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由封卜客家汉民分
支而成为客家人
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源流的第二种类型,是原为非客家人,迁入闽粤赣山区后而成为客家人。这种情况在罗香林先生经常引用的客家《崇正同人系谱》中就有不少例子,只是罗先生未加引用而已。下面,我们先罗列《崇正同人系谱》中的记载,再引述其他资料加以证明。
方氏系出黄帝第十一子,……唐时有方姓昆弟六人,均赐进士,是以有六桂堂之名,其父因平黄巢有功,受赏殊勋。后由河南迁于闽之莆田(非客家区)。明末时有方盛者,为惠州都指挥,其高叔祖即方孝孺也,盛后没于任,有二子寄籍于归善,于惠州方姓均其裔云。粤中各属方姓,俱属六桂堂,衍自莆田者,渊源皆同一派也。
林氏,系出比干之后。佩一秦汉以降,聚族于河南光州。东晋永宁三年(疑有误),林世荫守晋安,因家焉晋安,今闽侯也(非客家区),是为入闽之始。历唐迄宋衍为望族,遍布于各县,婚缨之盛,甲于全省。三十三传至元末至正间,有林积福者,世居莆田(非客家区),其第三子名梁惫,字秀容,官广东潮州主薄,遂家于是间。 明洪武时,梁惫之三子名均政,字平侯,复迁嘉应平远之大拓(客家区)居焉,是为林氏入潮、梅(州)之始。……其后又有由平远而移于梅县一派,他如潮州林绍坚一派,亦于宋绍兴中以福州(非客家区)入官于潮阳而籍焉,其裔亦盛。凡兹各派,其转分于各属者繁盛,盖不可胜记焉。
吴氏,……世居渤海,散处中州,其后有随王潮入闽 (今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多为非客家人),由闽而入于粤之潮嘉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