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图书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

2010-03-09 01:14     字号:

李  媛(晋江市图书馆 福建 362200

 

  摘 要 以晋江市图书馆搬迁所面临的问题为例,分析在图书分类、剔除、更新磁针、置换条码、整合数据等方面工作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搬迁 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时代的需要,一个图书馆需要不断发展、扩展乃至建设新馆舍。如何全面、有序地做好图书搬迁工作,便成为许多图书馆在搬迁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实际工作当中,图书搬迁工作进行的同时,还要保证读者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学习条件,这更增加了搬迁工作的难度。而图书搬迁工作如果没有准备到位或安排不当,便会造成图书丢失、架位混乱,给图书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图书搬迁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剔旧、书籍修补、书籍清洁、更换磁条、细排架、贴条码、条码置换、数据整合、打印书标、贴好书标、分类包装等。表面上看是极简单的几项工作,但是在藏书量达到以几十万计的时候,这每一项就变成了极其繁重的工作。所以,图书馆应尽量减少人员与工序安排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使图书搬迁计划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就晋江市图书馆而言,由于旧馆空间狭小,藏书较杂,乱架不少,所以我馆利用这次搬迁的机会,将藏书全面清理,对以前的典藏作了一个全面、系统、阶段性的总结。本文以晋江市图书馆图书搬迁工作为例,将我们的做法和心得与图书馆界同行共享。

  一、理顺藏书,纠正错误

  在搬迁前,先将乱架的藏书进行顺架,按分类号、书次号顺序排列,还要把以前因书库架位紧张而抽下的复本归到书库,没有流通的新书、工具书等也要归架。通过整理,做到对馆藏心中有数,为新馆确定架位、库位提供可靠的数据。顺架中如发现以往分编、流通工作中造成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在整理上架前,应把在外流通的图书收回并停止图书外借;应对图书进行除尘处理,力求架上的图书卫生清洁。在人员不够的清况下可以请外援帮助,所请外援人员要进行培训,使他们切实掌握有关技能。

  二、区分图书,选择剔除

  剔除陈旧、破烂、已无利用价值的图书,既可优化馆藏结构,又可减轻负担,轻装搬迁。藏书剔旧与藏书清点同时进行。图书剔除首先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计划方案,不要盲目剔除。剔除要有一个统一的把握尺度与衡量标准,以免错、漏剔除,最好由熟悉馆藏、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来完成。具体剔除对象包括:①复本多而借阅率不高的图书。②陈旧过时、利用率低的图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著,各学科经典名著及代表性著作,孤本、善本和价格昂贵的图书,各种参考工具书等都应当长期保存。一般图书视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剔除。③在流通中磨损或破旧不全的图书。④本身质量低的图书。

  馆藏复选与剔除是指根据文献老化和新陈代谢的规律,对馆藏文献进行再次选择,剔除或提存那些过时无用或已经残损的图书,使馆藏文献更为实用。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虽然具有存储密度高、节省存储空间的优点,但也不是无限增长的,它也存在着信息更新和版本更替的问题。在数字图书馆的剔旧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标准:①内容标准。即通过检查、比较和评估,将那些内容过时、观点错误、复本过多的信息更换或移入保存本数据库。②外形标准。对那些因格式不兼容、版本过低或文件破碎而无法使用的信息资料进行更替或升级。③时限标准。是按信息产生的时间长短来决定是否继续提供使用。例如:90%以上的读者需要的是近20年的信息资料,超过20年的信息可考虑移送保存本数据库,当读者有特定要求时再提供专项服务。④使用标准。这是借鉴传统图书馆的“趋势外推法”原理,如果一条信息过去几年一直无人点击阅览,那么就可推断今后也不会有人使用。当然为了保存人类文化知识,在剔除这类信息时,也要做好版本保存工作。

  三、适应需求,更新磁针

为了方便读者的自助借阅,适应现代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要求,我馆采用美国3M公司可充消的磁针,并更换和充实图书馆工作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包括更换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及相关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等),增购磁盘阵列、各型服务器、电脑等网络设备,更换图书防盗监测及相关设备(采用美国3M公司或保点公司的双通道监测仪、充消磁器等),同时更换磁针。因时间短任务重,我馆采取请外援办法对图书进行挖埋磁针。

 由于磁针的挖埋完全是请外援完成的,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磁针有没有挖干净。②为了挖磁针将原本的图书装订线破坏,需重新修补装订。③所需挖、埋磁针的总数以及所用磁针数量,都要认真比对和统计。这有利于和相关公司结算。在相关公司签订挖埋磁针合同时,应了解馆里图书埋磁针的情况;挖埋磁针的人数和完成时间应在合同里标明。这样既可减少纠纷,又可根据时间情况对馆里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四、便于识别,置换条码

  因为本馆很多旧书所用的条码是自行打印的,在长时间使用后,有的条码已经花了看不清,光笔无法识别。为了便于光笔识别,应将原有的旧书条码换成新的不干胶条码。将旧条码置换成新条码的程序是:进入系统→典藏→典藏管理→条码置换→置换前的条码(输入书的旧条码)→置换后的条码(输入书的新条码)→点置换,完成。

在对图书重新贴条码时应考虑:①规定明确的位置,贴在版权页的条码是否要把原有的条码覆盖?②覆盖原有的条码,版权页变得整洁了,是否不利于对旧条码的检索?③怎样贴才会方便读者自助借阅?④贴在书名页的条码应贴在什么位置才不影响图书的美观和使用?

