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队伍现状与建设对策

2007-06-18 04:25     字号:

                    雷兰芳(福建省图书馆  福州  350001)  
1 前言  
    福建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数量多,分布广,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事业相对也比较发达。各地图书馆
情况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这些图书馆都担负着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学文化教育和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任
务,都是所在地区的文献信息、目录、馆际互借和业务辅导的中心,在促进本地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
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列宁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
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了解福建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队伍情况,笔者对福建省地、县级图书馆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并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和对策。 
2 调查说明 
    福建省现有地市级图书馆8个,县(区)级图书馆72个,笔者随机选取全省经济发达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山区的50个图书馆为调
查对象,对这些图书馆2001年以来的人员队伍具体情况进行列表调查分析。
2.1 图书馆从业人员总量 
年 份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人员总数  544人   546人    530人 
    5年来地、县级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总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甚至有少量减少。2005年,地级图书馆平均每馆22人,县级图书
馆平均每馆9人。
2.2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构成
专  业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图情专业   86人  16%      97人  18%        92人  17%  
计算机专业 12人   2%      11人   2%        16人   3%    
    5年来地、县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数量没有大的变化,图书馆基本上没有注入新的血液。2005年50所
图书馆中,地级图书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平均每馆4人,计算机专业人员平均每馆 0.7人;县级图书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平均每馆
1人,计算机专业人员平均每馆0.人。
2.3 学历结构 
学 历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大专以上   218人  40%       251人 46%     297人 56% 
高中及中专 271人  50%       250人 46%     201人 38%  
初中及以下 55人   10%       45人   8%      32人  6%    
    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学历状况逐年有所改善,但整体学历结构较低。2005年50个图书馆中,地级图书馆大专学历以上人员103人,
占64%,平均每馆15人;县级图书馆大专学历以上人员194人,占53%,平均每馆5人。
2.4 职称结构
职  称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高级职称           19人  3%         22人  4%       32人   6%        
中级职称          141人 26%        150人  27%     153人  29%  
初级职称          230人 42%        226人  41%     225人  42%   
无职称(含工人系列) 154人 28%       148人  27%      120人  23%   
    5年来地、县级公共图书馆高级职称比例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比例基本平稳,无职称人员数量逐年减少。
2005年地级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占12%,中级职称占33%,初级职称占37%。县级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占4%,中级职称人员占27%,初
级职称人员占45%。
2.5 年龄结构(以2005年为例)
    30岁以下占14%,30-40岁占34%,40-50岁以上占42 %,50岁以上占10%,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正逐步实现队伍年轻化。
3 福建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专业队伍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数字可以看出,在图书馆快速发展的时期,尽管我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近年来有一定的提高,但
不太明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总体数量不足,人才外流严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信息的需求量成倍增长,图书馆工作在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工作量成
倍增长。而几年来地、县级图书馆的从业人员数量基本都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有所减少(如将乐县馆、永泰县馆、政和县馆、同安
区少儿馆等均为4人),一个馆员的时间、精力有限,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所生产的信息产品、提供的信息服务都有一定的限制,许
多地、县图书馆馆长都表示人手紧张,开展新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将乐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仅4人,而服务窗口有:外借、咨询、
辅导、地方文献特藏室,还定期开展流动图书下基层,再加上节假日开放等,4个人常连轴转,一人身兼数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
导致图书馆传统业务尚且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去拓展新的业务,其结果只能是固守原来的旧摊子,事业得不到发展。另一方面,当
今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为个方面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选择自由,由于图书馆清属于水衙门,有些馆员感到从事
图书馆工作看不到希望、没有奔头,不安心图书馆工作,一有机会就跳出图书馆,造成人才流失。
3.2 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关专业人才 
    从调查可以看出,我省地、县公共图书馆队伍学历结构不尽人意。以2005年为例,大专以上学历占56%,但其中不少为电大、
函大、夜大、自考等毕业,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高中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44%,图
书馆作为一个知识服务机构,这么低的学历结构难以承但图书馆应有的文献管理、知识传递、知识服务的基本职能。正像美国经济
学家斯蒂格茨所分析的那样:雇主重视大学毕业生的文凭,不仅是因为这些人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更是因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
可能更具有潜在的能力。图书馆从业人员学历偏低,信息素养不足,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在岗培训的收效也甚微,严
重制约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从专业结构上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严重匮乏。以2005年为例,全省地、县级图
书馆图书情报专业92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7%, 不少工作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或是照顾性质的安排岗位,这部分
从业人员不懂图书情报专业基本知识,不熟悉本馆各类藏书、期刊、音像制品及其分类编目,更谈不上使用各种检索方法在馆藏目
录、工具书和网络上检索到自身工作和读者所需的信息及对庞杂信息的挖掘、开发、重组。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
的广泛应用开辟了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新领域,知识资源数字化、条形码应用、网络知识组织与检索、多媒体文本、人工智能服务
等诸多新的研究领域都需要众多掌握计算机和自动化人员。以各级公共图书馆当前的重要工作“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例,
福建省已建成的91个基层试点中有41个是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 是一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工程,具有比较高的
技术含量,在实施过程中,地、县级公共图书馆需要一批熟悉和掌握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技术骨干。而
