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江 冠 英
来源:
摘要:
礼 生 席
江 冠 英
在姑田岭兜村江氏裔孙纪念祖宗开基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晚,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礼生席”。
所谓礼生,即是在红白喜事中执行礼仪的人。解放前,要小学毕业以上方能获得“礼生”的资格。那时,当地只有极少数人家才有送孩子上学读书,有个小学毕业就很不错了。要文化程度更高一点的更是凤毛麟角,稀罕得很。小学毕业后,有些富户为显示自己的门风,还可以为孩子举行“游学”仪式(见《连城客家情》第四辑第39页华钦进“游学”一文)。无法再升学者,皆在族中跟老一辈礼生学些“外作”(即学习红白喜事礼仪帖式科套)。先东本族中元垦拜图(宗族谱系挂图)、春秋二祭(祭祖扫墓)或梓叔婚丧喜庆时锻炼当礼生,后逐步到
更大的场面当礼生.那时,宗族观念强,认为请外姓人来做红白喜事礼仪会“跌鼓”(即“丢脸”、失体面的意思)。所以,族中各房都抽出部分租产来资助这些礼生,谓之“书香”(书尝)。因各房租产不同,且礼生名额不等,因此书尝分配不同。
主办礼生席的人按小学毕业先后为序,同届毕业的则按辈份大小确定先后。一年一人照轮。因每年都有新礼生增加,所以一个人一生中只能轮到一次主办。
礼生席只限礼生本人参加,不能代替,主办礼生席者也不请其他长辈或亲戚。座位则按礼生辈份大小就座(不论毕业先后和文凭高低)。坐的席是“天地席”,就是按一桌中的正面为正席(天),正席对面为前席(地),其余大小依序是:正左、前左、正右、前右、左上、右上,左下席是陪客位,右下席是筛酒位,全桌共十个座位。按规矩筛酒时要换十次手才能筛完成。礼生席的饮料是农家自酿的糯米酒,有水酒、老酒和陈老酒之分。菜肴则是除鸡、蛋、面、肉、鱼等一般的菜外,一定要用鱼翅、鲍鱼、海参等名贵食品。因此又有人把礼生席称为“海参席”。在姑田一带,起屋、造坟、做“同年撑”等宴席要用杖,而礼生席却不用松。菜碗也无定量。席中,出鱼这道菜后可猜拳敬酒。有些人家为增加热闹气氛也有请“鼓手班”前来奏乐唱戏的。
礼生席是礼生每年一次的聚会。它有利于互相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礼生席究竟发起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我们只懂得代代流传,年年延续,连解放后土改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也未中断过。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时,才被当作“旧习俗”的一部分取消了。 自那时起,礼生席才渐渐销声匿迹。