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学期刊质量评定标准的建议

2007-06-18 03:26     字号:

                   于鸣镝(大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辽宁  116000)
    我国拥有数千种期刊,对期刊进行检索与评价,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对图书馆
学期刊的管理,促进图书馆学期刊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期刊在图书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制定
有关图书馆学期刊质量评定标准势在必行。
1 图书馆学期刊的质量差异
    在现有的图书馆学期刊当中,有国家级的,也有省市级的;有核心的,也有非核心的;有正式的,也
有非正式的;有公开的,也有内部的;有质量高的,也有质量低的;有季刊,有双月刊,也有月刊;有开
本小的,也有开本大的;有页数多的,也有页数少的。总而言之,良莠相间,参差不齐。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这种定性式语言并不能对期刊的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需要同时进行定量性评价。定性与定
量,可以合称为“评定”。
2 评定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期刊评定是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比较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当然,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
汰”。各家刊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必定要在办刊的一切方面进行改善、改进乃至改革。先进期刊力争保住
先进再继续领先,后进刊则要学先进、赶先进乃至超过先进。总而言之,两者都能促进期刊发展。
3 评定图书馆学期刊的标准
    要评定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笔者认为,在评定图书馆学期刊时,以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3.1政治标准
    在我国,一切出版物都要坚持政治标准,期刊不能例外,图书馆学期刊当然也不能特殊。评定图书馆
学期刊的政治标准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呢?在笔者看来,以下四条标准是不可或缺的。
3.1.1 贯彻执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情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在涉及政治方
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以及事关人民利益、党的原则、国家安全、民族政策、科技工作方
针和国家技术经济机密等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办事,坚决杜绝
新闻出版活动中发生政治性问题和泄密事件。
3.1.2 遵守党的宣传纪律以及保密规定的情况。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自觉规范
出版行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维护国家利益。严格遵守党的有关宣传纪律,全面
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1.3 履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的情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一切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
神和科学方法。大力促进科技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3.1.4 遵守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各项规定的情况。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严
格执行《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等期刊管理法规和制度。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及专业分工范围出刊,坚持“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促进社会科学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本地期刊不但要遵守上级出版部门的各项法规,同时也要尊重各地区颁发的有关规定。
3.2 业务标准
    编辑、出版刊物有它自己的整套业务,而且其业务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对图书馆学期刊进行评价,应
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3.2.1 稿件质量
3.2.1.1 真实性。看一种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里有多少虚假的东西?其中包括事实虚假、理论虚假、逻辑
虚假和数字虚假。很显然,刊物中虚假的东西越多其质量就越低。
3.2.1.2 科学性。科学是以真实为基础的,虚假的不是科学而是“反科学”的。当然,科学并不仅仅指
“真实”的东西,它主要指的是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一般的、重复的关系——规
律性的东西。
3.2.1.3 创新性。期刊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每一期的内容都是新的。因此,创新是期刊的生命线。
期刊的创新包括许多方面,在开本上,在篇幅上,在版式上,在语言上,在风格上,在编排上等等,最主
要的是在文章的内容上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3.2.1.4 实用性。无论是社会科学期刊还是科学技术期刊,理论性期刊还是应用性期刊,无一例外地都有
一个使用性的问题。或者说,都必须具有特定的实用价值。实用者有用,不实用者无用,事情就是如此。
3.2.1.5 时效性。众所周知,期刊的时效性极强,相对来说,它的时效性比图书短得多,尤其是一些新闻
类期刊,例如《半月谈》、《新闻周刊》、《新闻窗》、《新闻通讯》等等,过期后很少有人再去翻阅。
3.2.1.6 引文率。一种期刊上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其引文率就越高,其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当然,此处的“引文”应该指“正引”(指引者认为被引者是正确的因而表示赞成),不应该包含“负引”
(这是作为批判对象而引用的)。这就是说,在具体评定期刊的质量时,“正引”者得正分,“负引”者得
负分,这样才比较公平。
3.2.1.7 文摘率。一种期刊上的文章被文摘类期刊做了文摘的篇数越多,其文摘率就越高,其价值就越大;
反之就越小。如果能被国际级大型文摘杂志所吸收,其质量当然就更高了。
3.2.2刊物质量
    所谓“刊物质量”,不是指某一篇文章,也不是指某一种期刊的某一期或某几期,而是指一种期刊的
整体质量而言的。衡量一种期刊的整体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2.1 专业特色。严格说来,任何一种期刊都从属于一定的专业领域,因此,期刊的生命线就在于它的
专业性,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要务自己的“正业”。一种期刊如果超出了自己的“经营范围”,就叫
“不务正业”。
3.2.2.2 利用效果。期刊的价值全在于利用。除了被个体读者利用(不但看订购数量多,更重要的是阅读以
后产生的实际效果)外,被他刊转载,或出版“抽印本”,或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等等,都是
刊物质量比较高的证明。
3.2.2.3 社会效益。期刊的社会效益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发行份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发行越
多,相对来说质量就越高;②经费收支。一种期刊能不能“自负盈亏”,是很能说明问题的,盈则好,亏
则差。③人员培养。一种刊物,实际上就是一所学校,自觉不自觉地肩负着教育的社会职能。
3.2.2.4 期刊结构。期刊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包括:刊名、目次、正文(栏体、篇面、
作者、文摘、关键词、分类号、注释、参考文献、收稿日期、编发者)、文摘页、索引、天头、地脚、版面、
脚注、附录等等。而外部结构则包括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刊脊、题名页、编号(ISSN、CODEN、CSSN或
CN、POSN、内部刊号、国外刊号)、条型码等等。凡齐全者其质量相对就高一些,反之就低一些。
3.2.2.5 评审结果。这是指经过一次正式评定以后期刊所得到的“评分”,它对期刊的评定是一个极为重
要的参照系。
3.3 编辑标准
    杂志的编辑水平直接影响刊物的质量,或者说,编辑标准有多高,其刊物质量就有多高。很显然,定
有编辑标准或遵守相应的编辑标准的,其质量就高;反之就低。
3.3.1 编辑部水平
    高水平的期刊必须拥有高水平的编辑部,或者换言之,期刊质量的好坏和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是由
编辑部水平决定的。那么,衡量一个编辑部水平的高低看什么呢?
