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客家文化
客家人素重文教,极力培养子弟人学接受学校教育,同时提倡文化普及与提高,形成客家地区兴盛的文风。无论古代和近现代,闽西客家都代代有著名的文人学者、大书画家。文教之盛,遐迩闻名。
客家文化,既有高雅之作,更有通俗文学,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第一节 山 歌
客家山歌是极具民系特色的文艺形式。闽西民间广泛流传的山歌、民谣,具有独特的、鲜明的通俗性和流传性,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山歌的表现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因此群众基础十分扎实,可谓“处处有山歌,人人唱山歌”。正如这样一首山歌所唱的:
爱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
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起来。
爱唱山歌就来唱,唱到日头对月光;
唱到麒麟对狮子,唱到金鸡对凤凰。
闽西客家山歌,大致可分为劳动歌、情歌、仪式歌、儿歌、革命山歌和新时政歌。
一、 劳动歌
这类山歌是出自劳动中的切身感受而吟唱的,与其时其地某项工种紧密结合,情真意切。如:
春光一到春耕忙(武平县):
春光一到春耕忙,田野犁耙响叮档;
山歌唱绿河边柳,热气溶化地上霜。
劝妹积肥莫偷懒(长汀县)
有心拉船船上滩,有心积肥堆成山。
增产全靠肥粪足,劝妹积肥莫偷嗽。
长工苦(永定县)
牛角弯弯肚内空,看涯阿哥做长工。
猪肉鸡肉柜没份,奥燕擦菜两碗公。
挑担苦(上杭县)
南门码头挑担苦,三餐粥汤灌满肚;
百斤担子千斤重,一级石阶十步路。
早晨挑来来米煮,夜哺挑来医父母;
老板工头剥削涯,恶过土匪凶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