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漳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

2010-08-19 02:49     字号:

徐红慧(漳州市图书馆 福建 363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人类的桥梁和纽带,有义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从图书馆自身的职能和特点来看,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整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通过教育传承、规模化宣传活动、数字化技术应用及深度挖掘研究等多种方式发挥图书馆的优势,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漳州市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指被众多社区、群体、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观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等。[1]公共图书馆作为收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1 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陆续公布,在数量和类别上都十分丰富。2006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518个项目,2008年第二批又公布了5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47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的一种标志和象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化工作者承担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三方面优势:

1.1 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图书馆有四项重要职能,其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位居第一。图书馆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自发地保存与传承的记忆。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曾经说过:“图书馆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记忆,实际上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公共脑子。”纵观历史,正是因为藏书楼和图书馆积累下来的人类体外记忆文献的保存、传播、交流,才激发了科学发明与创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如今,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记忆”、“社会记忆”作用的认识,作为知识记忆保存、扩散、交流机构的图书馆,积累保存和传播交流知识与“记忆”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图书馆正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这些“记忆”走向数字化。

文献采集是图书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共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中,除了深入挖掘民间音乐、舞蹈、故事等作品及其背景知识外,还能对这些项目的文化空间,如维系着族群的思想史、生存史、民间习俗、仪式等资料进行文献化的系统保存。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的汇集保存,使得传统的文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2 提供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

图书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地方文化信息,使得许多申报项目有史可依、有证可考。如漳州市图书馆利用馆藏地方文献为漳州的芗剧(歌仔戏)、木偶戏、木版年画、八宝印泥、南词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如《福建通志》、《漳州府志》以及一些县志,朱熹的《喻俗文》、《晓喻居丧持服教》、《劝女道还俗教》,朱子高弟北溪先生陈淳的《上傅寺丞论民俗书》、《与傅寺丞论淫戏书》、《与赵寺丞论淫祀书》等有关漳州社会“风移俗易”的文字,保留下对漳州民俗风情的描述,成为今人研究漳州民间戏曲、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等“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时屡屡引用的史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有史可依的重要文献资料。

1.3 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

从公共馆收藏文献、传播知识、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休闲娱乐等社会职能的角度看,它的保存文献信息范围比博物馆、档案馆、专门研究所广,传播知识开放程度比它们高,服务对象比其他知识服务机构更广泛,服务行为比档案馆、博物馆更主动,具有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文化的功能。

公共图书馆除了让社会公众随时能进来看书、借书,还经常举办文化讲座、文化欣赏等活动,通过活动传播文化信息,进行文化交流。如漳州市图书馆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同时在“文化遗产日”举办“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展出“非遗”图片与实物、播放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向广大读者和市民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内涵,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2.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的体现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图书馆应当搜集、整理、收藏、利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许多流落在民间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成为申报的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图书馆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从地方志、族谱、民间文书中查找到大量有关资料。从支撑和服务这个角度来说,配合“非遗”文化整理、挖掘过程也是图书馆职能发挥的过程,同时,图书馆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体系化。图书馆拥有加工和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专门人才、较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保护经验,在资料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存、保护等方面,有其他保护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难以记录的“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通过历代的口头流传,没有具体的存储体。这种存在形式的特殊性使其难以长期保存。而图书馆能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体系化,以另外一种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保存下去。

2.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平台的拓展

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人类的桥梁和纽带,有义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地方文献的一种表现形式,图书馆本身的功能之一就是挖掘、保护地方文献。因此,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力度,积极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中去,这样既能发挥图书馆服务地方建设的职能,又能搜集到载体形式多样化、内容更丰富、研究价值更高的地方文献,这必将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达到共赢的目的。

图书馆参与到保存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也意味着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这既是其本身功能的体现,也丰富了图书馆的业务内容,拓展了服务平台。

3 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个庞大的文化工程,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参与这一工作,当前应切实做以好下几项工作:

