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历史源流>>谱牒

23、卓氏

创建日期:2014-10-10 | 字体显示:

考卓氏姓源,有文史可据且较为可信者有二。第一,《史记·货殖列传》注云:“徐广日:‘卓,一作淖’。淖,亦是姓,故齐有淖齿,汉有卓盖,与卓氏同出,或以同音淖也”。又据《山海经·海内经》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竟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今四川雅袭江), 生韩流?.取淖子日阿女,生帝撷项”。由此可佐证,在上古时有淖族,原生活在今四川的西北部,后可能又向中原迁徒。第二,四川省资阳县民国四年(1915年)族谱称:“晋族受姓卓氏,始于春秋楚威王时。威王有公子名卓,遭靳尚之谗,遁吴越间,地名西河,群地而居,藉家于此,计在保身而已,遂隐其姓变其名,以名为姓,以西河为郡,此卓氏之由来也”。南川市大观地区《谱序》亦云:我祖毕姓,楚威次子公子卓因靳尚之谗,避于吴越西河,子孙遂以卓为姓,西河为名。遭秦乱,迁于河南省南阳县”。综上所述,卓氏系出毕姓,楚威王子公子卓裔孙之后。

《百家姓》上说“卓,望出西河郡”。是说茂公之祖严公曾任西河郡太守,而茂公又被封为褒德侯和太傅(汉光武帝刘秀时期),为卓姓政治地位最为显赫时期。西河郡,始置于西汉。据《中国分省市县大辞典》载:该郡之辖境大约即今山西省之偏关、河曲、保德、临县、方山、离石、中阳、柳林、石楼县和陕西之府谷、神木、榆林等地。据卓茂次子卓崇之后裔卓得庆撰谱述,卓祖先祖时任弋阳郡守,从此向南徙居建州莆田(即今之福建省莆田市)。宗族蕃衍,遂名其地卓林。又传,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卓氏由固始迁莆田。福建是卓氏家庭南下的第一站,南方各省的卓氏后裔都是从福建中转分支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