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起源,根据中国传统《百家姓》注说:董姓,陇西郡,系出有熊氏。黄帝孙咫叔安子董福之后,春秋晋国出董狐,汉朝出董仲舒以儒学传世。
入莲开基
汉武帝时,董氏随中原汉族不断南迁,到江西,后到宁化石壁居住。宋朝嘉定年间,董兴几来莲城(即今连城)任县知事,认为莲城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有叠献峥嵘的奇峰,清澈沁心的山泉,翠绿可人的田野,安谧恬静的环境。莲城的“莲”,一有莲花盛开之样兆;二是“莲”和董字有“‘”字头,代表共同发展之意,便动员同宗叔侄们来莲发展,定居莲城堡。后来,董姓在莲城成为“八大老姓”(余、钱、孟、董、宋、赖、江、桑)之一。
播衍
董氏开基以来,从五十郎公,发展到现在有24代,在连城县境内居住人口约2000人。
(一)迁居本县范围的有:五十郎公的后裔,除留居城内南门头、四角井、大桥下、高境上外,迁居:
五十郎公列三世德源的长子永贞,迁居北团慈坊。
五十郎公列六世祖俊的次子尚玉,迁居外坊攘(揭乐乡赖坊塅)。
五十郎公列十世文应的长子森,迁居揭屋(现揭乐乡)。
五十郎公列十四世湘公的长子国梁,迁居都洋(现隔川乡松洋村)
五十郎公列十九世德明的三子肇达,迁居隔川。
(二)迁居本省其他县的有:
1、五十郎公列二十世水佬,迁居长汀。
2、五十郎公列二十一世树良、树胜,迁居长汀。
(三)迁居其他省市的有:
五十郎公列二十世、二十一世有裔孙迁居台湾、黑龙江等地。
人物
五十郎公八世裔孙元琉,字文山,嘉靖年奉旨恩赐进士,在户部任职。
五十郎公十三世裔孙基升,咸丰年间举人,在连城任知县。
五十郎公十九世裔孙成南,又名友炎,字弼臣,毕业于福建法政专科学校,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四纵队书记官,1930年4月当选为连城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五十郎公二十一世裔孙炳文,毕业于北京林学院,高级工程师,曾任牡丹江市园林处处长。其妻曲淑芹,任牡丹江市东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以上资料由董寿全、董炎新共同搜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