3.1 参与田野调查,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发现和具体保护工作,是图书馆搜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责所在。漳州市图书馆近年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后到漳州市所属的一些县(市、区)进行田野调查,挖掘有价值的资料。如到华安县山区新圩镇官畲村调查,找到畲歌王,看到了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畲族图腾画十几幅,还有古籍、抄本上百册。由于缺乏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不少已破损严重,濒临消亡。对此图书馆人员及时给予抢救保护指导,使得这些珍贵遗产得以较好地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体现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对其保护的方式不应当是单一的,而应当多元化,包括各方主动参与、分工合作等。但关键是要以保持其原生态,保持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发展,不因其特有的脆弱性而导致消亡为前提。这就需要具体弄清其源流、性质、特点,如果不具体参与普查和挖掘的具体工作,图书馆就不可能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因此,图书馆应制定计划,组织力量,参与到田野调查、现场抢救的具体工作中去,根据普查获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其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高低以及生存状态,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抢救性的田野调查工作,用文字、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为保护工作提供真实的依据。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的保护中,东山县图书馆做了大量的田野采访、采集、整理工作,收集到多部歌册唱本。“东山歌册”在“文革”期间烧毁、散失甚多,原版的歌册流传稀少,多为手抄本,会唱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为了保护这一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东山县图书馆抓紧搜集、整理、研究,采取跟随歌册艺人的表演活动,利用摄像、摄影等手段,详细记录了歌册现场表演资料,同时通过口述访谈方式采访老艺人,详细记录歌册的发展历史、生存条件、现状、轶事、存在问题等,掌握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再将照片、资料规范化,将口头资料文字化、数据化,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整理归档,有效地保护了这一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具体参与田野调查和搜集整理工作,是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

3.2 做好保护“非遗”宣传教育工作,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和社会教育机构,教育功能是其重要功能之一。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分重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各缔约国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使公众了解这种遗产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根据该公约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社会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且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拥有大批热心读者及良好的品牌效应。图书馆应制定具体方案,包括网页宣传、简讯传递、电视屏幕展示、板报宣传等,在图书馆内营造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让读者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引发出自觉保护的意识。图书馆还可利用资源优势与服务经验,以讲座、展览、图书推荐、知识竞赛、读书活动等形式,帮助读者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读者对多元文化的了解、认同、认识,尊重不同文化的特定价值,特别是增进读者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引进和传播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借鉴、推广先进的保护经验。

在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编印出版的《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了国家级、省级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0项。该书的出版使之成为了解漳台渊源和地方文化的指南,使更多群众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认识到如何把祖先遗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发扬光大。漳州市图书馆还把漳州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展板在展览厅展出,请有关专家和传承人来图书馆报告厅做专题讲座,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承人,使之得到继承延续并发扬光大。这种宣传教育形式,不仅可以借助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同时对图书馆文化意蕴的提升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3.3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规模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存是指图书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资料,包括照片、拓片、录音、摄像资料等,经整理转换成数字化信息来储存,实现数字化保存,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图书馆是较早实施数字化的行业之一,技术先进、完善,可以胜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工作。

数字化技术能使每一件文化遗产链接详尽的相关信息,实现资源整合,为世界各地学者跨领域合作、获取巨量研究素材、完成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也使文化遗产在虚拟的形式下得以保护和广泛传播。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如我国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文物保护走在了世界前列,值得图书馆借鉴。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和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门户网站、普查软件、数据库等,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使数字化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性图书馆也应立足于本区域,引入高新技术,尽快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目前漳州市图书馆已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照片以及制作过程、一些民俗活动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储存。

当然,数字化技术在快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同时,也给当代人文艺术创作以及传统文化保护带来一些困难,如有可能使文化创造出现虚拟化和遗产传承的边缘化。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避开数字技术的缺陷,保证那些不能受惠于数字技术的弱势文化样式以及无法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统方式保存,尽量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味”,保持其原汁原味。

3.4 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图书馆拥有科研资源的优势,有利于组织专题研究活动。各图书馆可以创造条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指导作用。研究中要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漳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聘请大专院校学者、专家作为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专业咨询和理论指导。在工作实践中,尤其是在项目确立之后,要充分依靠专家、学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为科学保护提供决策参考。要加强专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现有工作队伍素质,形成国家、省、市、县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人员队伍,切实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任务艰巨的工程,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公共图书馆作为当地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3年10月17通过.

2 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4 康延兴.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J].图书馆建设,2005.

5 金文坚.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J].情报工作,2005(4).

6 魏丽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理论思考——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区别[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7 辛儒.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6).

8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