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回归前300天之际,闽西客家艺术团应澳门客属社团联合总会邀请,赴澳门进行为期5天的演出访问。共5场演出,观众达万余人次,其中在市政厅广场和佑汉公园的两场演出,都是进行了2个多小时节目完毕后观众仍不愿离去而要求继续表演。这种热闹而感人的演出场面,当地人士反映在澳门实属空前。
闽西客家艺术团在澳门的演出取得如此成功,固然应得益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和邀请者的精心组织,但同时与澳门观众对演出团体及其表演节目抱有特殊的情感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澳门与客家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
一、客家迁澳的历史轨迹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文物考证,早在以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曾在澳门活动;见诸于文献记载,则至迟于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澳门就正式纳人中国版图而成为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1152年,南宋设香山县,澳门改属香山县所辖,但400年后便被葡萄牙人一直占据。不过,澳门真正出现华人定居村落则始于南宋末年。据史料所记,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元军攻陷宋朝都城临安(今杭州),宋室重臣张世杰、陈秀夫、文天祥等拥末帝赵是分别于水陆南下避难和勤王,几经周折来到南海,却因台风狂袭而临时驻扎于澳门,后来元军追至,经崖山激战,宋军大败,宋帝也溺海而崩,于是,一部分败散的南宋兵民就定居于澳门而成为当地最早的居民。以后经300年休养生息和流动,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澳门人口已达5000人以上,成为当时颇具规模的一个华人社区。
据史籍和众多客家族谱记载,元军攻陷临安后,文天祥等曾在赣南、闽西和粤东一带募兵勤王,而且当地客家子弟多有响应。其中特别是粤东梅县卓姓一族,共有800儿女随文天祥而去,并且经崖山海战后仅有一人返乡。清末大诗人黄遵宪所赋“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崖山舟覆沙虫尽,重戴天来再破荒。”就是对客家人这一悲壮历史的追述。因此可以断定,在最早定居澳门的人氏中,必然间有一些客家的子民。相传今澳门幽仔岛的卓家村,就是当年卓氏族人开基之处。
自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起,葡萄牙人先后以贿赂清朝地方官员和纳缴地界租金等手段得以在澳门留居。其后葡人为进一步扩张和供外国商人旅居而进行城市建设中,雇佣了许多闽粤劳工,而当时闽粤客家地区正值人口高峰,因生计所迫有不少客家子弟前往澳门。光绪《香山县志》卷十三所述:“过路环,即盐灶湾,今客民私采石处。”说的就是清代客家人在澳门开山取石以建设城市的情况;同书卷五又载:早在道光年间,这些采石者就“屯集至数千人。”由此可见,清朝时期客家人定居澳门已相当可观,并且为早期澳门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进人到20世纪,澳门又吸纳了共5万多华侨前来定居。这些华侨以来自客家人众多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因此,时至今日,在澳门约46万人口中,客家人占有10余万之众,成为促进澳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