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这是罗香林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几十年来,这一命题已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客家人不再被视为少数民族,更不会受到社会的歧视。相反,随着客家的藉响愈来愈大,尤其是客家学研究的开展,使海内外客家人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然而,究竟民系的概念有哪些内涵,有哪些特点可以认定它与民族是不同的,或者说,它与民族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此,尽管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元但是,就系统性而言,仍然语焉不详,意犹未尽。对客家,大陆学者称其为民系者居多,而海外学者亦不乏称之为族群者。本文无意于这一概念的考究,其实,称民系或族群,对揭示客家的历史和本质并无大碍,不过,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如果把客家看作一个族群的联合体(客家群体),从族群意识的角度来研究其凝聚力时,或许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客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为核心的族群凝聚力,是客家形成的关键和主要特征。这种族群凝聚力,就主观因素来说,是由于这一群体(民系)的多数成员对血缘、家族具有不同一般的认同感,即臀的族群意识。客家之所以表现出比其他民系具有更强烈的凝聚力,主要是依靠其族群意识的强化和发展,并不断适应着社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