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无押金借阅模式

2016-01-04 03:47     字号:

浅谈公共图书馆无押金借阅模式

姚明溪(晋江市图书馆  福建  362200

 

    介绍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的发展概况,分析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无押金借阅” 模式,阐述该模式的意义与特点,探讨该模式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免费服务  无押金借阅  借阅

 

2011118,一则杭州市图书馆不拒绝乞丐、免费阅览、借书免押金的“旧闻”引发热烈的讨论;2013319,《南方日报》一篇“广州少儿图书馆300万押金无人领” [1]的报道成功吸引眼球。两则新闻虽然时隔两年,表面看没有共同之处,但背后却透露出同一个信息:两馆均实行“零门槛、无押金”服务,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平等与公益。“无押金借阅”一时成为同行探讨的热点,这当中既有赞同、支持的声音,也不乏各种猜疑、嘲讽、打击的声音。两种声音,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哪种模式更好,更适合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 现代图书馆免费开放发展历程

当今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图书馆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它的标志是1852年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的成立并对外开放[2],它的免费服务及对社会公众实行无区别服务,是世界上第一家具有免费服务特征的公共图书馆。在它之后,欧美各国图书馆迅速发展,基本传承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的精神,19世纪后期,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重心在美国。以杜威、谢拉为代表的诸多知名图书馆学家均对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进行阐述,使得“公益性”“免费服务”“平等服务”等理念深入人心,图书馆也因此赢得人们的肯定与支持。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阐明3个观念,其中之一是“对社区所有成员实行平等的服务、全部免费开放”,更是明确无误地向世人阐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随后,国外许多大型图书馆陆续开展免费服务。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相对落后,2008年之前,我国仅有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少数几家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直到2008年发布《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提出“图书馆以公益性服务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后,许多公共图书馆才陆续开展免费服务。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部《意见》”),明确要求2011年年底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表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开始进入全面免费时代,免费服务,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蔚然成风。

2 “零门槛、无押金”服务的特点

2008年杭州图书馆开始实行“零门槛、免押金”服务,打破了公共图书馆借书收押金的情况,掀起了一场关于免费开放是否收取押金的热烈讨论。几年来,业界对此争论从未中断,但仍不断有图书馆进行尝试。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无押金服务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2.1 “无押金”图书馆仍是少数派

2008年,公共图书馆免押金服务就已出现,这几年诸如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昆山市图书馆、萧山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等纷纷加入免押金服务阵营,免押金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可。但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仍然强调借书收押金的重要性,并收取数额不等的押金,特别是省级公共图书馆,调查发现全国33家省级图书馆均未免除押金。

2.2 “无押金”图书馆仍有限制

“无押金”是公共图书馆在免费服务道路上的又一次新突破,不仅社会反映良好,而且得当地政府支持。但在实行无押金政策时,各馆的标准与做法各不相同,都未能做到完全收押金。

2.2.1 申请对象有限制。许多图书馆在“无押金”读者的申请资格上,仍存在差别化对待,特别是针对非本地户籍未能做到完全免押金。例如杭州图书馆对本市户籍居民可免押金,而非杭州市户籍居民则每证收取押金100元。

2.2.2 借阅权限有限制。一些图书馆虽然实行无押金借书,但在借阅权限上都有限制。如在借阅数量上,绝大部分图书馆借阅文献数量为2册到20册之间;在文献类型上,不同类型文献的借阅数量也有限制,例如广州图书馆可外借中外文书刊共15册,其中外文图书与外文期刊各自不超过3册。

2.3 “大馆拉小馆”的连锁作用

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往往是本省或本市图书馆界的龙头老大,具有领军的作用,他们实行的模式往往会影响本地区的众多图书馆。“无押金”服务正是在几个大馆的带动下,迅速在各大馆所在地区掀起一片仿效热潮。例如杭州图书馆是我国最先采取借阅免押金的图书馆,在它的引领下,萧山图书馆、余杭图书馆、淳安图书馆等相继加入无押金借阅行列。不仅如此,杭州图书馆无押金借阅成为免费服务的一种新模式,为免费服务掀起新的篇章。佛山市的免押金服务在佛山市图书馆牵头下,全市28家图书馆以联盟形式整体铺开,同步启动二代身份证免押金借阅服务,如今成员馆数量已扩充至43家。

