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历史源流>>谱牒

客家宗族社会\第一章 客家宗族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创建日期:2014-09-11 | 字体显示:

第一章

客家宗族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原汉民族移民中形成客家民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早期人口大多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客家人是中原汉民族南迁“移民”形成的一支良系。客家人“根在中原”。

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与刘佐泉教授对宁化137个姓氏、广东梅州115个姓氏来源的调查考证,可以得知,客家先民来自北方和中原地区。如:来自陕西的有杨、宋、马等15;来自甘肃的有姜、程、李、秦等;来自山东的有孔、孙、徐、曾等13;来自山西的有唐、古、间等16姓。他们对来自中原的历史极为珍惜,代代不忘,每个姓氏都有堂号或郡号,在大楼的客厅、祖祠或死者的墓碑上均书有郡号。郡号分发祥地与望出号两种。客家的郡号或堂号对于研究客家人“移民”的历史、社会文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姓氏学、谱碟学提供宝贵的资料。从郡号可以找到他们从哪里迁移而来的线索。有如:

管氏,郡号平昌。

邓氏,郡号南阳。

林氏,郡号西河、南安,堂号问礼、林本、善庆、崇本。

彭氏,郡号淮阳、陇西、宜春,堂号信述。李氏,郡号陇西。

杨氏,郡号弘农、天水、关西,堂号四知、栖霞。

赖氏,郡号颖川、松阳、西川、南康、河南。

徐氏,郡号东海、高平、东莞、琅哪、淮阳、淮阳。

孔氏,郡号鲁国。

曾氏,郡号鲁国、庐陵、武城。

周氏,郡号汝南、庐江、洱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堂号笃佑、爱莲。苏氏,郡号武功、扶风、蓝田、洛阳。

郭氏,郡号太原、华荫、冯诩。赵氏,郡号天水、南阳、金城、下邢、颖川。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