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中原士民徙居扬荆交三州考—兼论永嘉迁拔前客家先民的早期形态
昔时岩前各姓氏均有一些田产、房产设立“公尝会”,每年将收到的田租、房租作为春秋扫墓、祭祠堂和建醒的开支。有了一定的固定经费,每年建醮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每当醮期将近,公尝会的理事们(由族中较有身份的人担任,时有轮换)便召集常担任醮会具体事务的人商讨建醮事宜,如请傀儡戏(木偶戏)、吹手班,安排他们的食宿问题;购买香烛、鞭炮、纸张;打扫整理安放定光古佛的场地(一般为各姓祠堂正厅);搭戏台,借桌凳、碗筷;贴对联、挂大灯笼、张挂十殿阎君图(阎王惩罚在人世间作恶者的画图,劝人行善戒恶)竖蟠竹(竹梢挂黄布条,上书:阿弥陀佛保佑风调雨顺)等等。进行具体分工,即日开始工作,由理事会供饭餐。
醮期前一二天,建醮的这姓家家户户忙着大扫除,打扫整理室内外和公共场所,洗净门窗、桌凳及家具。一般家庭都要酿米酒、做豆腐、煎版、蒸版,购买香、纸、蜡烛、鞭炮、茶叶等,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醮期前一天要迎神,俗称“扛菩萨”。男女老少都要洗头洗澡,换新衣或干净的衣服,按照规定的时间,带着香烛、鞭炮,到集中的地点,跟在锣鼓队、吹手班后面。这个队伍,人数不等,大姓多至数百人,少的几十人。他们从村里出发,吹吹打打,逸往均庆寺恭迎定光古佛。大多数村庄都希望能迎到中间的古佛像,也有的村子因雕塑佛像时捐款多要抬其他佛像的,如大布村多抬“新佛”,峰贵多抬“水佛”,灵岩练姓多抬“睡像菩萨,’(也是定光古佛的分身,系洪水冲来,练姓人抬起来放置在狮岩),意思是本村、本姓出钱多雕塑的佛像,自然会多多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