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
邓氏系黄帝轩辕氏的后裔。传至二十六代,商朝国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公于河北(今黄河以北地区)为邓候,其后裔因此为姓。到春秋,置有邓国,疆域从今湖北襄樊市北邓城镇抵达河南邓县(古称南阳)。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国所并,其后裔以国为姓。据有关资料查考。邓氏始祖叫曼公,字德阳,郡望称“南阳”。
邓氏入闽始祖光布公,河南光州固姑县人,系汉高祖密候邓禹公第四十七代孙,任晚唐殿中侍御史。光启元年(885),随王朝、王审入闽,累任剑州路将军。入莲开基
邓氏迁入连城的开基祖有如下几支;
(一)姑田镇下堡村邓氏开基祖兴七郎,系入闽始祖光布公的第二十七代孙。光布公传至二益郎(有仪公的第七子)由南剑沙县荆村(即今三明市荆东)迁至勤江(长汀溪别名)莲峰邓坊段,再传至兴七郎,移居姑田坎兜贵龙园(即今姑田下堡村邓屋)。
(二)姑田镇上堡丰图村邓氏开基祖泰公(又名二三郎公)系曼公第九十代孙,由永安市安砂镇迁入连城姑田上堡丰图村的。
(三)曲溪乡冯地村邓氏开基祖九十八郎公(又名癸八郎),系入闽始祖光布公第十九世孙。九十八郎之父四二郎,于南宋中叶由沙县迁入连城姑田里的牛栏桥,后九十八郎再从牛栏桥迁居曲溪乡冯地村。九十八郎之弟移居姑田上堡丰图自然村。
(四)庙前镇丰图村邓氏开基祖曾贵公(又名太三郎),系邓姓始祖曼公第一百代孙,其上祖九十五代邓壑,登进士,从江苏省苏州市迁福建省建阳开基;九十六代邓现,移居龙岩万安乡;九十七代念十郎迁到连城庙前镇芷溪茶山口;传至一百代曾贵才从芷溪茶山口移居丰图村开基创业。
(五)李屋乡福坑村邓氏开基祖有两名:一是来自沙县的开基祖叫友政,他是入闽始祖光布公的后裔。由光布公传至克谐公,房:金、石、丝、竹、鲍、土、革、木。生有八子,分开八友政系木房的裔孙,于元末明初由沙县迁入李屋乡福坑村村尾,现传25代;二是来自宁化石壁的开基祖叫万一郎,也在元末明初迁至福坑村茂塘窝,现已传26代。
(六)城关、北团、莲峰镇朱坊及塘前乡上琴村邓氏开基祖均系入闽始祖光布公的四十二代裔孙。光布公传至廿一代九郎,由将乐坑迁入余朋;传至廿八代二十郎,生三子:长七秀,次八郎,同徙居古洋邓家,三子十一郎留守余朋。由十一郎传至开三代七郎,生八子,分别取名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念八郎。念一郎的后裔迁居连城县城关东门;念二郎的后裔迁居长汀;念三郎迁居龙源;念四郎迁居清流罗口;念五郎后裔迁居连城北团牛路坎;念六郎先迁居罗口,后传九世荣昌迁至连城莲峰镇朱坊开基;念七郎未查考;念八郎迁居连城县塘前乡上琴村。改名伯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