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游 学
所谓“游学”,是指解放前极个别的富家子弟小学或中学毕业时而举行的隆重庆典,即让毕业者坐在“衙轿”(又称“雅轿”)里,组织一支队伍吹吹打打,在当地一定范围内出游,叫“游学”。
自清乾隆年间起至光绪末,姑田只有一所学校,即西山“紫阳书院”,人称“西山大学”。昔日在那里攻读的学生只有二三十人,老师不过两三位。老师要具有文举人的学历才能任教,所教的是《四书》、《五经》。经考试认为不错的学生,每三年组织赴科试一次,如果考中了便是秀才,那是其本人和家族的一种荣耀;如果未考中,有条件的又得再复读,以后再赴考。中了秀才就在家里或上西山紫阳书院深造,准备再赴乡试。除西山大学外,姑田上、中、下堡各有一所“蒙馆”(也称“私塾”),每所蒙馆不过十多个学子,蒙馆只一个教师。学子大都是男生,没有女生。至民国初,蒙馆始有极个别的女生。
民国后,姑田始有中堡的“院庄小学”(高小6年制),上堡的“翠秀小学”和下堡的“进化小学”(初小四年制)。那时读完4年级就有次毕业,叫“初小毕业”,也有发毕业证书。上、下堡初小毕业的学生要到中堡“院庄小学”去读五六年级。院庄小学毕业的(高小毕业)就可算“绅士”,相当于清代的秀才。绅士要到祖祠去行祭,读祭文可领“绅士肺”(一份猪肉)和分享祖宗的“书香”(即书偿,特置补助读书人的产业,书香的多寡视田产而定,多少不一,各不相同)。未毕业的就没有资格享受。所以昔日的小学生除完成学校的作外,在家里还得抄写各方面的祭文(备祭文本),学习祭祀的科套,为毕业后做“绅士”作好准备。
民国初,读到小学毕业的人极少,据民国23、年(1934年)在中堡院庄小学毕业的江道谋先生(现年已81岁)回忆说,他17岁毕业时全班只有9 个人,整所院庄小学不上100个学生。姑田的上、下余两个村(现有1600多人口)在解放前没有一个小学毕业生。由此可见,当年的教育是何等的缺乏。
“游学”时,家长要提前几天向亲戚朋友、老师、校长发出请贴,被请的客人要送礼。一般送的是:鸡、蛋、面、对联(经裱措的)。江道谋先生小学毕业“游学”时,老师送给他的一副对联,联文是:“道学传家济阳后秀,谋献寿国震旦英才”。当时请了二十多桌客。
“游学”要动用很多人力物力,花费大笔资金,主人提前几天就得请亲房梓叔协助办事,安排上路人员及负责宴请客人等事宜。
“游学”这天上路的人员:1个人提灯,灯笼上写某府某堂字样;2个人擎“第笼”(亦日“高灯”,第笼上写省目老宋体字“某府”、小学或中学毕业;2个人扛层(特制的祭礼用的工具,内装供品);4个人抬“衙轿”,轿内坐游学者;轿后1个人擎凉伞,2个人抬布轿,布轿内坐的是本姓氏中德高望重直深谙祭祀的长者(人称先生,也是有“功名”的人);随后是全班鼓首(lo个人)。此外,还要2个人做执事(随从人员,做杂勤的)。一行至少有26人上路。游行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昔日被认为这是荣宗耀祖的喜事,花钱很值得。
出游的当天先到自己的祖祠去渴祖,再依次到直系支脉祖祠去祭拜。然后再到外祖家去渴祖,外祖家要招待一餐点心。如果自己的祖坟或外祖的祖坟是顺路的,还要到祖坟上去祭拜。渴祖时由毕业生主祭,作陪的先生(坐布轿的)做相礼,读祭文。
“游学”一般只游一天,第二天中午请客。宴客时坐首席的是该毕业生的本届全体老师(只有七八个人),校长坐大位。第二席坐外祖,第三席起才是亲戚朋友。
据今已八九十岁的老人回’忆,姑田在民国期间只七八个人游过学。当年坐过衙轿者虽时过60余年,但至今还记忆犹新,感到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