5年来我省地、县级图书馆计算机专业人员数量增长不大,3%的数量对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图书馆大力引进
计算机专业人才已刻不容缓。
3.3 职称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度,缺乏研究型群体 
    主要表现在:①高级职称人员明显不足甚至缺乏;②中级职称人员数量略偏少,如将乐县馆、华安县馆尚无中级职称;③初级
职称人员数量偏多;④队伍中无职称人员仍占有很大比例,不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要。
3.4 从业人员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一些馆员习惯于做具体事务,满足看摊守业的现状;一些馆员凭着长期的图书馆经验工作,默守陈规,缺乏钻研精神,业务知
识贫乏或知识老化,无法适应现代网络环境;不少
年轻工作人员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不愿意把图书馆工作当作终身从事的职业,缺乏学习图书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热情。
3.5 较少参加专业教育培训,专业知识陈旧  
    地、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普遍不足,少数图书馆甚至订了报刊就无钱买书,用于员工继续教育的经费就可想而知了。省图书馆
常年举办各种业务知识培训 ,但地、县级图书馆(特别是闽西、闽北地区) 很少参加,如以2005年举办的“图书馆基础业务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48名学员中大部分为学校图书馆人员,地、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员仅8人占17%,有的图书馆几年内未派出一人参加省馆或
高校馆举办的培训,更不用说脱产进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地、县级图书馆员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4 加强福建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队伍建设的对策 
    上述调研情况表明,当前我省地、县级图书馆队伍现状难以适应时代对公共图书馆提出的各项使命。因此,笔者对加强我省地、
县级图书馆的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4.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敬业精神 
    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决定着图书馆的形象,体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馆事业要有较大的发展,要求馆员必须具备爱
岗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各地、县图书馆应组织员工学习《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宣传和讲解《准则》的内容和
精神实质,可采取图书馆员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组织演讲、报告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寓教于乐。还可利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
读书月(周)等时机,向读者宣传《准则》内容,以加强社会监督。图书馆员本身要结合职业实践,加强修养,提高认识,真正本
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以满腔热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
4.2  实行聘用制,严把进人关,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图书馆用人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主管部门应赋予图书馆馆长用人权,实行择优聘任,严禁素质较
低的人员通过各种关系调入图书馆。对聘用人员采取统一招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并规定试用期,能者上,庸者下。如近年来
福建省图书馆按照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报名招聘,应聘人员参加专业笔试、面试、体检,
成绩在网络上公布,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此外,在引进急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时,待遇可以优厚些,次要条件可适当放宽些。
4.3 以人为本,采取激励方法
    人本主义管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原因,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而激励则为个人的行为提供内在动
力。图书馆领导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知悉员工,了解员工,懂得鼓励员工士气,从而激励员工为图书馆事业贡献才华。激励的种
类有:①精神激励:对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进行鼓励和表彰,可增强员工的进取奋斗精神;②物质鼓励:建立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
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求知欲;③情感激励: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应对员工表示关心和信
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忱,强化其服务意识;④目标激励:为图书馆各个工作岗位制定细化的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必要时人事部
门制定目标考核评价表,按德、能、勤、绩等标准对员工定性、定量、定级进行全面综合考核,以此诱发员工的动机和行为,充分
调动广大馆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各尽其责,各展其才。
4.4 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扩大知识面,组织研讨,提高业务水平 
    人员的更新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因而抓好馆员的在职培训尤为重要。这不仅可
以缓解图书馆人才的不足压力,而且可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具体做法包括:①建立图书馆专业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划拨员
工培训专用经费,明确规定馆员每年参加学习培训最低学时(第三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规定,地、县级公共图书馆每人每年
继续教育平均85学时以上为10分)。②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知识层次和岗位需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送参加各类图书馆专题培
训。专题培训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③采取“馆内互学”的方式,图书馆各部门之间通过多种渠道
互相学习,打破以往同馆“隔岗如隔山”的局面,使馆员能经常交流,研讨工作疑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针对展开交流,组织研
讨,在钻研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综合素质。④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年轻馆员在职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培养一批具有自学
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的馆员,使他们逐步成为图书馆的高级专门人才。
4.5 创造参观与交流的机会 
    图书馆不仅要为本馆员工创造一个钻研业务、提高水平的环境,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各馆人员进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包括:
①重要岗位、对口岗位互访:选派中青年骨干到其他公共馆或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学习最新的服务理念及先进的管理
经验。如宁德焦城区图书馆与浙江苍南县图书馆开展参观交流活动,两馆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受益匪浅;②通过引
进智力的渠道,聘请省内外专家来馆、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专题研讨和报告会;③在地区范围内组织学习观摩会,取长补短;④鼓
励员工参加全国、全省或地区性学术活动,鼓励学术交流与业务交流。 
5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利用的主要阵地,为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必须把大力提高从业人员
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尽快提高馆员队伍素质,图书馆才能真正成为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才能使图书馆
工作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慰慈,董焱编著.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李世龙.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现状与对策.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
3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中国图书馆年鉴2003年.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06-06-03。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