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习俗礼仪>>人生礼俗

第九章民间禁忌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李根水 罗华荣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来源:宁化客家民俗

摘要:宁化客家民俗第168-172页

     第九章民间禁忌
    《礼记》是专门记录秦汉以前朝廷乡野礼俗的古书。书中有云:“人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人门而问讳。”外出行为办事,“不称其讳、不犯其禁。”告诉人们要入乡随俗,尊重异地异乡的禁忌规则,只有遵守这一规则,才能获得平安,避开凶险。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弗洛伊德说:禁忌现象“起源于人类最原始且保留最久的本能—对魔鬼力量的恐惧”(《图腾与禁忌》)。人们为了避免与自然之神正面对撞,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抑或哪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礼仪规矩与禁忌规范。这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礼仪告诉你“应当怎样做”,禁忌则告诉你“不可做什么”。要人乡随俗就必须了解当地的禁忌。否则,你就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或是在某些极小的生活细节上触犯禁忌,于是给自己带来
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使你的追求、努力化为泡影。
    一、数字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数字总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围绕在人们身边。因为“四”与“死”发音相同,所以,人们常把它视作不吉利的数字,在生活中极力回避它。宁化人在口语表达时,“四”不称Si,而称“舍”或称“红数”。如“四川”则称“舍川”,“四季发财”则称“舍季发财”,“四个人”、“四块钱”、“四层楼”等词组则不能把“四”念成“舍”,而应念为“红数个人”、“红数块钱”、“红数层楼”。在日常生活中也忌“四”,如送礼时金额忌“四”、其礼金钞票的张数亦忌“四”。
    宁化俗谚云:“正、三、五、七、九,鸟雀不离蔽”。说的是一年中,农历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这五个月的时间里,一般不宜迁居、安床、做灶。
    俗云:“七不去,八不回。”其意为若逢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等日,一般不宜出行;逢初八、十八、二十八等日不宜从外出地返家。认为“七七八八”可能导致诸事不顺。动身出门远行,如果刚好八人上路同行,则有的人会自动改期或分道而行。原因为民间认为八人同行不吉。据说八仙过海时,蓝彩和被龙王掳走。所以后世认为如果出门八人同行,必定途中会损失一人,不吉,所以畏之。
    但是,数字一、二、三、五、六、九等都是吉祥的。如饮酒划拳所称“一定高升”、“哥俩好”、“三星照”、“五经魁”、“六合莲”、“九九长”等。其中“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它象征着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故皇宫内的都采用九或九的倍数,如九龙
壁、九门、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等。
    同时,矛盾的是八也有吉利的含义,俗称:"若要发,须是原因主要是"八"与"发"谐音。故人们多将八视为吉利的数字运用于门牌,车号、号码、价格等方面。
    二、颜色禁忌
    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世间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色彩。人的生活离不开色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对色彩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的喜忌。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色彩的寄托和寓意,总是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愿望和情绪,反映出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喜恶。
