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探讨

2010-11-19 03:25     字号:

 

张晓梅(福建教育学院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福州  350025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信息共享空间的特点和三大优势,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这一最佳平台,积极推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素养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快速增长,与之相应的是冗杂信息也日益泛滥。面对浩瀚的信息,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获取准确的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成为人们面临的现实挑战。这也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初步确立了信息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中的地位。

1 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状况

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以及加工、处理、传递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越来越成为个人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始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20022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3条明确规定,当前高校图书馆五项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到目前为止,作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重要阵地的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和专题讲座3种形式来展开,这些在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大学生的复杂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等特点较少顾及,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及用户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2 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与特点

2.1 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

基于信息利用与信息素养教育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图书馆积极构建信息共享空间,试图通过这一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新的服务模式来满足大学师生信息需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信息共享空间将传统的基于印本文献的图书馆服务与资源、计算机技术、电子资源整合在一个相对无缝的环境中,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的馆舍空间,在训练有素的参考咨询馆员、多媒体工作者、电脑专家等共同支持下,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2.2 信息共享空间的特点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具有很多有别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笔者根据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和实践以及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成条件,认为它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2.2.1资源共享性。除了提供传统的馆藏资源外,信息共享空间必须具备丰富的电子资源、专业数据库、多媒体文件以及网络等信息资源。在这样一个协同工作的空间中,用户可以通过直接与用户、工作人员、技术专家进行交流获取信息,也可以利用信息共享空间中配备的各种信息设备,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受地理空间限制的局限性,使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

2.2.2服务集成性。在数字化环境下,要求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的服务是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与数字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集成服务。通过对图书馆传统的流通阅览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整合,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使用户得到动态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2.2.3需求动态性。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模式,它通过营造一个自始至终支持学习和研究过程的环境,对用户的需求变化作出反应,即把提供信息服务融入用户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之中,不断通过适时地调整人员、技术设备及服务空间格局来适应用户需求和技术的变化,从而充分发挥作用。

2.2.4人员构成多样性。信息共享空间在空间、资源和服务上的实现,需要相应的信息共享工作人员的支持,因此配备训练有素、爱岗敬业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人员是信息共享空间成功的关键。信息共享空间的运行需要各类人员的分工与合作,包括参考咨询馆员、信息共享空间专家、多媒体工作者、指导教师和学生助理等。

3 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通过以上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为面向用户的基于协同性和共享性的信息共享空间这个平台,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3.1 信息共享空间的软硬件环境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信息共享空间集信息资源、各类软硬件设施于一体,其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是高校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除了具有传统的纸质资源和充分的实体空间之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还具备丰富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专业数据库、图像文件、检索帮助和网络入口等信息资源,同时集成高性能的工作站、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麦克风、刻录机等外部硬件设备以及各类办公自动化套件、多媒体播放软件、图形扫描与处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等等。凭借先进设备和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共享空间展示给用户的是一个种类完备、内容丰富的资源平台,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并获取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为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2 信息共享空间为高校图书馆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

高校图书馆长期的文献资源建设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信息环境,而信息共享空间把图书馆的主页、局域网\课程设计系统相统一,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图书馆学习与交流的虚拟公共空间,形成独特的动态集成服务体系人文环境,使高校校园真正形成培养信息素养的良好环境。同时,信息共享空间在实体环境设计中注重合理的功能布局,配置舒适的桌椅、沙发等家具,为方便用户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工作和学习,还开辟休息室、咖啡室等休闲场所,将高校图书馆营造成一个集聚学科专家、技术专家、图书馆员以及丰富信息资源的综合性交流空间和学习研究环境,并对功能区进行有机组合,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它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安静氛围基调,在强调功能性、舒适性的同时,也很好地满足了用户使用过程中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为例,该馆设有5间协作讨论室和一间多功能教室,让用户能够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针对学科专业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交流、讨论、争鸣能使用户激发科研创新的灵感,进行知识创造,这无疑对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3 信息共享空间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课堂的作用

大学生要想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关键在于向课外延伸。信息共享空间关注用户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潜在的和现实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如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用户可以随时享受书刊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代查代检服务、信息交流服务、学科导航服务、视听教育服务、媒体制作服务和信息素质教育培训服务,区别于以往的信息素养课堂教学,更具全面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是一个具有多层次教育目标、教育路径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基于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很快进入图书馆信息用户的角色,继而了解计算机、电脑网络及机检原理,了解馆内资源和网络资源及其利用的方法,掌握各种数据库、光盘等资源特点及其不同的检索途径和方法,掌握各种类型网上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提高信息素养能力的目的。信息共享空间真正成为大学生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使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课堂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美国南加州大学Leavey图书馆为例,2003-2004学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与参考服务中,每学年用户约5万人次,其中37%是基本的和高级的参考问题,17%是指导性的,45%与计算机技术有关。

4 结束语

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完备的信息归纳与整合能力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信息素养将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大学生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他们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信息共享空间在高校图书馆的出现,正是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为目标。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信息共享空间是推广协作式信息素养教育职能的最佳平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这个平台,创新信息素养培养方式,推进信息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 卞清.信息共享空间: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新模式[J].图书与情报,2007(4):5-9.

2 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22-143.

3 陈琳.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J].现代情报,2009(7):200-202.

4 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12.

5 李平.Information Commons:一种新的研究型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5(4):40-43.

6 盛兴军.专业性、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空间共享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印第安那大学布卢明顿分校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例[J].情报科学,2007(12):1838-1964.

7 任红娟.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6(4):113-115.

8 徐忠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功能的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1):139-142.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