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作者:温昌衍 林碧红主编
出版者: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来源:客家方言
摘要:客家方言 第二章客家方言的语音 第36-40页
客家方言的语音
第一节容家方言的语音特点
对客家方言语音特点进行归纳的学者很多,其中,李如龙、张双庆(1992)在与赣方言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出客家方言语音特点31个。下面简要叙述并尽可能顾及其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举出梅县话里的例子(个别地方梅县话没有例子时举出笔者母语江西石城话的例子)。
(1) 浊音清化平仄皆送气,例如梅县话:白phak5、备phi53、大thai53、坐tsho44、求khiull。再如:①古全浊平声字,如“爬、婆、肥、皮、葡、排、赔、袍、盘、贫”等都读[ph-」;②古全浊平声字如:“驼、提、途、啼、抬、桃、条、头、甜、谈”等都读[th-」,古全浊仄声字,如“惰、定、代、地、踏、达、夺、狄、笛”等也都读[th-」;③古全浊平声字,如“查、斜、挫、齐、迟、徐、除、裁、才、锤”等都读[tsh-」,古全浊仄声字,如“住、寨、渐、造、座、杂、泽、绝、直、疾”等也都读[tsh-」;〕;④古全浊平声字,如“其、奎、乔、求、钳、琴、擎、狂、强”等都读[kh-」,古全浊仄声字,如“件、旧、及、杰、极、屐、局”等字都读[kh-」。这一特点有少数例外即个别字不送气,李荣先生已指出有七个字,即“渠辫笨队赠叛铡”,并认为“可能是客家方言本性”(其中的“辫”,万波(2000)认为是另有来源所致)。
(2)庄初崇生同与今洪音相拼的精清从心无别,读舌尖前音ts、
(3)泥母今逢细音读为鼻音声母,与来母有别。多数点泥、疑母逢今细音无分。梅县话泥疑母逢细音为,但在韵母i前泥母读n;来母逢细音为l。如梅县话:尼nill、李li3l、疑
ill。
(4)晓母合口字今多数点读f声母,韵母为洪音。如梅县话:虎fu31、花fa44、火fo31、慌fo44。
(5)微母今白读都有m声母的读法。如梅县话:蚊mun44、尾mi44、望mo53。
(6)同摄之内一二等多在不同范围内(山、蟹、咸等摄)有不同读音。梅县话山摄、咸摄部分一、二等字有不同读音,例如梅县话:肝(一等)kon44,艰(二等)kian44;该(一等)koi44,皆(二等)kiai44。
(7)梗摄字白读音多为aia或带a的鼻化音。例如梅县话:耕ka孚4、病phi明53。
(8)山摄开口一等牙喉音字(“干、割”等字)多与合口一等齿音字(“端、脱”)混同,韵腹多为圆唇元音0。例如梅县话:干kon44、割kotl、端ton44、脱thotl。
(9)宕摄开口一等唐韵与江摄二等江韵字多相混,读为或i
例如梅县话读
在韵母表和同音字汇中标作o
江k
44、唐th
11、帮p
4。
(10)果假两摄韵腹的区别普遍为o、和a、a之别。例如梅县话:果kuo31、朵to31、假ka31、借tsia53。
(11)侵韵庄组字“森”、“参人参”多与其他声组字读音有异。例如梅县话,庄组字韵母为em,其他声组字韵母为im:森sem44、参人参sem44;侵tshim44。
(12)遇摄字“五”多有白读音“插入图片2-3”的读音,例如梅县话(韵母表中标作n)。
(13)次浊人声有两个走向,或与清声母同调,或与浊声母同调。例如梅县话:日itl月
iat5。
(14)保留人声调类者,其声调多为短促调。例如梅县话,阴人为短促调1,阳人为短促调5。
(15)非敷奉微常用字多有p、ph读法。例如梅县话:肥phill、斧pu31、吠phoi53、冯phuoll。
(16)泥来母逢今洪音n、l有别。如梅县话:脑nau31、老lau31、南namll、蓝lamll。
(17)知彻澄母字大都二三等不分。例如梅县话都为ts、tsh、s:茶tshall、猪tsu44、锄tshlll。
(18)知组三等字知章昌母字有个别点个别字读t、th声母。例如梅县话:知ti44、啄tukl。
(19)精组分洪细的少,见组分洪细的略多,但尖团多不混。例如梅县话,不论洪细,精组为ts、tsh、s,见组为k、kh、h。
(20)微母字和匣影云以等声母字多混同为v声母。例如梅县话:汪vo4、黄vo
ll、为vill、伟vi31。
(21)影母逢今洪音多不读D声母。例如梅县话:安on44。
(22)四等韵有读洪音的,齐韵字最典型。例如梅县话:泥naill、弟thai44。
(23)宕摄一等字开合口多相混,一般为叼。例如江西石城话:刚k43、光k
43、广k
21。
(24)曾摄开口一等字与梗摄开口二等字(文读)多不分,读或
。例如梅县话,读为
(韵母表中作en):曾ts
44、朋ph
ll。
(25)多数点无撮口呼。参见梅县话韵母表。
(26) 多数点古阳声韵一m、一n、一习韵尾三分。如梅县话:咸hamll、闲hanll、行ha11。
(27) 多数点人声韵保留一p、一t、一k韵尾三分。如梅县话:鸭apl、辣lats、格kakl。
(28)多数点声调为六类,平人各分阴阳,上去杂为二调。梅县话的声调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人、阳人。
(29)古入声字今声调大多数按清浊分读两调。
(30)多数点把部分古次浊去声字(“骂墓露雾妹问”)读成清声字。例如江西石城话“骂墓露雾妹”五字随阴去字归人上声,读成了清声字。
(31) 全浊上声除少数点外均有把常用字读归阴平的。如梅县话:被phi44、弟thai44、淡tham44、断thon44、动thu 44、在tshoi44、柱tshu44、重tshtl水4、欲sai44、椅khi44、近khiun44、坐tsho44、舅khiu4
4、早hon44等。这一点,黄雪贞(1988)、李荣(1989)、谢留文(1999)等也有文章论及。他们还指出,客家方言的声调特点不仅有古全浊上声读阴平的,而且有古次浊平声、古次浊上声读阴平的,这才是客家方言区别于其他方言的特点。例如梅县话:毛
另外,邓晓华(1998)认为,“窗聪同韵,双松同韵”在客家方言中很普遍,是客家方言极重要的可用来与非客家方言相区别的音韵特征。这四个字在梅县话中的读音是“窗聪tshu44、双松su
4”,不过,在江西石城话里,只有“窗聪”同韵(为u
),“双松”己经不同韵。谢留文(1999)在分析“窗聪”同韵的原因(即“窗”有两个反切:楚江切,粗丛切)的同时,指出“菊菊花”在许多客家话中都读送气音,是“客家方言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代表点梅县话音糸及同音字汇
一、梅县话音系
1.声母16个(不含零声母),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