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的来源有两支:其一,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春秋初年,伯禽裔孙鲁恒公有子名庆父,是鲁国国君鲁惠公的孙子,在鲁恒公时,被分邦建氏,称仲孙氏。鲁恒公以后,鲁国接连发生内乱,仲孙庆父也被卷入进去,后来出亡首国。为逃避鲁国人的追捕,他又将姓氏改为“孟孙”称孟孙氏。此后,他率子孙归国,病逝于鲁国边境。他的长子公孙敖继承爵位,仍称孟孙氏。数年之后,孟孙氏又被简称为孟氏,这样便正式有了孟姓。
其二,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卫灵公有位庶兄名孟挚,孟挚的子孙后来姓孟。一些孟姓谱碟则说,卫襄公有位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子孙以“公孟”为姓氏,后来又改作“孟”。
孟姓尽管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代,但成为天下著名姓氏还是因为在战国时期出了大思想家孟子的缘故。孟子以后,孟姓人又有所迁徙和发展,并且形成了“平昌”、“武威”、“平陵”三大郡望。
入莲开基
连城孟姓来自“平昌”郡,发源地是今河北省昌平县。据传公元902一978年间,先祖以行医为业,由江西入莲,定居于今东门老汽车站背后并建祖祠一座(原祖祠在现县医院门诊大楼)。时至南宋,孟姓人口已播衍颇具规模,在莲有较大影响,因而曾被列为连城八大老姓氏(余、钱、孟、董、宋、赖、江、桑)之一。
据先祖相传,因连城置县需要,孟氏有一祖坟被迁。此后,绝大多数孟姓人陆续回迁江西故里。约至明末清初,仅剩孟氏四益郎公等数人仍留莲主理房产、田契,并同时举家迁至今林坊乡李丰村另建祠立祖。后人故以四益郎公为连城孟氏一世祖。林坊乡李丰村四益郎公的裔孙,现已传二十三代。
播衍
1、孟氏入莲开基祖居住地为今城关东门老汽车站背后,至明末清初,居住在这里的多数孟氏裔孙已陆续回迁江西故里。
2、四益郎十九世裔孙有由连城李丰迁居明溪县和清流县篙口镇马盘村。
3、迁至外省市的因失去联系,无法查明。
人物
连城孟氏裔孙较知名人物如下:
孟生阳(1792一?),连城李丰人,道光十三年效封为福建布政使。
(本文资料由孟祖明搜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