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书馆事业向农村发展

2010-03-09 12:56     字号:

吴  楠 (襄樊市图书馆 湖北 441021

  

  摘  要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针对农村图书馆建设滞后的原因,提出发展农村图书馆的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图书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01年统计,全国总人口13亿,其中农村人口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因此,要提高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宝库,是丰富我国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必不可少的。因此,建设农村图书馆(室)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建设农村图书馆的必要性

  农村图书馆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什么要大力建设农村图书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折射出的却是社会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以及农村图书馆窘迫的现状。

1.1 农村图书馆的现状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成绩不相适应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但是农村和城市的“知识贫困”差距却在近一步拉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图书馆的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与城市平均9.80年的水平相差近3年;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2.3%。另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统计,我国农村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2.3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68%,大专以上比例仅为0.32%,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3.8%;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8.6%,城镇文盲率为7%,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异。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在农村的发展情况堪忧。在我国许多乡镇,文化站图书室馆舍狭小,藏书少且陈旧,复本多,利用率低,缺乏专职图书管理人员,还有许多乡镇没有图书馆(室)。经过建国近60年的努力,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如果没有国民文化素质的总体提高,如何保持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显得极为迫切。

1.2 农村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对建设农村图书馆提出了要求

   众所周知,图书馆具有系统地收藏、保存、传播知识的基本功能。一份抽样调查显示,87.05%的人认为乡镇公共图书馆的存在非常必要,90.18%的人认为开办公共图书馆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行“科教兴农”政策是大势所趋。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农业要繁荣,都要靠科学技术。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有关农业生产的科技信息,特别是优良新品种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种植养殖、家禽家畜疫病防治、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信息。此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娱乐休闲方面信息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农村图书馆正好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建设农村图书馆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政府满足农民群众信息需求的明智之举。

2 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滞后

我国农村图书馆发展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农村建设图书馆面临着种种困难。

2.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图书馆的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近年的3.241。如果再加上社会公共产品占有和享用的差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在61甚至更多。农村农民的农业收入绝对额逐年下降,纯农户收入为负增长。1997-2001年,我国人均农业收入绝对额减少了102元。在这样的经济现实中,农村图书馆要发展存在种种障碍。如图书管理员的工资以及购买书刊经费等问题在很多农村图书馆都没有解决,有的农村图书馆甚至数年都没有投入,处于瘫痪状态。农村文化科技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农民群众不可能在解决物质需求之前去考虑精神需要。

2.2 社会资源配置不均、社会发展失衡等因素使农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处于不利的环境

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停滞,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考虑,是社会结构不够完善、功能机制不够健全的结果。我国现在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权力机制为基础,在现实中,各种户口身份、人事身份之间的等级差异仍然明显。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以身份、等级为标准,导致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数量和方式上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公共权力私有化、市场化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占据着社会“总体性资本”的权力精英群体,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农村文化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不能不归咎于一些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责任不到位。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要建设农村图书馆必然障碍重重。

3 建设农村图书馆的对策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只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热情支援,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一定能够取得喜人的成就。

3.1 把农村图书馆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

  农村图书馆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应把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落到实处, 把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 使图书馆成为文化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主管部门要对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作出硬性规定, 落实责任, 结合文化先进乡镇、村的评比,加强检查、督促, 促进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3.2 加大政府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投资力度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延伸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因此,它的定位应该是公益事业,其经费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上级扶持,这样才能保证其公益性和公共性。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 中央要求各级政府把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主要由政府对图书馆建设承担责任。如果将所需新馆建设投资、管理人员工资及购书等业务活动费按照一定比例列入财政预算,那么农村图书馆就会拥有一个稳固的财源,就能保证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日常需要。但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 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时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加大投资力度,调整城乡资源配置,使农村图书馆得到均衡发展。

3.3 多途径发展农村图书馆

   加大政府投入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经济保障的主要来源,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也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有效措施。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使农村图书馆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采取多途径办馆的方式是必然趋势。

3.3.1 集体兴办图书馆。一是依靠集体经济的优势,以集体收入投资办馆。集体经济较发达的农村,村集体一般每年都要提取一定的资金作为集体积累,用以发展当地文教卫生等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广辟财源,结合中央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三大工程,即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民书屋”工程,建设好村级图书馆()

3.3.2 个体私人办图书馆。依靠经济条件好、愿意为集体做事的农民或私人集资办馆。可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在农民能够接受或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按人口或自愿捐资收取少量的图书馆办馆经费,让农民以较低的经济支出来获得较高的知识收入,这样农民还是会欢迎的。

3.3.1多方协作,联合兴办图书馆。

3.3.3.1与企业联办图书馆。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乡镇企业都要考虑职工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图书馆建设。可以由乡镇出房舍、设备、人员,有关企业每年向图书馆资助一部分经费。这样,图书馆可以既面向农村群众服务,同时为企业生产和科研服务,达到双赢。

3.3.3.2与学校联办。乡镇与学校联办图书馆是一个较好的兴办图书馆的方式。但由于它依附中小学,农民与学生阅读需求与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在采取这种方式时,不仅要考虑藏书结构与藏书内容,还要通过协议明确双方职责与义务,达到对农村群众全面有效的服务。

3.3.3.3依托大型公共图书馆办馆。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依托大型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与调节作用,在农村基层办分馆或建图书馆流动站,实行统一制度,统一管理。这一方式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3.3.4 其他方式。“文化扶贫”是国家的一项扶贫工程,农村图书馆可以通过寻找各界有识之士,特别是当地名人或祖籍在当地、旅居在外的名人,争取他们捐助家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服务,立足农业,服务经济,充分利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开发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为一些农村专业户提供跟踪服务等,以效益促发展。近年中央四部委联合开展了“万家社区图书馆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确定从2006 年至“十一五”期末,每年援建3-5万个农村图书室,5年内力争在全国1/3以上的村委建立农村图书室,使亿万农民受益。因此,社会的援建力量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当然,发展农村图书馆的途径还有很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要是对发展农村图书馆有利有益的形式都可以采用。

 今天的农村,比以往更需要文化与知识,这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只有突出实用性,办出特色,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才会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彭京宜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Z].2005-11-07.

3刘义强.构建农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2).

4周国昌.办好社区图书馆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2(2).

吴 楠  女,湖北省襄樊市图书馆馆员。

 (收稿日期:2009-07-20。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