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历史源流>>谱牒

创建日期:2014-10-22 |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郭文生

 

“未有上杭县,先有郭坊村”,这是城区久远流传的俗语。杭川郭氏一脉,自始祖十六承事郎福安于北宋真宗末年开基至今,历时近千载,现已蕃衍至38代,究其绵绵世泽,有利于激励济辈后人。按《辞源》、(说文解字)载,郭氏出自姬姓,是黄帝嫡传后裔,周武王伐封成功后,封文王弟歌叔于西藐(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后平王又封藐叔裔孙序公于阳曲,号曰郭公。蔬与郭,声之转也。今华夏郭氏皆尊西藐叔为郭氏鼻祖。此后800年间,貌叔裔孙均在陕西境内繁衍生息,系周朝望族。至西汉四十世裔孙孟儒为冯诩太守,始以山西太原为家,并以太原为郡望,家族由此绵延炽昌。西汉中后期,其子孙徙华阴,正式定居于郑县,即今华县也。直至唐七十世裔孙四州刺史敬之,世居华县。敬之共生十一子,其次子曰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奇功,封为汾阳郡王。子仪有八子七女(一说八子八婿),子婿皆显列于朝,数代显宦,人齿日盛,枝繁分徙,八方蕃衍。看今日这华夏,以汾阳王子孙为荣的郭氏宗亲已遍布宇内。自子仪以下又十四世,传至上杭开基始祖十六承事郎福安。真可谓赫赫家声源黄帝,绵绵世泽出汾阳。本文试图从上杭开基始祖福安传略谈起,思源溯流,自成一家之言,祈望得到内行专家不吝赐教。

一、始祖十六承事郎福安传略及生卒年墓葬概况

郭福安,讳海晏,官至十六承事郎(十六为序号,承事郎为官名)。其出生年份郭氏各谱述说不一,较为可信的说法是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116日午时[据光绪元年(1875)修编的竹山族谱载:他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姚康氏一同到任,生长子。康氏生于太宗至道二年八月初十子时,卒神宗熙宁元年(1068)六月初六日午时,享年七十三岁〕。据有关史料曰,先祖因军功镇闽,福安庇祖上功德,且本人具有采矿与冶炼的丰富学识,官至盐铁司承事郎(考宋官职志,铁在从八、正九品,为八、九品散官)。于宋真宗末年受朝廷派遣,携带家眷,从京都开封经皖、赣入闽,进驻汀州府所属钟寮场(时上杭县治所在地、今才溪镇荣石村),受命全权整治该地金、铜矿开发与冶炼。钟寮场傍紫金山,当时四周金矿的淘冶开发和铜矿的开采已有山民行动在先,福安到任后,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与当地技工一道改进开采和淘金、冶炼技术,使当地金铜产量大增,仅有史记载的宋皇佑元年(1049),向朝廷交纳贡金就达167(折合5219)。并积极倡导农耕,推广铁制农具,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推广给当地群众,使周边百姓一时受益非浅,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拥戴,至今郭福安足迹曾到达的地方才溪境内有山名“郭公亲”,旧县境内有村名“郭坑,’(后改名为“谷坑,’),白砂官将有地名“郭公堂,’(后改名为“东塘”),相传都是当地群众感恩郭福安公起名以志纪念的。

郭福安因常年奔波于紫金山巅,工作之余,健步登上海拔1130多米的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见汀江“三摺回澜”之处有东西长十余里,南北宽三五里的川字型盆地,地势平坦恢宏,森林郁郁葱葱,汀江之水飘渺蜿蜒而过,风光独秀,春意盎然,是一块难寻的风水宝地。盖因当时宋朝冗官兵,中央集权措施严厉,朝内争斗倾轧,仕途风云莫测,秉性刚烈的十六承事郎唯愿凭农耕、冶炼本事度日,不愿奴颜卑膝取悦上司,故义无反顾地携家带眷,披荆斩棘开发盆地,建立茅屋,繁衍后代,取名为郭坊村,传说中曾有白鹤仙路过此地,观其地势,对郭坊居民曰:“袍山苍苍、江水洋洋,五百年后,朱紫盈坊”。族人闻之大悦,均谓之将相之地也。

(宋淳化五年<994)上杭升场为县,沿用场名,县治初在秋梓堡<今永年高破镇北山),宋至道二年(996>迁到鳌沙(今白砂镇碧侧吩寸>,咸平三年<999)迁至语口市<旧县乡全坊村),天圣五年<1027)迁至钟寮场<今才溪镇荣石村))

宋乾道三年丁亥岁(1 167),郭坊村经100多年的辛勤经营作,依傍汀江黄金水路优势,已逐渐繁衍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大镇。当时的知县郑授,以“‘县治四迁屡经残劫,皆由治非其所。”奏请朝庭核准,于乾道四年(1 168)将县治迁来郭坊,相传治县之初,掘得一石碑载谧语云:“地接金山势,峰回龙子岗,地名郭坊里,堪作上杭场。伟载贤郑尹,协碑共流芳,一日迁兹土,黎庶被安康”,曾为郑县令迁县治之有力佐证。此后800多年来,经众百姓合力开拓繁衍续代,已发展成今日占地面积近20平方公里,人口逾六万之众的富庶大邑,此实不能忘怀郭福安远见卓识,革路蓝缕开辟之功也。

郭福安卒年不详,原葬于县治内,开县时迁葬北郊龙头上(蛇头山形),后被毁,迄今未修复。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