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理想阅读生态

2008-06-20 10:54     字号:

黄曼华(漳州工业学校图书馆  福建  363000

  摘    从阅读的基本概念、国民阅读状况、构建阅读生态的必要性及对策等方面论述探讨。

  关键词  阅读生态  图书馆  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诣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讲话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明确了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图书馆工作者应认真领会讲活精神,科学地分析当前我国文化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地研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包括发展教育和科学,繁荣文学和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主义文明等内容。图书馆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因此构建理想的阅读生态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一、“阅读”的基本概念

  我们这里更关注其社会动力学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读者用货币购得出版物,然后通过“阅读”方式对它进行消费,从中汲取了科技的、文化的、精神的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作用于工作对象,取得工作业绩。一个人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对书刊等出版物消费得越多,消费得越充分,他的素质相应就越高,取得的业绩相应就越大,他对综合国力的贡献也就越大。一个国家以“阅读”方式消费出版物的人群越大,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越强。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这样。

  二、当前我国国民读书现状堪忧

  记得在世纪交替的2000年,就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口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阅读风气却在日渐衰微。前不久,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表明,国民中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只占5%左右。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1999年以来的五六年间,国民阅读率逐年下降,国民到图书馆阅读的比例仅为11.6%,广州地区近60%的市民从来不去图书馆。图书馆意识薄弱是国民文化素质下降的重要信号,绝不可安之若素,无动无衷,而应将提高民众的图书馆意识作为迫不及待的任务,迅速改变现状,跻身于国际的社会阅读之林。近年来国家虽然也大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但实际举措的力度不大。例如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语言课程标准规定,每个学生在9年时间课外读书量为400万字,倘若每本书以10万字计算,9年读书40,每年平均尚不足5本。

  有专家认为,导致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的原因在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使相当一部分人难以安心阅读,只好压缩读书读报时间。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学习压力大,自由发展空间狭小,热爱读书的人数量也在减少。调查表明,43%的未成年人经常阅读,偶尔阅读的占39%,基本不阅读的占18%。就课外阅读时间而言,每天仅读半小时的占34%,读1小时的占21%,读2小时或更多的占13%,很少有时间读的占32%,而且年级越高,读书时间越少。美国未成年人的年阅读量是3万字,而中国未成年人的年阅读量是5000字。阅读时间少的未成年人,52%因为学业负担重,33%因为不感兴趣,因老师家长不支持的占6%,其他原因(如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占9%。而孩子对网络上瘾的根源在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所以应试教育是阅读的巨大障碍。

    全世界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为55本。而美国正在开展每年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竟比我国高出10倍。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决心,采取实际步骤,迎头赶上。

  目前我国国民阅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寻找快感的阅读;二是为了打发时间的阅读;三是了解时事新闻的阅读;四是为了学习实际技能适应现实需要的阅读。能陶冶性情的“闲书”阅读却极大地减少了,这些阅读都不能使人的心灵发生变化,对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的自身世界不产生影响。这是目前最大的隐忧。

  三、构建理想阅读生态的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2006年再次提交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据调查,当前城市中有超过半数中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少数学生能读点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猎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设立“国家阅读节”旨在通过弘扬中华民族读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特别需要有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阅读节,以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用书籍来保存一个更坚实的民族灵魂。“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图书馆是构建阅读生态的主要场所之一,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食粮。高尔基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传统文化习俗,阅读也是人们文化消遣的重要内容,用阅读来调节生活,陶冶性情。从某种意义来讲,阅读之于人,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之于人一样重要。

  在经济知识时代,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角逐和较量,最终将取决于其国民在多大程度上把阅读作为自己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2002年年底公布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研究报告指出:“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而言,有多少公民具备最高的第五级阅读能力,是考察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和谐社会需要文化支撑,我们应从国家发展着眼,努力构建理想的阅读生态。可以预言,当国民越来越多地成为读书族的时候,当国民整体上成为读书族的时候,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毫无疑义。