3.3.1.1 人员状况。编辑部人员的结构是决定性因素,其中智力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都
是非常重要的。期刊的水平是期刊编辑人员水平的直接表征。
3.3.1.2 专业水平。编辑部人员的专业素养越是与其刊物的学科性质相吻合,或者二者的一致度越高,其
质量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3.1.3 文字水平。不言而喻,编辑部人员的文字水平越高,就越能准确、完整、充分地传递信息,因而
其质量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3.3.1.4 编辑水平。这是指编辑业务中的技术水平。无须证明,编辑业务越熟练,经验越丰富,技术手段
越科学、越先进,它的质量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3.1.5 思想水平。这是衡量期刊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它可以通过以下4个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一
是政治素养;其二是政策水平;其三是思想修养;其四是道德修养。自不待言,四者都高质量就高;反之
就低。
3.3.2 稿源情况
3.3.2.1 来稿数量。作者来稿数量越多,越能说明刊物有“市场”,越是受到作者们的喜爱、关注、重视,
当然也就越能说明刊物质量高;反之其质量就低。
3.3.2.2 组稿数量。这是指编辑部主动组织稿件的数量,通常能收到名家的名作(“专稿”、“特约稿”),
因此其质量都比较高。如果每期都发表1至3篇这种高质量的文章,其刊物的水平就比较高了;反之,仅仅
依靠自然投稿,就很难收到高质量的稿件,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其刊物的质量就不能保证了。
3.3.2.3 用稿数量。来稿数量与采用稿件数量之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来稿数量多而用稿数量少,说明
经过“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以后才得以发表,其质量相对就高;反之就低。
3.3.3 审稿系统
3.3.3.1 审稿制度。一份刊物有严格的审稿制度,就能从根本上确保稿件的高质量;反之,就难免出现这
样那样的问题。
3.3.3.2 审稿周期。审稿周期的长短对刊物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太长了,显然不利于期刊质量的提
高;太短了,就会忙于应付或流于形式,也于改进期刊无益。总而言之,要“适度”。
3.3.3.3 标准化水平。期刊越是符合标准化,其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334总体设计水平。期刊的总体设计关系到期刊的整体形象,总体设计水平越高,其质量就越高;
反之就越低。
4 出版标准
4.1 排版质量
    排版虽然属于外在的东西,是形式,但是,形式的东西却能够表现或反映内部的本质。例如,一种期
刊的“白版”太多,虽然这属于“小”问题,但是,期刊的水平很可能会因为这种“小差错”而损害自己
的总体形象。所以,要对期刊在排版方面出现的问题例如“白版”和“逆转”等做出相应的规定。有些期
刊的封二、封三是一片空白,这些版面的读者注意度高达90%以上,纸张又最好,不利用实在太可惜了。
4.2 校对质量
    为什么要“校对”?就是因为有错误,至少是因为存在“差错”。但是,无论是印刷错误还是字句错误,
甚至是意思错误,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期刊的质量。因此,应该对期刊的“差错率”做出明确的规定。
4.3 纸张质量
    纸张是期刊的物质载体,它的优劣并不直接决定期刊的学术水平。但是,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物质
载体,其阅读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反响也大不一样。
4.4 印刷质量
    这里的“印刷质量”包括黑白反差,清晰度,特别是相关的图表、公式、外文字母或数字符号等。
4.5 装帧质量
    现在的出版物都讲究“美帧化”,开本讲究大16开,封面设计美观,特别是刊脊上要印上题名、刊期
(包括年月)等。
4.6 按期出版
    期刊能不能“按期出版”,是期刊运行是否正常的“晴雨表”。能够按期出版,说明稿源丰富,经费
充足,编辑得力,管理有方。
5 管理标准
5.1 主办单位管理水平
    一种期刊的“主办单位”的管理水平,对期刊的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期刊分
等级的诸多因素当中,“主办单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2 编委会管理水平
    如果说期刊的“主办单位”对期刊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的话,那么,一种杂志的“编委会”的水平(其中
又主要表现为“管理水平”)将对期刊的质量发生最直接的作用。
5.3 刊物经费保障情况
    编辑出版期刊是要花钱的,在“自负盈亏”的条件下,一种刊物能不能生存下来,就看它有没有雄厚
的经济基础。其中存在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经费越有保障,刊物办得就越好,刊物办得越好,它就越有
盈余,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否则,就恰恰相反,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5.4 报送样刊是否及时
    这个问题与期刊能否“按期出版”有关,而且也同编辑部人员的思想素质、组织意识以及政策水平等
有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02-01
2 于鸣镝等.简明期刊学词典.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88-11-2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990-12-25
5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图书报刊出版管理条例1989-01-21
 (收稿日期:2006-06-23。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