3 “零门槛、无押金”服务的意义

3.1 贯彻落实国家免费开放政策

实行“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服务,作为公共图书馆免费项目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免费服务的精神《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不仅保障公民免费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突破桎梏,推动文化惠民、便民及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

3.2 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事业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只有坚持免费开放,让每个市民享受到图书馆免费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公益性的回归。“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服务正是从读者的利益出发,是实现公益性文化资源全民共享、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具体实践,不仅方便广大读者借阅图书,还可以提高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借阅率。

3.3 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

“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服务,是保障公民阅读平等的重要措施。我国《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指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免除借书押金撤掉了图书馆最后一道人为设置的“门槛”,方便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同时免除押金能保障老人、儿童、暂住人口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阅读权利,保障各个阶层的阅读权利,有利于全民平等共享文化成果。

3.4 宣传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服务作为一项图书馆创新、惠民的服务工作,能极大地吸引本地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广泛报导宣传图书馆免费、公益的性质,从而吸引市民眼球,吸引市民走进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社会认可度。图书馆也可借此向社会宣传自身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改变以往市民对图书馆的印象,提升图书馆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同时,“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服务还可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加大对图书馆的支持与投入。

3.5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图书馆实行“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服务,能够得到市民的热烈反响,吸引一大批未办理借阅证的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例如余杭图书馆自2009528日开始实行借书无押金制度,3天时间里共办理借阅证6000多张,日均达2000多张,比以往成倍增长。又如2011 10 25 日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推出“二代身份证”免押金书刊借阅服务,短短1 个月新办借阅证就超过1万个,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这就是无押金借书的魅力。“零门槛、无押金”借阅方式,为广大市民到图书馆借书创造了更快捷、便利的条件,不仅大大激发市民的读书热情,还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4 “无押金、零门槛”服务产生的问题

4.1 “借书不还”现象增多,馆藏流失增加

 一直以来,各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馆藏流失的问题,其中 “借书不还”占了很大部分,究其原因无非是不还书的代价过低,使得读者宁愿赔钱也不愿还书。而图书馆实行“无押金、零门槛”后更是直接让不还书的代价变为零,使得个别读者不还书更加无所顾忌。另一方面,随着“无押金、零门槛”惠民政策的推出,办证人数增多,借阅量就随之增加,有借无还的机率自然也高了。随着时间的延长,读者不还的书越来越多,不但造成馆藏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图书馆的对外开放。如萧山图书馆因15万余册图书有借无还,一度导致图书馆出现“书荒”现象。

4.2 读者急剧增加,资源与服务跟不上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特别是实行“无押金、零门槛”惠民措施后,将极大地激发公众的读书热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读者量“井喷”现象,与此同时,许多问题和困难也会伴随而来。例如,读者量及图书流通量的激增,使得现有馆藏文献资源跟不上读者需求,书刊破损日益严重,设施设备老化,损耗加快,这些保障工作不到位,就可能影响正常工作。同时在工作人员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读者量大幅增加将难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图书馆面前亟待解决的。一旦解决不好,就会使读者产生不满情绪,使这一造福公众的政策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4.3 退押金有分岐,巨额押金无人领

实施“无押金、零门槛”借阅服务后,读者对这一措施都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但在退押金这一环节上,不同的图书馆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是短期内形成退押金高峰潮,有的图书馆发布“无押金、零门槛”布告后,读者蜂拥而至办理退押金手续,大大超过图书馆日常接待能力,导致不少读者心生不满。2008年杭州图书馆刚开始实行无押金借阅,曾创下一天之内上万读者来馆办理退押金手续的纪录,使得工作人员疲于应对;二是由于读者退押金意愿不强、读者证丢失以及读者流动大等原因,导致退押金的人数不多,巨额押金无人来退,增加财务人员管理的压力,如有2013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实行免押金制度3个多月后,仍有约300万元押金没退还读者。[1]

5 精心策划,做好“无押金、零门槛”服务工作

“无押金、零门槛”借阅服务是图书馆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5.1 立足公益性,寻求政府经费支持