  四、构建理想阅读生态的对策探讨

  国民读书率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民阅读率的下降与社会多元文化共生共存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追求,在消费社会里毕竟还是属于少数人的事。然而也正是少数人对阅读的始终坚守,捍卫着阅读应有的尊严。它也因此不断昭示人们:人终究不能变成只有物欲需求而没有精神追求的单面人。笔者认为,构建理想阅读生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图书馆应该为年轻人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

  这种功能在国外如美国的图书馆不难看到,但在国内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图书馆应定期举办指导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的讲座,通过讲座,指导和阅读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高尚和使人变得更智慧。

  2、教育部门应当为各类学校制定《学生必读书制度》,并列入学校教学管理计划

  如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包括自然科学、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三大类名著的阅读。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以此考察读书质量。目前中职校全部实行学分制,因此学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以此推动理想阅读生态的构建。

  3、编制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属于选读或导读书目,是针对某一特定读者群,围绕专门问题,对文献进行选择性的推荐,以指导自学或普及知识为目的推荐书目对于构建理想的阅读生态必不可少。在我国历史上曾编制不少推荐书目,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鲁迅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列入为学生开列的书目;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属于指导读书的入门书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则是近代西学的代表性推荐书目。近20年来,各地都以机读目录形式编制了大量的书目数据库,就书目类型而言却未见有推荐书目,这是极大的缺憾,应该引起学界关注。

  2004年起,由文化部组织编制的“知识工程”推荐书目向社会发布,对于构建良好阅读生态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2005年“知识工程”推荐书目活动仍坚持“为读者推荐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的原则,推荐的书目既为社会公众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又为图书馆的图书采选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笔者认为,当前应该由政府、文化教育部门或由相关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主持,组织全国专家编制各类型、各学科的推荐书目,形成中国推荐书目专题数据库。

   4、校园读书活动应从娃娃抓起

   小学和初中可用于阅读的时间比高中多,这两个阶段阅读时间的流失是高中阶段阅读不能弥补的。很多学校高一读书活动较多,高二有5科会考,学生马上感到压力,高三更要应对高考,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得不被压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图书馆应把握各个年级的学习情况,配合语文课老师,组织有关课文内外的阅读书籍,然后由语文科老师在课堂上推荐,以此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书香校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课外阅读不再是部分学生的活动,而成为全体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很关键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阅读兴趣会发生变化,但阅读习惯已养成。青少年阅读也要循序渐进,应当在老师的推荐下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让每一次阅读都有所收获。

  5、迫切需要建立家庭阅读环境

  据调查,北京市未成年人的阅读主要是在家里,占75%。但是,只有13%的父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阅读,偶尔一起阅读的占41%,不在一起阅读的占46%。而且,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比率呈现下降趋势。对父母下班后活动的调查表明,约1/4的未成年人母亲常常和孩子交流,只有不到1/10的父亲常常和孩子交流。比较而言,西方的父母非常重视家庭阅读,西方儿童睡前必听长辈诵读一段故事已成为西方家教的一项优良传统。在美国,即使小学一二年级,家长也会让孩子在睡前读20分钟的书,因此美国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比外国的同龄孩子要强得多。调查者建议,父母要克服与孩子阅读交流上的代沟,转变“望子成龙”的功利心态,积极引导孩子读书,构建和谐的家庭阅读环境。

  理想的阅读生态提升了文化品位,健康的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倡导全民阅读,图书馆积极为构建理想的阅读生态而努力,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 孔润常.阅读,文化传承的方式[N.福建日报,2005-11-28.

2 郝振省.让阅读成为国民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N.新华文摘,2003.9.

3 杨咏梅.构建理想的阅读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3-12-18.

4 阅读的“春天”悄然来到[N.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2005-04-05.

5 黄俊贵.提升阅读理论,构建阅读社会[J.图书馆论坛,2005.25(6).

6 吴慧泉.国民读书现状堪忧[N.厦门晚报,2006-03-11.

7 集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未成年人阅读生活调查全“揭秘”[N.现代教育报,2007-07-03.

黄曼华  女,漳州工业学校图书馆馆长,馆员。

(收稿日期:2007-09-05。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