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分类描述客家传统民居,特色建筑介绍其起源特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传统民居>>土楼

第二章 土楼分布与传播字体显示:     创建日期:

主要责任者:苏志强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来源:

摘要:

永定土楼的类型,可以从技术形态和外观形态来区分。若从建筑技术形态来划分,可以分为早期的无石基土楼和后来的有石基土楼。而一般以其外观形态来区分。永定土楼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是,从土楼的平面形态和结构特征来划分,主要有方楼、五凤楼和圆楼三大类型。方楼遍布全县各乡村,而五凤楼集中分布在永定河流域较平坦开阔的盆地,圆楼则集中分布在东南部金丰溪流域的山区。

土楼的类型

方形土楼有一字形、口字形、回字形、日字形等正方或长方形状,另有凹字形、五角形、八角形、角楼等变异形状。一字形、口字形是最常见的建筑形式。

五凤楼也是方形土楼,其基本布局多数是“三堂两落”组合式的土楼建筑群。“五凤楼”这种名称,是形容府第式土楼的高大。高破富岭的裕隆楼是五凤楼的典型,而抚市的永隆昌楼群规模最为庞大。

圆形土楼有单环、多环、片月形,围屋等,还有前圆后方或前方后圆等变异形态。两环圆楼最常见。以八卦布局的承启楼、振成楼是圆形土楼的杰作。

永定土楼不论是方楼,还是圆楼,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之处。建筑规模巨大,一般3层以上,是同一个家族生息繁衍的聚居地。用生土夯筑墙,作为围护结构,土墙与木构架共同为土楼的承重结构,内外出檐宽阔。沿墙内侧设置房间,以木构架内嵌土坯砖墙分隔,后期的土楼有夯山墙(俗称子墙)分隔房间的。一般在中轴线上设置大门和厅堂,为公共的空间。楼内天井与各家各户相连。楼内有公用的水井。底层外墙不开窗,或只开狭窄小窗,内向开直权窗,以便采光。一层作厨房,二层作仓库,三层以上为卧室。厨房前的廊檐内置鸡鸭寮,滴水檐外有“泥坑”,前端是猪舍。楼外有横屋,设置学堂、武馆、碧房滩间或作坊等(有的大楼设在楼内)。牛栏、厕所等附属建筑设在楼外。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 第二章 土楼分布与传播 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