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属客家人
重视传世谱碟的原因初探
林水梅 张展文
据我们调查了解,客家人都重视传世谱碟(这里主要指族谱、家谱),尤其是原汀州府管辖的客家人(以下简称“汀属客家人”)更重视传世谱碟,几乎各个姓氏都编有族谱、家谱,而且一般50年左右(个别族谱最长100年左右)就要组织修编一次。每一次修编族谱都非常隆重,有的编好初稿后还要请当朝翰林院文官修饰或请本姓最有名望的人作序。修编过程都要兴师动众,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者发动所有裔孙参加,甚至要邀请迁徙他乡或漂泊海外的裔孙派代表回来参与修编。编好后,还要在祖祠举行祭礼仪式,以告慰列祖列宗,然后付之石印或借给各房各户抄录。
汀属客家人都视自己的族谱、家谱为传世之宝。在封建社会,纵使本姓有人不幸惹了“诛连九族”之祸,也有人敢冒身家性命珍藏族谱、家谱。在1966 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曾有“造反派”把族谱、家谱视为宣扬旧思想、旧观念、旧文化、旧传统习俗下令查禁焚烧,当时也有不少人不顾自己挨批挨斗,千方百计保藏上祖留下的族谱、家谱。这样的实例,几乎村村有之.
为什么汀属客家人如此重视传世谱碟?据我们通过对连城县几个姓氏族谱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