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历史源流>>源流

闽西客家志/第五章 客家民俗

创建日期:2014-09-23 |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第五章 客家民俗

 

第一节 岁时习俗

 

一、             

客家民间的岁时节令中,以春节为最重视、最隆重,也最丰富多彩,其有关习俗,从头年的年末,到新年后的正月十五,一直关联着。

入年界 头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为“人年界”(永定人称“人年价,’)。此日之后,家家户户便准备过年的事,一方面买办年货(包括衣着、食品、用具);一方面大搞卫生。客家人素有注重清洁卫生的优良习性,平时几乎天天洗澡,客人来住,必烧热水请人洗浴,人年界后更是人人理发、洗澡,打扫房屋,洗净被褥,做到干干净净过年。年前还有送灶君上天的仪式,说是客家要饯送灶君上天庭汇报人间善恶。

过年 就是指除夕的晚上,杀鸡煮肉,搞丰盛的酒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武平等地还当有外出亲人未能回来过年的,也要留着席位,摆上碗筷、酒杯,以表示其同在一起吃饭。在做年夜饭之前,必先将煮熟的整只鸡、鱼和整块的猪肉敬天神、祖先。待吃过饭,一家人团聚欢乐一场后,便“关大门”人睡。近年来,男女老少多看电视文艺演出至深夜方入睡。

开门 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头一天,客家人都十分重视。永定民间有“初一年头日,初二年下日,初三穷日,初五开小正,七不去,八不归,九九十十龙灯来”的说法,一般都按照这样去做。闽西客家志“开门”就是“年头日”最大的一件事,带有“兆头”的含义,预示着新的一年运气的好坏,所以是一项很庄重的仪式。开门多由年纪大的长辈来做,不让年青人插手,怕他们毛手毛脚、乱说乱动。按传统习惯,“开门”是有时辰、方向的,按各个年份的通书(黄历)所载的具体时辰,朝大吉大利的方向敬天神,以示“开门大吉”,祈求今年万事如意。近年来闽西民间的开门时辰,已有采用零点为准,不再照黄历所定的时刻了。至于敬神时一般仅供干鲜果、清茶,因为除夕已用三牲敬过天神、祖先了。放鞭炮却是开门时格外重视的,各家都早准备了又大又长的鞭炮,大有比长、比响的势头,所以在相当集中的时间内,四处响起鞭炮声,十分热闹,一大早就把过年的气氛热腾腾地掀了起来。有的守旧的人,还在开门放鞭炮前,故意将一些未燃放的鞭炮拆散,撒在大门外,好让一大早起来捡花炮的小孩子连声叫喊“有呀!”“好多呀!”以讨吉利。

开过门大家起床后,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这并没有什么仪式,只是说几句“长命百岁”之类祝福长老健康长寿的话了;长辈也祝晚辈“快高快大”(指对小孩),“学习进步”(指在学的青少年),“发财”(指工作、做生意的)等。接着也有些人再上祖祠去敬祖。由于客家是经过长途流徙,自北南来的,具有深厚的思源念根的意识,特别重视敬祀祖先,这已成为客家人的传统。

初一有很多禁忌,首先讲话要格外小合谨慎,只能说吉利的话,如果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封建守旧的长辈竟会用草纸去擦他的嘴巴,含有“不算话”的意思。同时忌打破碗,如有人打破了杯碗,要连声说“开万金!开万金!”因为客家话“碗”与“万”谐音。还忌扫地,扫把被看作“衰东西”(倒霉东西之意),年三十夜把庭院再打扫千净后,就要把扫把放置到最不惹人注目的角落去。初一不能扫地,说是不可把财气扫掉。还有就是全天第五章 客家民俗不下地干活、不洗衣服,连早餐也不煮饭菜, 把除夕夜做好的“压岁饭”热了吃,以表示“年年有余”。

初一一般不出远门,只到邻居拜年,受烟茶接待,以联络感情。“打锣鼓”成为这一天娱乐的主要形式,大家用热烈的锣鼓声来增添节日欢快的气氛。待吃过晚饭后,再敬一次天神,人人带着喜悦的心情和疲惫的身子睡觉去。因为整天欢欣、紧张,又不能躺下休息,真够累了。闽西客家风俗,初一白天是不能上床睡觉的,这会被看作一年到头将生病卧床的坏兆头。

客家各户除夕夜都要点燃“照岁灯”,一般还一直点到初五。”与“丁”谐音,给油灯添油时,就说“添丁”,这是人们祈求子孙繁衍的传统心态反映。如今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只是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是存在的。至于照岁则多用电灯了。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