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氏原本姬姓,周宣王有个儿子在周幽王辛酉年(公元前280年)被封爵为詹候,其子礼公世袭其爵,后世以爵为氏。詹礼就是得姓始祖,距今约二千八百年。詹氏郡属河间,西汉时所置,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
入莲开基
詹氏这个古老家族,最初以河北、山东交界处的渤海为繁衍中心。晋末,出现“永嘉之乱”,中原地区汉裔子民,大批南迁,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詹氏是“永嘉之乱”时入闽的八大姓之一(其余姓氏为林、黄、陈、郑、邱、何、胡),所以,在南方奠基甚早,子孙遍及各地。
詹礼的第64世裔詹学传(1101一1189),任宋朝宰相,爱国忠臣。因宋帝屈辱求和,投降金国,詹学传被迫南逃至福建省宁化石壁暂居。南宋建立后,詹学传又继续南移到广东省海阳县长窖村(今大埔县长治乡长兴村)定居。
詹学传第十四世裔,有詹二十九郎携一家老幼从永定贝溪(贝坑)来到连城首溪詹坑村暂居,数载后又移居厦庄詹屋。时值元末兵荒马乱,民无宁日,又携眷潜遁至龙岩白沙镇西埔营定居。詹二十九郎为西埔营(今捷步)一世祖,最早入莲。下传三代后,詹五九郎,号永德,生有四子:詹五九郎携一、四两子返回詹屋开基;留二、三两子由母亲带领留居西埔营。现在,连城詹氏尊詹五九郎为一世祖,已传22代。
另一支居住在夏庄磨塘坑(黄柏坑、大岭下、乌坑)之詹氏,是由广东饶平迁入的。
播衍
詹五九郎后裔由詹屋外迁情况:
1、迁本县
詹五九郎三世詹张吴迁朋口镇上首村之南案,到十四世詹志海的一支后裔詹珍映、詹艳映兄弟又从南案迁往朋口镇文地村。现两地詹姓已传20代,南案有30户,140余人;文地有14户,80余人。
詹张吴后裔后来又有一支迁往姑田镇小洋地村,另有一支迁宣和乡培田村。
詹五九郎四世詹罗发,迁至曲溪乡洋尾村。
2、迁本省
詹五九郎五世詹乐清和九世詹文亨,迁长汀庵杰宣坑;八世詹朝纲迁长汀庵杰高峰。
詹五九郎七世詹祖晏迁闽北浦城。
3、迁外省
詹五九郎七世詹仁瑞迁江西。
(傅瑞根据首溪厦庄詹家相提供资料及文地詹氏家谱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