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分类描述客家传统民居,特色建筑介绍其起源特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传统民居>>土楼

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字体显示:     创建日期: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

 

作为民居建筑之一种,客家土楼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齐名,被称为我国五大传统住宅形式之一。近十年来,客家土楼以其科学而合理的工艺,美观而独特的布局以及高大而富丽的规模而名声大振。中外建筑专家络绎而至的参观考察,电视画刊大量对它风姿的展示,台湾“桃源小人国”将它与全国各地著名名胜并举,以及在19864月美国洛杉机“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中,把永定“振成楼”与天坛、雍和宫齐展等等,都是这种事象的明证。然而,对于客家土楼诸如美学、民俗和文化学等方面更为深广和实质的内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客家土楼作一粗浅的探讨,从中不难看出客家土楼自始至终、由表及里都凝聚着客家民系所留存的中原汉民族某些价值观念,以及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为开拓新的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些文化因素。

 

一文化背景:客家与客家土楼的历史

 

所谓“客家”,并非表示某个种族,而是汉族众多民系之一的称谓。据有关史志、谍谱和客家人语音遗俗等方面的记载和研究表明:客家人在晋以前几乎都是河南、陕西一带人氏,并且不少还是“衣冠士族”。他们之所以成为今日人数众多、文化有异的相对独立的民系,主要是因为自晋末以来因异族人侵、朝廷内江和农民起义等各种原因,不断由北而南,朝人口稀少、文化落后的山区迁徙和留居而形成的。据史学家罗香林先生研究考证,客家人在历史上至少经历过别的民系少有的五次规模盛大的迁徙:第一次是晋末“五胡乱华”,由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沿岸,尤其是江左地区;第二次是唐末“黄巢起义”直至五代纷争,由长江流域辗转至江西东南、福建西南和广东东北一带;第三次是宋末以来金元南侵,不少客家先民卷入了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运动,结果宋亡之后由江南至闽粤赣一带再退至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第四次是清初,一方面由于客家人反清复明而被驱往更偏的南方甚至海外,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而被清政府鼓诱去开发四川、广西等地;第五次是太平天国末期,由于两广客家不少参与起义,因而失败后在清廷的压力下又被迫浸透到南方更为偏僻的山区甚至逃往海外。由于客家人在此一千余年中不断忙于迁徙,加上所迁之地又几乎都在偏僻山区,所接触的多是文化落后的山地土著,因而他们的民情习性除能保留纯真的中原儒风之外,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与土著有关的某些习俗,同时,他们自身在不断运动和迁移中也难免形成别的民族没有的一些性格特征,从而使他们最终成为文化上有别于别的民族和民系的汉族支系之一种。客家土楼就是这种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事例。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