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客家经济与社会事业
第一节 经济基础与发展
古代闽西的经济,其模式是十分原始、封闭、落后的,当地土著舍民,从事“刀耕火种”、“随山迁徙”的种植和采集、狩猎生产。自晋代至唐宋以降,随着中原汉族的逐渐南迁,客家民系的形成,他们将黄河、江淮一带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了汀江流域,开始了定居农业的新模式,在闽西着手开发创业。北宋及南宋前期,官府也采取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劝农桑,禁椎牛”,“严溺女令,设举子仓”,开垦荒地不征赋税,在一系列保护农事和鼓励生育的措施下,促使闽西人口繁衍,增加了劳力,农业生产上新水平。
同时,闽西手工业也逐渐兴起。矿冶业于唐代中叶先在汀江流域出现。唐大历四年(769年),上杭场就是“以理铁税”。待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场升为县后,才溪的“钟寮场坑冶兴盛,商贾辐凑”。客家区域的“冶炉煽铁”颇为普遍。据《八闽通志》载:“上杭县产金、铁,长汀产银、铜、铁,宁化产银、铁。”由于当时产银铁较多,明代汀州铁课达49896.5公斤。到元丰年间,汀州矿场发展到23个,坑冶之盛,在全省8个州(军)中仅次于南剑州而居第二位。当时开采的品种主耍有金、银、铜、铁、铅5 种,所炼成的黄金、白银成为贡品。冶矿业基本上是官营的,但民间采冶也很兴盛。矿冶业的发展,增加了封建官府的收人,宋代汀州每年上贡银7945两,代输建昌军、江西抚州银1010两,诸县解桩银6935两,总计达16000两左右。
客家山区所产土特产,可供作手工业原料的颇多,从而为发展香菇、制茶、染料(蓝靛)、榨油、生漆、麻织等手工业创造了条件。进人明、清时期,造纸、印刷、条丝烟更成为闽西客家经济的支柱。
由于农业、矿冶业、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商品交换现象日增,这就为商业的萌芽和趋于繁荣奠定了基础。官府先在汀江流域设“市”,进而乡村也有了集市。当时的商业中心在汀州城,官衙还设有商税厅,专门对坐商和行商收税。客家人称为“墟”的农村集市,开展定期的商品交换,其时汀州所辖6县中,长汀有墟场7处,宁化5处,清流6处,连城、武平各2处,上杭1处。这些墟市,构成了城乡的初级市场。
汀江是闽西客家经济的大动脉。它以水利灌溉及航运之便,促进工农商各业的发展,对闽西区域经济的发达,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称为“客家母亲河”。在古代陆路交通艰难的情势下,水路航运占居主要地位。由于汀江航道的险阻,其航程是分段逐步开通的。最初只从潮州溯韩江驳运至今属永定的峰市,再驳运至上杭回龙。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开辟了长汀至回龙航道。到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凿通回龙滩后,汀江航运便告全线贯通,成为连结赣(南)闽(西)粤(东)的交通枢纽,担负着3省毗邻的客家地域客、货运输任务。它把上游的粮豆、土纸、生猪、布匹、香菇等运往潮汕,把食盐和日用品运人闽、赣。
随着汀江航运的发展,汀江流域的码头、商店和经营转口贸易的过了再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航运日趋繁忙,时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说。清初定上杭的过河税为3000两,延至雍正,可收近万两,足见航运和商业的繁荣。
闽西客家区域经济在进人近现代后,在历史大潮的推动下,从模式、结构到规模,虽然都有一些进步和发展,但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仍然是比较封闭和贫困、落后的。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波及闽西,致使时局动荡,经济衰微。1929~1935年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当时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扭转初期一些限制和伤害工商的“左”的做法后,红色政权实行了扶助工农,鼓励生产的政策,农业、手工业、商贸都有一定发展,经济呈现一片新兴景象。中共福建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的长汀县城,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手工业、商业、航运尤其发达,商贾云集,市井繁荣,被誉称为“红色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