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是海外华人较具影响的国度。自清末迄今,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华侨一直受着内外的种种压力:一方面要争取故国复杂政治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居住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上的限制和压抑。占印尼华人、华侨人数比例较高的客家人,与其他方言族裔一样,势必面临夹缝求生的严重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尼客家人的处境和观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原来老一代的“落叶归根”逐渐被新一代的“扎根生存”所取代,以至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们在了解印尼客家人的艰难处境之后,应该用发展的、审时度势的新观念,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们的共生、认同问题,重新认识印尼客家人为谋求生存契机而在当地“落地生根”的选择。对于他们积极融人居住地社会,成为当地民族大家庭中新的一员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光大客家精神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同。
一、客家人移居印尼的社会背景及其概况
历史上(公元317年至1867同治年间),客家先民在中国版图内先后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跨越豫、鄂、赣、湘、闽、粤、琼、蜀、滇、港、台地区的客家群落。客家先人由中原南迁,常常遭受到早先定居者的排斥和歧视、侵扰和蹂确,大多居住在荒僻的山区,因而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到明代禁海期的六百年,再到鸦片战争前清朝禁海的三百多年中①,出海者多为江、浙、闽等地的商贾及朝廷宫史、僧侣,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少有涉海者。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客家人通过各种途径到海外谋生者日益增多,逐渐遍及世界五大洲,其中以流向东南亚地区者为多,尤以居住印尼者最为引人瞩目。印尼客家人的原籍多为广东梅州、惠州,陆丰、河婆及福建的永定等地。出国原因大致上是:l、逃避连年的自然灾害、战乱以及抽壮丁、苛捐杂税,2、逃避白色恐怖,如反清义士出洋政治避难;3、无以生计的破产农民,部分被讴骗,沦为“猪仔”;4、相当一部分失业手工业者漂洋过海,投亲靠友,到印尼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