用,我馆通过规范服务标准,加强服务意识,充分利用总馆的技术、人才、信息、文献资源等优势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托管型分馆服务情况见表2)。

一是制定分馆建设标准和分馆服务规范,为提高分馆服务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我馆制定了《馆外流通服务建设与管理工作规则》,明确分馆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在工作考核制度中还专门建立了分馆工作人员考核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督导。这些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分馆的管理水平,保证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是合理利用总馆和分馆资源开展一系列的读者活动,引导乡镇村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外来员工及分馆周边的少年儿童等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有效地提高图书流通率,而且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几年来,我馆以分馆为阵地,举办适应不同类型读者需求的专题讲座、展览,并结合各类展览开展有奖知识问答,促进读者观看展览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包括:利用各分馆的宣传栏,制作新书介绍和科普知识宣传专栏;利用分馆的读者活动室,设置共享工程影视播放点,放映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组织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活动,如“年的习俗与饮食文化”专题书展、“迎奥运促和谐”奥运灯谜有奖知识竞猜以及绘画、书法、篆刻等现场才艺表演等。此外,总馆开展的“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我与书缘”等大型读者活动,各分馆亦同步举行,使我馆的读书活动辐射到更为广泛的区域。

三是以分馆为分中心,拓展我馆的服务领域。各分馆在其范围内的村、社区和部队设立了图书流通点或阅览室,为其提供借阅服务,并指导流通点开展阅读指导,还提供为残疾人送书上门等特殊服务。

表2:托管型分馆2011年服务情况一览表

序号

 

分馆名称

 

每周开放时间

(小时)

年外借册次

 

年流通

人次

 

年办

证量()

读者活动

场次

人数

1

杏林街道分馆

40.5

23763

31058

158

2

191

2

灌口镇分馆

40.5

41517

114118

481

4

330

3

同安工业集中区分馆

55.5

42921

130702

753

3

3450

4

火炬翔安产业区分馆

48

32829

62068

617

7

3310

5

高殿社区分馆

43.5

22762

37172

324

11

291

6

火炬翔安产业区二期分馆

48

2592

13138

114

6

1360

7

马巷镇分馆

72.5

3188

13753

371

0

0

 

348.5

169572

402009

2818

33

8932

3 托管型分馆建设的现实意义

3.1 建立良好的办馆保证机制,解决基层自行办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国公共图书馆实行按行政区划层层设馆、分级管理的体制,乡镇(街道)、村(居)等基层多采用自办图书馆的模式。虽然有各级政府拨款资助设备与图书,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后续经费缺乏、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主要是缺乏一种能够确保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托管型社区分馆是由乡镇(街道)、村(居)委托公共图书馆办馆,其关键就是凭借这种委托关系,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得以明确,馆舍、藏书、设备、人员和管理等各种办馆要素得以落实,建设与运行得以保证。双方签订的办馆协议,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它获得基层所委托的管理权及一定的经费使用权,从而获得办馆的保证机制。有了这种保证,公共图书馆就能够有效地管好分馆,基层自行办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从而确保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3.2 为建立地区性公共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奠定基础

基层自行办馆,通常是以一种“小而全”的模式存在,各个“单干”的图书馆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基本相同的工作,不仅造成重复和浪费,而且还常常由于工作人员少而应付不过来,难以发挥更强的服务功能。托管型分馆模式与自办型基层图书馆模式相比较,其优势在于依靠公共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管理经验做坚强后盾,避免“单干”条件下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文献资源在低水平上的重复与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基层图书馆委托公共馆管理,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对本地区图书馆系统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建设。众多的托管型分馆在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统一组织下,通过文献信息资源的联合采购、集中编目以及实行“通借通还”流通服务和联合咨询等服务,可以形成一个地区性的公共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而建立公共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全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潮中,托管型分馆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彦峰,沈丽英.略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118-120.

2 朱军.杨州市图书馆社区分馆建设的模式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06(6):67-69.

3 冯玲.区域图书馆集群运作管理研究报告.城市图书馆建设文集[C].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15-20.

4 郑建民.把公共图书馆办到公众身边去——论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发展分馆[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2):16-17.

5 李秀红.建立地区图书分馆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7(5):18-19.

6 吴蓉.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实施总馆分馆制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6(4):88-90.

7 司颖.关于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向社区延伸中分馆作用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6(3):13-15.

 

李国梅 厦门市图书馆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2012-10-29。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