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010-11-19 11:24     字号:

 

郑学梅(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福州 35011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网络 高校图书馆 发展思路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1.1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近乎处于封闭的状态,不对社会开放。图书馆的基本工作就是为本校师生提供科研信息资料,以至于文献信息资源处于极大的闲置状态。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己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众多用户急需更丰富的信息源。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数量多、质量高,有能力较好地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仍无法全面为社会服务。

1.2 部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水平初步具备,数据库建设未上规模,网络化环境尚未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极为有限。这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已初步实现图书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但系统的功能还较为简单,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还有较大差距,软件的通用性、成熟性还需进一步检验,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

1.3 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人员的素质,这方面也是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软肋。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图书馆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骨干不断外流,整体素质偏低。网络环境下,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又是一大挑战。

1.4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管理手段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严重,不适应社会信息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的要求。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思路

2.1 加强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

2.1.1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主要是对馆藏各种类型文献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组织与揭示,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给用户使用,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得以共知。这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的基础。

2.1.2馆藏图书的数字化转换。高校图书馆可把教学参考书、需求量较大的图书、重点学科用书等馆藏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减少因复本过少引起的拒借现象,提高馆藏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共享范围。但应注意不违反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2.1.3建立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建设,能满足高校师生对特定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层次要求。在建设重点学科数据库之前,应对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边缘学科以及学科内容的方方面面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重点学科数据库收录范围应突出专业特色,包括本专业的专著、教材、学术会议资料、专业期刊以及分散在其他报刊中的本专业文献,内部报刊中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本专业文献也要想方设法搜集,形成具有学科优势、完整系统的特色数据库。

2.1.4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为取得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成果的书面报告,凡经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一般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学价值,同时也直接反映了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对后继的教学和科研有较高的价值。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在某些学科甚至成为唯一的情报源,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的学位论文大多数没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学位论文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学位论文呈缴制度,采用多种方式,力争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学位论文,建立本校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促进学位论文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2.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2.2.1结构设置的转变。组织结构创新,就是图书馆机构必须把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知识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优势;必须对机构进行合理的重组,使图书馆内部结构更加清晰,管理层级更加明朗,服务提供更加及时,部门之间协调更加有效。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使机构设置简化,逐步由层级制的多层结构转变为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淡化行政级别,减少中间管理的层次,实行少层次、网络型组织结构,加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缩小和消除各部门间的壁垒,使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成为创新源泉。

2.2.2管理方法的转变。传统的组织结构体系通常呈“金字塔”型,这种至上而下的管理不利于团队凝聚力和智慧潜力的发挥。而新的管理方法应将原有的等级制度转变为一种支持性的结构,让第一线人员成为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决策的操作者。这种观念上的创新使原来意义上的领导成为支持、协调和分配者,其主要活动是为下级管理者清除障碍,开发资源,提供咨询。这样有利于建立团队的团结精神,发挥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决策速度和实绩。为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把知识服务团队作为主要的结构单元,实行新的管理方法。

2.2.3人员管理的转变。在图书馆人员管理方面,应当在团队与团队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氛围,通过开发团队成员的显性和隐性能力,发展图书馆管理部门和信息服务团队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智能。

2.3 提供新型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标志之一。虚拟参考咨询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的重要形式,是对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和电话咨询等的网络化、数字化拓展。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是一种“不见面的面对面”方式,咨询人员和服务对象无论在何处,只要登录咨询站点就可以进行交互式交谈,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又使咨询解答后的问题可以为更多读者提供参考。

2.3.1基于电子邮件的虚拟咨询服务。这是目前国内图书馆采用最多的一种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方式,也是最简单、最流行、最容易实现的非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方式。用户可通过图书馆主页上的图书馆电子信箱发送咨询问题,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再将答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返回给用户。它的优点是保密性较好,能针对个人咨询问题提供个性化服务且易于普及。

2.3.2 WEB表单方式。即用户按要求通过填写设立在图书馆主页上的在线专门表单,然后点击“发送”或“呈交”按钮将咨询问题发送给图书馆,然后由图书馆回复。表格设计的内容包括问题的学科、主题、具体内容、用户的提问目的及其电子邮件地址、教育背景等。

2.3.3 FAQ咨询服务方式。这是近年随着图书馆主页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它将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组织、整理形成“问题/答案”帮助文档或系统学科导航形式并作出回答,最后将问题与答案设计成网页上传到图书馆主页上,以满足多数用户的一般性问题咨询需求,是一种非个性化服务方式。FAQ所涉及的内容可分为:一般问题、查找资料、书目查询、规章制度、读者服务、数据库使用等。

2.3.4网上实时咨询服务。其原理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在规定时段内使多个并发用户同时与图书馆参考馆员在线交谈,同步实现用户提问与馆员回答。目前已经有很多图书馆开展了网上实时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但是大多处于网络聊天式的初级实时咨询阶段。实时咨询服务的更高级形式是实现共同浏览,即参考咨询馆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读者的网络浏览器,与读者一同浏览网页,就像是一位在读者身边的辅导老师一样。这样可以更快地明确读者的问题,并直观地向读者演示解决的途径。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服务以及对馆员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密切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对因特网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为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龚月新.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J].桂海论丛,2005(8).

2 刘玉海.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7(1).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