 五、科学合理,整合数据

  1、将原有的旧书回溯的简单数据重新整合,增加3—(附注说明)、6—(主题标引)。I247现代小说,按中图法三版进行分类的要改成按中图法第四版的分类方式进行细分,分到六级。

  2、将原先没有删除的简单数据和回溯数据进行合并。

  3、将有数据但没有增加,因没有抽出书后卡而没有做回溯的,重新增加馆藏。

  4、对于没有简单数据又没做回溯的书,只需删除简单数据重新做回溯。

  5、一些张冠李戴的数据根据图书的分编重新整理,如一些丛书、套书、同一种书名的不同版书等。

  具体步骤、程序是:进入系统→编目→编目处理→回溯建库→输入ISBN号→点本地书目库→查询→选中所要的ISBN号→点网上数据进行查询(即通过Z3950网上套录)→系统提示查询结果→把相符的数据下载(右边为本地数据)→选中要合并的旧数据→合并→一条数据合并完成→将索取号在书上做标识。

数据的整合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对馆藏情况、对本馆的数据反映出的馆藏信息、对中图法、对编目的字段都要熟悉。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检索数据时,对检索不到的图书,应使用多个检索途径(索取号、分类号、条码号、ISBN号、题名、著者等)。

  ②当使用同一种检索方式,出现同一书名的多种数据时,应对数据进行核对后再判断是否同一条数据,能否进行合并或删除。

  ③对于同一索取号下出现不同数据,应先把书找出来,看是否因系统更换后新书没有重新生成新的索取号,是否在输入索取号时出现失误,是否一种书出现多个索取号。这些都要核对具体情况后再作处理。

  六、有条不紊,打印书标

  1、打印好的书标应及时贴好,以免错乱;

  2、不能及时贴的书标,应按条码输入顺序或索书号的顺序进行排列,并且将相应的书标放在所要贴书的位置,方便查找。

  3、打印书标时一次不要打印太多。 原因是:①太多很容易乱;②太多会使打印机过热,使书标粘在一起。

  4、打印书标程序:按批次来打印→书先按索取号顺序排列→打印书标→贴书标。

  七、前后一致,贴好书标

  不同的数据库采用不同的书标或贴在书脊不同的位置,但要求将原有的书标覆盖。

  1、要核对书标上的索书号与书上的索书号是否一致。

  2、贴书标时最好把原有的书标覆盖。

  3、贴完书标后要按图书的原有顺序排。

  八、区分清楚,分类包装

  许多人认为打包很简单,只要把书包起来就行了。但如果没有按照统一的标识、统一的规格打包,到上架时就会遇到许多问题:①标识不统一,不知道所标识的是哪个书库。②标识不清,无法确定各大类的馆藏。③每包的打包规格不同,对应的架位不明确。

为了保证搬迁图书的安全与有序,应在闭馆后对图书进行上架、打包、标序号、贴标签、运输。由于本馆在藏书的搬迁过程中,还有几百万元码洋的新书也要加工和搬迁,这就加大了搬迁工作的难度。所以要对藏书认真进行列表统计,对各类书分别占有书架层数详细记录,同时对原来排架不尽合理的进行调整。然后将书库图书按类打包编号,并将分类号、排架号写在外面。

  为了区别新书,我馆采取不同的标识。新书采用XG01XG02XG03XG04XG05 XG06;旧书采用馆藏地点加分类号的形式进行连续编号,如:Y K(阅览 K类)、Y A(阅览 A类)、W A(外借 A)Z R(专题 R)。文学类的图书,如按大类进行编号过于冗长,除了旧书采用馆藏地点加分类号的形式进行连续编号,采用再加一张标识的方法,在标识上的分类号按馆藏信息的多少加以标识,如I2475/0I2475/1I2475/2等,再对其进行连续编号。

  九、结语

  在我馆这次图书搬迁过程中,因为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搬迁计划,更主要的是市文体局领导、馆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各科室准备充分,人员相互配合,分工明确,质量管理到位,全体同志齐心协办,使搬迁的每一道工序都做到科学合理,不浪费人工、时间、经费。这些都是图书顺利搬迁的保证。以上工作不但保证了圆满完成本馆图书搬迁任务,也为其他同类图书馆今后的搬迁工作摸索出一些方法和经验。当然在这次图书搬迁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搬迁给读者带来了一些不便,不能及时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此外破旧图书如何妥善处理还有待摸索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祝希山,那春光.图书馆新馆舍建设前期工作程序与内容[J].河北科技图苑,1994(4).

2李学愚,洪维希.图书馆员应积极参与图书馆基建工作[A].国情与未来——全国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3 单行.图书馆建筑与设备[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0.

  李  媛  女,晋江市图书馆助理馆员。

 (收稿日期:2009-08-13。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