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种形态并存的社会图书馆系统

2007-06-22 03:31     字号:

 

  明(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图书馆  福建  36101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图书馆的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关于我国图书馆的形态问题,图书馆学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目前及不远的将来我国传统的图书馆将会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图书馆;有人认为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未来形态;有人则认为复合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形态;还有人认为传统图书馆仍是我国图书馆的主体。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图书馆形态才真正符合我国的国情,能有效地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服务呢?笔者认为,多种图书馆形态并存的社会图书馆系统才是我国目前及不远的未来的图书馆形态,即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及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数据库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各种特色的图书馆并存的社会图书馆系统。

1 决定我国图书馆多种形态并存的因素

1.1 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明显。如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现代化技术已运用到图书馆中,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正逐步形成。而在西部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发展还相当落后,有的是传统图书馆,有的还只是图书室、藏书楼。我们不可能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要求经济落后地区的图书馆达到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再者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制,财政实行“分级管理”体制,这些国情也决定了我国图书馆应是条块结合、统一协调、布局合理的社会图书馆系统。

1.2 是由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1.2.1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科技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图书馆的发展也较快,现代化水平较高。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图书馆的发展受到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影响,发展较慢。图书馆的发展程度不同,就决定了图书馆的表现形态的不同。

1.2.2 图书馆科技水平的高低。科技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图书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图书馆为其提供前人和当代人的著述及数据;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电子传媒广泛应用于社会各方面,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科学技术在我国也呈不平衡发展的势态,这种不平衡性也决定了我国图书馆现实形态的多样化。

1.2.3  国家扶持和保护的力度不同。图书馆从产生起,就与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主要从立法、拨款、图书馆人事变动等方面来干预图书馆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对图书馆也不例外,加快图书馆立法进程,拨出大量资金来实现图书馆现代化,一系列的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起来。但我国目前还不很富裕,资金只能用刀刃上,只能抓重点带动其他。

2 我国图书馆多种形态并存的现状

正确定位图书馆的形态,从宏观上来讲,可以将相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从微观上来说,对于一个图书馆的正确定位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有着重大意义。不同形态的图书馆应明确自己的职能、任务和服务对象,准确地确定自身的定位,不能一味追求扩大规模,搞大而全和小而全,从而组成各种形态并存的社会图书馆系统,这样图书馆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1 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完善结合。我国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论是在资金、信息资源上,还是在高新技术、人才技术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着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研发,如国家计委于1997年批准立项《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1998年国家又通过了“863”攻关项目,之后教育部又进行数字图书馆攻关计划等等。我国一些基础较雄厚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图书馆,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中国国家数字化图书馆计划”,其目标为:构建一个国家数字式图书馆原型,集中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中有一定特色或典型示范性的馆藏资源,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信网,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示范性的中国国家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目前我国正计划设资12亿元人民币打造国家数字图书馆基础工程。未来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将分为文献数字化加工中心、数字资源加工中心、数字资源存储管理中心、数字资源存储管理中心、网络管理中心、数字资源服务中心、系统开发维护中心、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图书馆展示与培训中心8个部分。

2.2 复合图书馆的构架正在形成

在我国,由于有了传统图书馆的坚实基础,数字图书馆也在陆续出现,这就为复合图书馆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所谓复合图书馆就是在一个机构框架下,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于一体。复合图书馆实行实体加虚拟,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虚拟信息空间,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技术,根据版权法的规定,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化存取,为信息用户提供馆内服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我国一些大中型传统图书馆不仅较好地完成了传统图书馆的任务,而且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承担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双重任务,它们已是复合图书馆的雏形。

2.3 传统图书馆目前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

这是的传统图书馆不是指仅仅依靠手工操作来管理图书馆的最原始的图书馆,而是指依靠手工操作及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图书馆管理的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3个阶段。传统图书馆是一个实体,它有固定的处所,有一定规模的建筑和藏书,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或专门读者提供服务。在我国继续普及和发展传统图书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那些不发达地区及广大农村,建设好传统图书馆能使更多的人利用图书馆,从而提高图书馆分布的密度和在人口中的比例。在我国,传统图书馆已成体系,有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及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4  图书馆网络化发展步伐加快

