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是客家祖地,又是福建省重要的侨区。全市现有旅外华侨华人40余万,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为主,并且在历史上还产生过“锡矿大王”胡子春和“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等享誉中外的华侨拒子和华侨领袖。这些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艰苦创业,为居住地和祖籍国以及闽西故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闽西客家移居海外的历史及原因
闽西客家移居海外始于明代中叶,盛于清朝,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高峰,之后出现几次波动和起伏。
明成化年间(1465一1487年),汀州人谢文彬“因贩盐下海,为大风漂人退逻。”与此同时,上杭县溪南里芦竹坝(明成化十四年划为永定县辖地)商人卢氏,也因经商由广东沿海出国侨居。这是最是见诸记载的闽西客籍旅外人士,但总的说来整个明代都不成规模,只限于个别商人。
清代开始,闽西出国的人日渐增多,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一1795年)就有永定胡、曾、游、吴、马诸氏和连城邹氏等族人先后出国。这一时期出国的大多是因生计所迫而挺而走险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多往东南亚各国,并且与居住地原住民一道从事垦殖、采矿或经商。这批移民中值得大笔一书的是永定籍人马福春。这位烧炭工人于乾隆十年(1795年)前往尚未开发的马来西亚槟榔屿,成为当地第一批华侨。到乾隆末年英殖民者开发槟榔屿时,那里已成为闽西、粤东客籍华侨的聚居地。马福春作为槟榔屿华埠的开山鼻祖之一,被当地华侨尊为“伯公”,并建“大伯公庙”供世代祭祀。
鸦片战争后,闽西客家出现了移居海外的高潮。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清政府开放海禁,出国比以前更加方便和安全。这一时间出国的闽西人除了邻近粤东潮汕地区的永定县人数大量增加外,其他各县的百姓也加人出国行列;并且随着出国的盛行和旅外乡亲的增加,华侨中出现了专门往来于侨居地和侨乡之间专为华侨携带款项和传递家书以及为出国新客充当向导的“水客”。这为闽西百姓出洋过番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二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而需大批劳工,于是有一部分闽西人在殖民者的欺骗甚至强行绑掠下被运往国外,成为形同奴隶的契约华工。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地区一度经济繁荣,吸引着不少闽西人纷纷前往谋生,而且这时由于出国乡亲的增多,闽西各县华侨华人纷纷在侨居地成立同乡会、会馆之类的地缘组织,以加强乡亲间的联络和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