公共图书馆实行“无押金、零门槛”借阅服务,根本宗旨就是“平等”与“免费”,因而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极高的参与愿意。这一免费与公益的创新服务,给广大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热烈欢迎,充分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公益性质的回归。但是实施“无押金、零门槛”服务后,读者量及到馆人数都会急剧增加,也势必造成人力、物力及管理成本的增加,要想持久发展,就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特别是经费的保障。

5.2 提前预告,做好准备工作

公共图书馆实施“无押金、零门槛”借阅服务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各馆在实施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务工作,从细节入手,做到未雨绸缪,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应对。例如,提前预告此项服务的内容、目的、开始时间、操作程序等,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另外,必须对工作人员事先进行培训,并合理安排人员。通过宣传及准备,让读者与工作人员都心中有数,既方便读者,又提高服务效率,避免顾此失彼。

5.3 建立诚信体制,相信读者

许多公共图书馆之所以采取借书押金制,无非是担心读者借书不还,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但这只是图书馆的一种管理手段,不是唯一的办法。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身份证、社保卡、银行信用卡、社会保障制度个人账户号码等信用手段,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建立一种信用保证制度。对读者采用“以奖代罚”办法,培养读者的诚信意识,对诚信的读者给予奖励;对违反借阅规定的读者鼓励其改正,并免除或减少处罚;对少数借书不还的读者,可以暂停其读者证使用权限,并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同时也应信任绝大多数读者不会因为几本书而放弃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惠民服务。从一些图书馆实行“无押金、零门槛”的实践来看,读者是值得信赖的,例如杭州图书馆免押金开放后,还书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5.4 加大自助设施建设,缓解压力

由于“无押金、零门槛”借阅服务的推广,图书馆办证、借还书、电子文献检索等基础业务工作量随之剧增。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图书馆必须借助现代化技术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可以通过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办证机、自助查询机等现代化设备来缓解馆员工作压力。这些自助设施不仅可以让读者简单、快速地自行完成办证、借还书等手续,减少等候时间,避免因读者等待时间过长产生不满情绪;还能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自助办理手续还能有效地保护读者隐私。

5.5 创新服务措施,方便广大读者

目前,图书馆界还有不少人认为借书押金绝对不能免掉,对读者必须要有押金的约束,不然图书借出去就可能不归还。其实借书不还与押金并没有本质联系,其原因有很多,有个人素质的问题,有社会缺乏诚信所致,也有读者忘记或无意造成的原因。因此,图书馆除了提醒读者遵守规定、建立诚信制度外,还应创新服务,在细节处考虑周全,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采取短信或邮件提醒还书、24小时自助还书、多馆通借通还等便民措施。同时,对于逾期的读者,特别是逾期时间较长的,为鼓励其还书,可以在“4.23”世界读书日或全民读书月等活动期间,举办“让书回家”惠民活动,对超期归还的图书免除逾期滞纳金。

5.6 多方宣传,加强引导

“无押金、零门槛”借阅服务能否顺利实施,宣传工作是否到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图书馆应从细节入手,加强宣传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借还氛围。

图书馆可以主动联系媒体,将实行“无押金、零门槛”惠民做法的初衷及爱护图书、及时还书等要求广而告之,并邀请媒体对图书馆这一服务进行跟踪报道,对诚信读者给予表扬。同时,图书馆还应利用LED屏幕、宣传册、网站等宣传诚信观念、培养读者的诚信意识,提倡爱护公共财产、爱护图书观念,倡导有借有还、按时还书的观念,逐步培养读者良好的借阅习惯。

结语

公共图书馆收取借书押金不易,免除借书押金亦难。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图书馆,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免费服务模式,才能让公众真正享受免费服务,才能促使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价值。即便在图书流通工作中有丢书现象出现,也不应只是简单采取收取押金赔偿丢书的办法,而应努力在馆内乃至全社会培养、营造诚信的氛围,从根本上减少读者借书不还现象,把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彭文蕊.少儿图书馆300万押金无人领[N].南方日报,2013-3-19.

2 ,肖容梅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

 

姚明溪  晋江市图书馆副馆长,馆员。

(收稿日期:2015-01-08。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