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历史源流>>谱牒

客家宗族研究

创建日期:2014-08-01 | 字体显示:

诏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一般认为,闽南是福佬人的聚居区,但是在福佬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内,仍然存在着客家人及其文化传统。本文拟以诏安县霞葛江氏为中心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通过这个具体案例,深理解在闽南地区的客家文化,以及它的形成和影响。


一、葛江氏的来源与宗族构建


霞葛原称“下割”,隶属诏安县官镇管辖。1987年新设霞葛镇,江氏聚居的下割又从官破分离出来,成为段葛镇政府的所在地,名称也进一步“雅化”。新设立的霞葛镇共辖有十个行政村,人口三万余,其中江姓约八九千人,与黄、林两姓一起构成当地最主要的姓氏。


霞葛江氏的远祖据说是南宋末年的朝臣江万里。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曾任宋朝左承相的江万里因不愿降元举家在江西投水自尽,其子侄南奔避难,于是很多客家的江氏族谱都把祖先追溯到这个历史名人,但是否确有关连已无从查考。霞葛江氏在福建开基的另一种说法是始于宁化石壁,后来迁往上杭县九,再“凭官招募”到永定县金丰里苦竹堡大溪居住,“就佃垦耕,输纳王苗国课”,此后人口日繁,又分出七派外迁,其中移往下割的是“金丰公”第五子江百十二郎。此即江氏到霞葛开基的所谓源流。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