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客家民居
第一节 民居类型
闽西客家民居主要类型有土木、纯木、砖木(砖石木)、砖混等4种结构,以土木结构为主。民居大多坐北朝南,靠山面水,顺路傍桥,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组建各种群体。
新中国成立前,闽西客家民居状况较差。在客家先民抵进闽西后,起初只利用当地的竹、木、树皮、茅草为材料,搭盖一些能避风雨、御野兽的简陋寮屋栖身。待生活得到安定,着手发展生产后,便出现用生土拌水,掺些稻草搅匀成泥浆,然后用砖模(客家话称“砖斗”)印成土坯(俗称“泥砖,’),待晒干后用以砌作墙身,屋顶架上杉木作梁,盖上树皮、竹片或茅草作瓦的小平房。延至民国期间多为造型简单的土木结构平房,一些边远山村还有不少纯木平房,这些土垒或木制平房,均低矮潮湿,亦有人畜同居的。期间,也有一些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官绅豪富的住宅则宽敞明亮,雕梁画栋。
新中国成立前,闽西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模式有:一是堂落大屋。取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发展而成“三堂四落”、 “二堂二落”等格局。二是一字过道。即在中轴线建厅堂、天井、下堂、大门。厅堂两侧房间对称。以“三间过道”、“五间过道”、“七间过道”为多。厅、房前为过走廊,左、右建横屋。横屋多作厨房、饭厅、畜舍和堆放杂物之用。此外,还有牛角屋、围屋、楼包屋等。永定土楼更是别具一格,闻名于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闽西客家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1960年,农村建房的形式仍沿用旧式结构,以殿堂式围屋居多,多用散土夯墙。1961一1977年,农民建房形式结构无多大变化,城郊和集镇居民多采用砌体和土窖培烧的青砖建房。这一时期的民居多为2层以下土木建筑的简易平房或楼房,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10平方米之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生活日渐富裕起来,建筑由传统的土木结构平房,向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发展。一些富裕户,陆续兴建别墅式楼房。此民居多单户立屋,内建套间卧室、会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等,配以阳台。辟有庭院绿地,外廊高低错落,曲折多变,装饰美观,形式各异。特别是90年代后,经济振兴,闽西客家人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在沿用传统风格营造住宅的同时,建筑布局灵活,外部曲折多变,讲究使用功能、采光通风和环境协调形新颖,内部装饰讲究,追求现代化。到1995年,闽西客家地区新建住宅172.02万平方米,住宅总面积达452.1万平方米,人均18·23平方米。
在闽西客家民居类型中,要数永定土楼的种类最多。现有永定土楼,主要有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马楼、五角楼、吊脚楼、圆楼等等。圆楼中,有一环楼,更多是二环以上的多环同心圆楼,可谓千姿百态。
永定土楼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1949年以前, 永定人屠住的绝大部分是土楼,36年后的今天,无论大小村庄,土楼仍多数。据统计,永定现有土楼2万多座。其中,圆楼有360多座
永定土楼规模大、功能齐全。在永定,无论是城镇还是小山村,建筑的土楼规模之大是其他客家地区无法比拟的。俄的土楼占地1万多平方米,可居住100多户人家;最小的土梅第三章 客家民居地亦有数百平方米,可居住三五户人家;占地千余平方米,可居住10多户人家的土楼为数最多.这些土楼高达三四层,甚至五六层。每一座客家土楼如同一个小社会,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包括楼楼都有客家人特别注重的多种用途的厅堂(这是客家土楼的隔门共同特点)。永定土楼不仅有安全防卫、防火抗震、通风采光、热御寒等功能,而且楼内楼外的一系列设施,包括花园、学堂、坪、廊道等。功能如此齐全,是其他客家土楼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