    长期以来,我国的古代社会对红、黄、蓝、白、黑五彩,有着严格的区别。
    汉民族素来崇尚红色,客家人一直沿袭着这一传统。据考,崇尚红色之俗始于周朝。《说文》云:"赤,南方之色也。从大从火。"《释名释来帛》云:"赤,太阳之色也。"阳光、火光被认作为红色的代表。红色即意味着热烈、血液、永恒和生命。鬼邪属阴,能作祟于人,但一至旭日东升,它就要逃之夭夭,因阳光、火光是鬼邪所害怕的东西,故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避邪镶灾。红色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凡新娘子都必须穿红衫红裙红鞋;小孩穿红衣红裤红围兜,男女结婚要戴大红花、贴大红喜字,请帖、喜联、春联都用大红纸。寿庆喜事点大红蜡烛等等。尚红成为一种借助自然界的事物,以抗拒鬼神侵扰,避邪驱恶的精神力量。
    黄色,代表庄严、高贵。古时为皇帝专用,象征君权神授,不可侵犯。清代,赐给臣子黄马褂以表示皇帝的嘉勉恩宠。此外各级官员和普通百姓都不可潜用,否则,即有偕上杀头之虞。但是,随着封建时代的终结,这一禁忌已逐渐被人们打破,黄色慢慢走进了平民社会之中。
    白、蓝、黑三种颜色在民间多被认为是“凶色”。白色在西方国家常用于表示纯洁、天真无邪、幸运公正等,甚至结婚新娘穿雪白的婚纱。新郎穿黑色西服。这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背道而驰的。俗以阴间有黑、白无常,专事拘人灵魂,故以黑、白为不吉利的“凶色”。民间的孝服是白色、办丧事点白蜡烛,写挽联用的白纸或黑纸、蓝纸,送丧礼用白纸包,亲友送葬佩小白花,服丧者披麻戴孝,臂佩白麻布或黑纱以示哀。是故《礼记》云:“父母在冠衣不能素。”又云:“素服以送终也。”
    绿色,在当今之世,是大自然的象征,是生命与活力的象征。但在民间忌戴绿帽子,因其意为妻子不贞云云。
    由于民族习惯、生活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色彩视觉引起的心理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客家人的许多传统观念也正在悄悄地变化,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动物禁忌
    动物与人类共生于自然界,动物与人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对世间万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喜恶。
    宁化民谚云:“猪来穷、狗来富、猫来着麻布。”其间的“来”字系指该动物非人为因素而自动到某个人的家中落脚而不再离去。猪。古名泵。《灵仙杂志》呼为“黑面郎”。“孕四月而生。在畜属水,在卦属坎,在禽应室宿。”《易系辞》“坎为泵。”“言坎性趋下,泵伏首也”。《周礼》曰“乌鬼”都说的是猪。“峡中家多事鬼,养一猪,非祭鬼不用。”可见最早人类养猪主要不是用来自己食用或出售,而是为了用于祭祀鬼神。猪属最早驯服于人类的动物之一。其生性懒散,好吃贪睡,且愚笨粗憨,因此,人们对它的自动前来投靠依附并不感到高兴,惟恐其愚笨贪食懒睡的习性给自己带来贫困的衰运。
    狗。古称犬,是人类的朋友。忠诚于主人是狗的天性,“犬以三月而生。在畜属水,在卦属良,在禽应娄宿。豺见之跪,虎食之醉。”术家以犬为地厌,能镶避一切邪魅妖术。《史记》云:“秦时杀狗碟四门以御灾,杀白犬血题门以避不祥。”如此看来,用犬血避邪的做法是自古已有了。同时,狗不仅忠于主人,而且能通人性。史载,宋太祖尝爱驯犬,朝夕待帝侧。帝崩,犬哀号不食死。狗具有灵敏的分辨能力和高度的警觉能力,人们最喜欢养犬以看家护院。也许这就是人称“狗来富”的主要原因之一罢。
    猫。《尔雅翼》曰:“小兽之猛者。”《礼郊特性》:“迎猫,为其食田鼠也。”陆佃曰:“鼠善害苗,猫能捕鼠,故字从苗。”有人认为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因鼠咬损佛经,所以佛家豢养猫。后来唐僧玄类西方取经,把猫带回饲养,于是在中国广泛繁殖开来。但也有人认为此说谬误。因为《诗大雅》早有“有猫有虎”之说了。然而为什么猫的自行前来投靠被当作“凶兆”,使猫无端蒙受不白之冤,却不得而知了。
    龟。《大戴礼》日:“甲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世称龟长寿。千岁者通天,能知存亡凶吉,故亦有“神龟”、“灵龟”之称。宁化城乡虽敬龟之长寿,但同时也有贬义之词。骂人无能为“缩头乌龟”。骂纵妇卖淫者为“乌龟”,皆为大不敬之语,故为人十分忌讳。如有以此言相骂者,其对方势必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对于同一种生物,却有两种褒贬不一的认识,人们只是相沿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