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李根水 罗华荣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来源:宁化客家民俗
摘要:宁化客家民俗第97-101页
第六章 服饰
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而摆在第一位的居然是“衣”。人们把“衣”与“食”并列为人类生存、生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可见御寒蔽体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的一环。
《韩非子五蠢》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又云“古者……妇人不织,禽兽之皮是也。”《礼记礼运篇》云:“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糟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这是古人对上古时代人类原始生活的写照。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在与自然界搏斗的过程中,逐渐懂得用骨针将兽皮、树皮、树叶等缝缀为裙。后来,纺织业发展起来,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麻织、丝织、毛织和染色技术产生,从而使服装的面料、款式、色泽日趋丰富多彩,服饰的各种功能日渐明确并为人们所重视。
一、服饰的功能
1.防寒保暖功能
《释名释衣服》载:“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署也;下日裳。裳,除也,所以自除蔽也。”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中走出来后,通过上衣、下装的更换替代,实现了防寒保暖的目的,这与动物通过羽毛的褪换以达适应寒暑的方式是一致的,但在动物而言,这只是他们的本能而已;在人类而言,却已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了。
2.隐私遮羞的功能
羞耻之心是人类发明衣裳的动因之一。起初,人只是用简易编织物遮挡在私处。人类在发明裤之前,先发明了“裳”。所谓“裳”即裙,其主要作用就是除蔽隐私之处。裤子,是人们遮羞防寒的重要服装,在战国时代,人们还没有穿裤的习惯。汉民族的服装式样主要为上衣下裳。当时对衣裳的要求是“短毋见脍,长毋被土。”但这种服式只宜乘车,不适宜骑马。北方少数民族为了便于骑马射箭,采用了短衣、长裤加皮靴的服饰,形成了衣身短窄,行动灵便的服饰特色。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国胡服。”隋唐以后,胡服开始流行江南,南方人也开始穿“裤子。”
据传,在宁化东南深山里居有舍族人,直到清末民初,他们还处于十分贫困而原始的境地。许多人没有衣服穿,为了节俭,居家时一般不穿衣服,劳作时仅围上遮羞的布片,外出赶抒与汉人接触时,才穿上在他们来说是可贵而不多的衣服。如果外界或异族的人要进人他们的居处时,必须先敲响悬挂在门口的竹筒,以通知主人。这时,主人就穿上简朴的衣裳,赤身裸体的家人一概回避。如果不速之客不敲竹筒,莽撞地进人其家,主人来不及穿衣时,必定恼羞成怒,毫不客气地将闯人者赶出门去。“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现象虽然发生在舍民身上,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族的历史遗痕。同时,也使我们领悟到人们之所以会把“衣”作为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的重要原因。宁化客家人中至今还有人保持着晚上睡眠不穿衣裤,全身脱光的习惯。他们认为穿衣服“枕歇”,衣服易磨烂,穿衣“枕歇”一夜,可以白日穿三天。此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宁化客家人朴实、节俭的生活风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生产力的低下和人民生活的困乏。
3.美化形体功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耕文化的形成,加上纺织技术与工具的出现,人们制作衣服的原料已不再局限于动物皮毛,自织自染的棉麻土布逐渐取代野生植物纤维的粗糙编织物,纺织精细的棉布、绸缎也慢慢出现。于是,衣饰的美化功能也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些都说明服饰对人体外在形象的美化功能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并把衣饰的美观作为衡量一个人外形美的重要条件。
4.标志识别功能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服饰的标志识别功能日渐突出。根据服饰衣冠,可以识别人的民族、性别、身份、职业、等级与地位。据史载,历朝以来,封建统治者都对服饰有过严格的规定。绣有蟠龙图案的黄袍称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其他臣民一律不准潜用,否则,就会被认为有篡位之嫌,惹来杀身灭族之祸。其皇亲国戚、皇族子孙、公卿大臣的冠服均有定规,不得偕越。《汉书韩延寿传》载,韩延寿因为穿了黄色执素做直领的上衣,而获奢信之罪,被杀身死。《清史》载,清朝战功卓著的年羹尧将军,被雍正皇帝杀死,其罪状之一即因他穿黄色衣,铺黄土路犯了膺上之罪。与此同时,对老百姓的服饰,统治者也有过多次禁规。如汉朝规定平民只能穿布衣,明代规定:“庶人妻女用袍衫止黑、紫、桃花及诸浅颜色,其大红、青、黄色悉勿用。”宋代规定不准民间穿黝色布,“违者罪之”。使原本为了御寒保暖、蔽私求美的衣服,在封建等级制度的侄桔下,蒙上了一层阴影。
5.辟邪趋吉功能
人们的服饰打扮虽属外观,但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寓隐着趋吉避凶、消灾弥祸的避邪信仰,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深沉、复杂的社会心理。
民间认为,红色的衣饰可以驱鬼镇邪,避免鬼怪的侵扰,故宁化人的婚嫁活动中,新郎要戴大红花,新娘要穿红裙红衫。婴、幼儿出门去别处做客要穿“针衫子”(即网衣),戴虎头帽、且在帽上缀有八仙和寿星的徽形银像,这些服饰中饱含着客家人赋予的辟邪祈吉的愿望和神秘的拔除不祥的威力。
二、宁化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的关系
客家人也是汉族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化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宁化客家的服饰文化当然与中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隋唐之世,是客家先民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并大量涌人宁化的时期。同时,也是胡化与中原旧俗渐相融合之时。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第十九章云:“中原衣服,始自古初,制本宽博,而南北皆较短窄。人情多好新奇,遂有互相仿效以为美者。”胡服以窄袖、紧身、开挎为特点,本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胡服在中原地区逐渐推广。魏晋以后,挎褶(即胡服)则从北方传至江左,“仕庶服之,百官服之,天子亦服之”(引自《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关系史》)。然而,据史载,也有人认为衣服短窄之制起源于南方少数民族。《旧唐书令狐德巢传》“高祖问曰:‘此者丈夫冠,妇人髻鼓为高大,何也?’对日:‘在人之身,冠为上饰,所以古人方诸君上。昔东晋之末,君弱臣强,江左仕女,皆衣小而裳大,及宋武正位之后,居德尊严,衣服之制,俄亦变改,此即近事之微。’高祖然之。此可见短窄之制,起自南方。”
然而,从上到下广泛流行胡服的现象,其原因除统治者的倡导推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衣服宽博,可以备礼容而不便于做事,西北夷之服于此或有所长也。外夷人居中国改从华俗者亦多”(吕思勉《隋唐五代史》)。鉴于中原汉服宽大,不便于做事,因此汉民向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学习,使短窄为特点的胡服,逐渐在民间流行。与此同时,南北两方的少数民族也学习中原汉装的款式,引以为美,从而形成了南北交融的服饰习俗。
宁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原,相对稳定地保持了宽博的服饰特点。但由于宁化温热潮湿、山峦重迭、原始森林密布的地理条件,肥大的衣服、峨冠博带显然不适宜在这里劳作,客观条件的限制,迫使他们改变部分服饰习惯,溶人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在宁化客家人身上,可以看到南北服饰文化的矛盾统一。
三、衣服
汉民族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在漫长、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汉族先民与其他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交融,最后形成了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风尚习俗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