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探讨

2007-06-18 04:28     字号:

                    刘陈萍(福建省图书馆  福州  350003) 
1 弱势群体的定义和特点及文化需求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
概念。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市场经济一旦运行起来,市场竞争中的“马太效应”(即好者愈好,差者愈差,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将日益突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早退休或被拖欠退休金人员、因疾病、孤寡、年老
伤残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特点是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心理上的高
度敏感性,文化上的低学历性。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只有不到4%的老人接受过7年的正规教育,
66.4%的老人毫无阅读能力,15.7%的老人有一点阅读能力;6000万残疾人跟普通人一样,需要各种信息,尤其是谋生信息;在下
岗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61.4%;目前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打工者大约有1亿多人,他们大多受教育时间短,文化素质低,技
术水平不高,在就业、子女教育、生活等方面,有强烈的信息需求。弱势群体有文化才能富起来,弱势群体好起来,社会就会更加
和谐。
2 公共图书馆关怀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和原则 
2.1 重要性
    弱势群体是社会的平等一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困难,政府及社会有义务给予关怀。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是反贫困的
重要手段。在这项爱心工程中,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文化投入的社会公益性服务部门,应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对那些由于各
种原因不能享受常规服务的弱势群体,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为他们获取信息、技能以及精神慰籍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利用图书馆,
或提供送书上门服务,提高弱势群体对文化和教育的占有程度。对经济资源缺乏的弱势群体,在其心理和就职方面,公共馆能起到
调适和帮助的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2 原则 
2.2.1 尊重平等的原则。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著名的“五法则”第二条写道:“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并解释说:第二法则
谨慎坚持用户均等即享乐机会均等的原则,集合起所有的人:富人和穷人、男人和女人、陆地人和海上人、年轻人和老年人、聋人
和哑人、强智力人和弱智力人,总之是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不把他们引进图书馆这座学习的殿堂,第二法则是不会安宁的。”自
由和平等的原则,就是对所有的读者特别是弱势群体读者人格的尊重。
2.2.2 坚持不懈的原则。公共馆是人民的终身大学,其免费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功能,对改善弱势群体的文化差距,能发挥独特的作
用。尤其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大投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知识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能够让弱势群体在公共图书馆以零投入获得知识和信息,从而得到奋进的力量,是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最长远、最有效的关怀和救助。
仅靠一年一度的文化下乡,尤如杯水车薪,是难以奏效的。
3 公共馆关怀弱势群体的举措
3.1 对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关怀
    主要包括老年弱势和残疾弱势。针对老年弱势和残疾弱势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特征,应在服务细节上多加考虑。大部分公
共馆都建立了无障碍通道,我馆也不例外。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配上轮椅和图书馆义工,为行走不便的弱势群体读者服务,将更能
吸引肢体残障者到馆享受视听资料播放和图书开架借阅等服务,使服务品质更上新台阶。
3.2 对老年弱势群体的服务
    图书馆阅览室可为老年读者提供老花镜、放大镜、助听器,为视觉、听觉障碍者来馆借阅提供方便;针对老年人退休后时间较
多,不少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状况,公共图书馆可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摄影展览以及书画笔会等,让老年人在老有所乐中
摆脱孤寂感。如今年福建省图书馆举办新春老年书画笔会,让老年书画爱好者们挥毫泼墨,现场作画题字,赠送给到场观看的读者。
当日春寒料峭还下着雨,但笔会上人流涌动,充满暖意。图书馆开展此类活动,对于老年人而言,不仅获得了展示才艺的空间,更
获得了尊重、满足和快乐。此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休在家、空巢期在家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精神食粮,希望
图书馆能送书上门,让他们在所居住的小区内就能享受阅读的乐趣。福建省图书馆自2002年以来,定期向“夕阳红”老年公寓及省
老干活动中心送书,每月轮换新书100册,颇受欢迎。若各级公共图书馆都能加大服务力度,与众多社区物业部门合作,开展图书
流动站服务,定期周转新书,将能进一步丰富老年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3.3 对残疾弱势群体的服务
3.3.1 为视力残疾者服务。我馆于1999年5月成立了“盲人有声读物服务中心”,前几年曾向盲校集中赠送了一批录音磁带。目前
收藏有磁带1000多种,3000多盒,盲人读者可凭盲人有声读物借阅证来馆免费外借录音资料,每次10盒,借期1个月。但在实际服
务中,来馆内借磁带的盲人读者寥寥无几。笔者曾向一些盲人读者进行调查,原因是目前我市盲人无障碍通道尚不健全,到图书馆
需要亲人或志愿者陪伴,多有不便。他们希望图书馆能把录音磁带直接送到盲人学校或居住的社区。笔者认为,图书馆若以流动车
服务方式送录音资料到盲人学校或社区,存在着借出周期长、磁带易损、管理难等问题,盲人受益不多。图书馆可大力呼吁广大读
者捐赠相关磁带、光盘等,以图书馆为桥梁,直接赠送给盲校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有声世界的快乐与温暖,缓解他们因失明带来的
心灵痛苦和失落感,增长知识技能,开阔生命的视野。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增设语音导航系统软件,吸引盲人读者入馆上网查找信
息,借阅有声读物。还可组织图书馆志愿者不定期到盲人学校开展朗读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3.3.2 对肢体残障者的服务。我馆自1998年底和省残疾人联合会合作以来,坚持送书上门,每月一次,开始时每次轮换新书50本,
现在增加到200-300本,主要为残障人士感兴趣的读物,以哲学、文学类居多。公共图书馆还可在周末联络社会志愿者,设立图书
馆残障读者服务日,营造温馨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3.4 对能力缺乏弱势群体的关怀
3.4.1 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对城市失业状况的调查证实,劳动技能的提高是改变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根本
路径[2]。对于仅能维持基本生存水平的弱势群体而言,应尽可能举办免费的培训。公共图书馆可与社会劳动保障机构配合,举办
相关技能培训及专业等级考试。图书馆可利用现有电脑资源,为对弱势群体举办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可聘请
有专长的志愿者,利用馆内场地举办如插花、写作、物业管理、烹调等培训班,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知识技能,为其二次创业创造有
利条件。此外,为缩小“数字鸿沟”和知识差距,缓解贫富不均的社会矛盾,公共图书馆应在远程服务方面加大力度。如福建省图
书馆承办的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http://wwwfjwhnet),整合了全省文化系统所拥有的书刊、影视、戏曲、文博、美术等丰
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利用卫星和地面宽带网传输,为全省城乡基层群众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受到广大社区、乡镇群
众的欢迎。
3.4.2 “结对子”帮扶。各级公共图书馆可与周边贫困县结对子,针对相关主题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如福建省图书馆编印的信息刊
物《信息集萃》,定期出版,免费赠送乡镇文化站,广受农民的欢迎。也可号召馆员及志愿者捐书,直接把文化知识送到弱势群体
中。如省图书馆学会省馆学组今年初呼吁广大馆员捐书,共收到捐赠书刊580本,电视机、录音机各1台,直接送到贫困县寿宁图书
馆。笔者认为,每年多几次类似的捐赠,也能为贫困县助一臂之力。
3.5 建立弱势群体读者数据库
    图书馆要深入做好弱势群体的读者服务工作,还必须建立相关数据库,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
    总之,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应竭尽所能推行各项关怀弱势群体的举措,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形象,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俊.论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歧视.图书馆,2005(2)
2 戴成英.公共图书馆应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构筑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5(3)
 (收稿日期:2006-06-16。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