图书馆网络化是指由众多图书馆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按网络协议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远程化传递。实现网络化能大大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和文献的拥有量,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满足社会各界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已经采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联机编目和联机馆际互借。许多图书馆都设立了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建立了联机数据库、光盘检索系统、电子书刊全文镜像站、VOD点播系统等网络化措施。如以中山图书馆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开始实施,中科院、北大、清华文献信息共享网络建设工程已启动,广东省高教厅和江苏省高教系统正在抓紧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的建设。以CERNET为依托的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已经启动,其目标是通过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子网,以全国性和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为节点,连接“211工程”高校,并与国外文献信息系统广泛联网,形成中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文献保障体系。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3 创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理想形态

我国的国情及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图书馆的形态应是多种形态并存的图书馆系统。我们应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一方面大力发展各种形态的图书馆,另一方面把各种形态的图书馆科学地、有序地组成一个社会化图书馆大系统,只有这样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3.1 大力发展各种形态的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承担着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的重要任务,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目前,传统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仍占主体地位,所以还要继续给予高度重视。要在资金和人才上大力支持,支持其扩大馆舍,增加购书经费和现代化设备投资,为其输入现代化管理人才提供优惠政策。总而言之,就是增强传统图书馆的实力,发挥其社会作用。数字图书馆被认为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一种图书馆,也是图书馆界普遍看好的一种图书馆形态,我国图书馆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国家也很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从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这些研究大多还只是理论上的研究,小范围的实行。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带动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让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成为一个系列,一个特色。复合图书馆是一种较高形态的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发展复合图书馆既要做好传统图书馆的一系列工作,如传统的馆藏、传统的专业技术、传统的服务等等;又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形成虚拟的信息空间,从而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如既要提供手写型、印刷型、视听型的信息资源,又要提供电子型、网络型文献;既要提供本地、本单位服务,又要提供远程服务;既要提供馆内服务,又要提供馆外服务。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数据库公司、信息咨询公司及各种特色的专业图书馆也是我国正规图书馆的必要补充。我们应充分吸取社会上的资金、力量来共同办好各种类型图书馆,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

3.2 建立理想的社会图书馆系统

每一种形态的图书馆都只是社会图书馆系统之上的一个节点,这些点若各行其是,互不联系,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那只能是“散兵游勇”。只有把它们相互联系起来,组成有机的社会图书馆系统,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社会图书馆系统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相互联系着各种图书馆所构成的图书馆群体。在这个系统中,一切局部图书馆系统都成为它的子系统,各图书馆再也不是以互不联系的个体或局部图书馆系统的形式为社会服务,而是以社会图书馆的整体形式为社会服务,由孤立的图书馆形态向社会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化方向转变。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社会图书馆系统将把自己的“网点”伸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其布局一方面是高度的分散,另一方面又是高度的集中,同时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应与时俱进,建立合理的社会图书馆系统,不仅使各子系统间可以互访,还可同其他网络互联。通过网络,实现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网络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传递和利用,并使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行业融为一体。要实现社会图书馆系统,国家应从宏观上制定目标和规则,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应给予重点扶持,对于发达地区应鼓励其向现代化层次更高的方向发展,并通过捐赠及扶贫来带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国家还应建立国家级与地区级捐赠及扶贫来带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国家还应建立国家级与地区级协调机构,组织协调采购、联合编目、资源共建、建立特色馆藏,来达到各馆资源共享。

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图书馆系统的模式可以设想为:设立国家文献信息管理中心为最高机构,各个图书馆可以先按系统进行组织,每个系统都以本系统的国家级文献信息网络为主导,下辖各行政区,再由行政区领导各地同行业的图书馆,最后各系统的国家级文献信息总归国家最高文献信息管理中心。这样,“条”和“块”就可以科学地、有序地结合起来了。在这一点上我国高校图书馆系统就做得较好,如目前已建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它有三级组织形式:北大图书馆的全国管理中心为最高领导机构,下面有8个地区中心作为二级组织,再由地区中心领导各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它有70个成员馆,遍及27个省市。图书馆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我们应与时俱进,动态地看待图书馆的形态。只有弄清了图书馆的形态,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图书馆系统,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KG-*9〗而〖KG-*9〗推〖KG-*9〗动〖KG-*9〗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忠.论图书馆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2002(3)

2鲜鹏.论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本质属性.情报资料工作,2002(6)

3吴慰慈等.图书馆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4贺子岳.世纪之交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综述.图书情报知识,2002(3)

5 郑宏,钱华宁.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层次分化.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5)

6 刘君.新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变革.图书情报工作,2001(1)

(收稿日期:2005-02-03。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